作者:
李凯旋
6 月 12 日 A 股开盘后,连续多个交易日大幅上涨的稀土永磁概念板块小幅回落。近 10 个交易日,多家稀土永磁企业股价连续涨停,一度创下上市以来的最高点。究其原因,我国自 4 月份开始对部分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而作为全球稀土供应大国,出口管制使得海外企业陷入缺少 「工业维生素」 的焦虑,稀土海内外价差也一度拉大。
业内人士及多个企业均提到,我国稀土告别此前 「卖出白菜价」 的局面,且伴随着包括新能源汽车等新行业的快速发展,稀土永磁面临蓝海。
稀土关注度持续上升
今年 4 月份,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表示对包含钐、铽等在内的 7 种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公告,该举措被视为对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之一。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稀土资源较大的国家之一。国新办于 2012 年发布的 《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 显示,中国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 23%。我国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海外稀土或面临供应短缺。
6 月 5 日,在商务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媒体提问称,有外国企业认为,中国稀土出口许可流程较慢,他们的企业可能面临停产。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稀土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对于符合规定的申请,中方将予以批准,促进、便利合规贸易。
6 月 7 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再次回应稀土出口管制,表示随着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发展,各国对中重稀土在民用领域的需求量正持续增长。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充分考虑各国在民用领域的合理需求与关切,依法依规对稀土相关物项出口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已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合规申请,并将持续加强合规申请的审批工作,中方愿就此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出口管制沟通对话,促进便利合规贸易。
「我国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一举措不仅是基于资源主权的战略布局,也是全球地缘经贸与供应链保障的基石。近年来,我国通过管制明确划定了战略资源的控制边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战略话语权。」 国信期货首席分析师顾冯达对 《华夏时报》 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6 月 9 日至 10 日,中美双方在伦敦进行了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中国是否会放松稀土出口管制备受关注。据新华社消息,在此次会议上,中方表示双方应通过平等对话、互利合作解决经贸分歧,中方对经贸磋商是有诚意的,也是有原则的。下一步,双方要按照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和要求,进一步发挥好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不断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
告别 「卖出白菜价」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提到,地缘风险事件扰动矿产供给,进而对相关金属价格形成催化,可能成为影响金属价格的交易主线之一。《华夏时报》 记者注意到,稀土受到出口管制的影响,价格和企业股价正在走高。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 1 月份,稀土平均价格指数为 167.5 点。其中,主要轻稀土产品氧化镨钕均价为 40.72 万元/吨;重稀土氧化镝、氧化铽、氧化钬则分别为 164.92 万元/吨、585.11 万元/吨和 42.71 万元/吨。
6 月 10 日,稀土价格指数已经涨至 183.7 点,氧化镨参考价格为 45.0 万元—47.0 万元/吨,氧化镝参考价格为 163 万元—167 万元/吨,氧化铽参考价格为 719.5 万元—725.5 万元/吨,氧化钬参考价格为 50.9 万元—52.9 万元/吨,较今年一月份的均价大幅上涨。同时,海内外稀土价格差也进一步拉大。
资本市场上,稀土概念自 6 月初开始便一路飘红。A 股稀土永磁概念板块从 6 月 3 日的 2325.20 点涨至 6 月 11 日的 2617.68 点;指数稀土产业周度涨幅更是达到 6.21%。行业吃饱,企业吃好。6 月 11 日,荆州九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73305)(下称:九菱科技) 在稀土概念的催生下,一度股价触及上市以来的最高点,79.56 元/股,最高涨幅为 30.00%。数据显示,2024 年,九菱科技的营业收入为 1.52 亿元,同比增加 7.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419.06 万元,同比下降 25.31%。据悉,九菱科技主要从事粉末冶金、永磁材料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则是涉及汽车零件、家电零件两大领域。
浙江中科磁业股份有限公司 (301141.SZ) 同样迎来了上市以来的高光点,6 月 11 日,中科磁业报收 66.02 元/股,股价涨幅近 20%。致力于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研发的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688077)(下称:大地熊) 股价则是从 6 月 3 日的 24.64 元/股上涨至 6 月 11 日的 31.16 元/股。
除了磁材企业股价上涨之外,从事稀土矿开采冶炼的企业股价也是接连上涨。其中,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600259.SH) 的股价从 6 月 3 日的 47.30 元/股上涨至 6 月 11 日的 54.41 元/股。同一时间,中国北方稀土(集团) 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00111.SH) 的股价从 23.65 元/股涨至 25.55 元/股。
此前几年,我国稀土行业陷入 「稀土不稀」,反而被卖出 「白菜价」 的局面。2021 年 3 月份,工信部方面对此分析表示,稀土行业存在恶性竞争和 「乱开采」 的现象,且低水平的稀土产品太多,高水平的稀土产品较少。2024 年 10 月份,我国开始实施 《稀土管理条例》,促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叠加对稀土出口管制,我国稀土产品则是开始价值和价格双重回归。
重塑下游产业链?
《华夏时报》 记者了解到,永磁材料根据元素构成的不同被分为金属永磁、铁氧体永磁和稀土永磁三大类。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便是铁氧体永磁和稀土永磁,而稀土永磁中的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应用前景最为广阔。作为世界稀土供应大国,为何我国对稀土出口实施管制会对海外国家产生影响?
究其原因,稀土永磁是制造业不可或缺的材料。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2024 年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业链图谱研究分析》 显示,在全球加速迈向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中,稀土永磁材料作为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节能家电、3C 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基石,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大地熊方面则在 2024 年年度报告中表示,当前,人形机器人、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型领域蓬勃发展,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高性能等优点,是伺服电机等动力系统的关键材料。
「随着电子、通信、汽车等行业的迅猛发展,磁性材料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全球磁性材料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 5% 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 九菱科技在 2024 年度报告中如此表示。
顾冯达向 《华夏时报》 记者分析,世界正在见证一场深刻的产业权利转移,此轮稀土管制打开了量、价、技术三重修复空间。短期来看,出口带来的溢价红利将推升企业毛利。中期来看,新兴需求爆发则会为稀土磁材企业提供二次增长曲线。
(华夏时报)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