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财联社
今日亿帆医药(002019.SZ) 公布创新药F-627(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美国商品名:Ryzneuta®) 在美售价,与国内售价相比,前者约为后者的 14 倍。
而这并非个例,在成功 「闯关」FDA 后,多款国产创新药出海后定价均远高于国内。有公司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在美定价是基于当地支付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的。行业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两国医疗体系的不同决定了中美药品定价差异大,创新药企一定要去开拓海外市场。
在美定价为国内 14 倍
今日,财联社记者从亿帆医药方面获悉,公司创新药 F-627 在美最终定价 4600 美元/支,而在我国该药此前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定价 2388 元/支。这意味着该药在美售价约为国内售价的 14 倍。
据悉,F-627 是全球首个第三代长效 G-CSF 升白药,根据此前披露的机构交流信息,国内市场,F-627(中国商品名:亿立舒)2023 年底通过国家医保谈判,2024 年纳入医保首年放量明显,2024 年全年发货超 27 万支,根据 2024 年度公司确认收取的销售里程碑款项,亿立舒 2024 年中国境内终端净销售超 5 亿元。根据公司排产计划,预计 2025 年销量将进一步提升。
而 F-627 正式开启美国定价,对公司海外收入具有促进作用。
据介绍,F-627 的美国合作伙伴 Acrotech 公司近日上调了该药品在美上市后的约定采购量和销售目标,并有计划独自承担研发投入开展 Ryzneuta®自动注射研究,致力进一步提升在美国市场的份额。
亿帆医药方面告诉财联社记者,F627 已在全球 34 个国家获准注册上市,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在中美欧获批的全球创新药,作为非 PEG 修饰的长效 G-CSF,F627 主要优势为工艺创新、疗效更优,安全性好,更早给药节省费用等。公司未来将致力于进一步提高该药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和市占率。
海外上市后快速放量
而中美两国药价差异大的情况早有先例,且一般都在美国上市销售后快速放量。
目前约有 7 款抗肿瘤国产原研创新药成功在美获批上市,其中多款国产创新药出海后定价均远高于国内。2023 年 11 月 8 日,和黄医药(00013.HK) 抗癌新药呋喹替尼获得美国 FDA 批准用于治疗经治转移性结直肠癌。和黄医药合作伙伴武田制药官网显示,在美国,21 粒/瓶 FRUZAQLA 口服胶囊 (1mg) 定价为 6300 美元,21 粒/瓶 FRUZAQLA 口服胶囊 (5mg) 定价为 2.52 万美元。而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集中采购中心挂网价格显示,21 粒/盒呋喹替尼 (1mg) 定价为 1885.38 元,7 粒/盒呋喹替尼 (5mg) 定价为 2513.7 元;此外,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于 2019 年 11 月在美国开售。根据公司招股书,其 2021 年在美国的定价为 117.50 美元/80mg,而在国内,每 80mg×64 粒/盒售价约为 5336.96 元,折合 83.39 元/80mg。
君实生物(688180.SH) 用于治疗鼻咽癌的创新药特瑞普利单抗,于当地时间 2023 年 10 月 27 日在美获批上市,彼时该药品在美销售价格为每瓶 8892.03 美元 (折合人民币 6.38 万元),与国内同规格产品价格相比 (2023 年该药品医保价格为每瓶 1912.96 元),其在美售价大约为国内价格的 33 倍。
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医药产品的定价标准确实存在较大差距。
「在美国的定价主要由公司和合作伙伴 Coherus 基于当地支付水平、产品竞争、行业政策、生产成本等因素综合确定及调整。」 君实生物方面告诉财联社记者称,「针对特瑞普利单抗在美售价,公司及 Coherus 将持续关注市场情况,以确保定价的合理性。从 Coherus 的报告来看,2024 年,特瑞普利单抗在美销售每季度均有比较明显的增长。」
据 Coherus2024 年报显示,报告期内特瑞普利单抗实现销售 1913 万美元,而在 2023 年其销售额为 55.4 万美元。
中国药企管理协会 MAH 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行诚生物商务副总裁刘肖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中美药品定价差异大的主要原因在于两国医疗体系的不同。美国健康产业在 GDP 的占比相对更高,按供需去定价。而中国的体制更多是从民众角度出发,考虑老百姓是否能用得起药,政府希望老百姓都能用得起好药。但提倡给创新药一定的独占期,给予企业合理的经济回报。另一方面创新药企也在算 「经济账」,产品在中国上市后,一定要到欧美地区去做渠道销售,一定要开拓海外市场。
「制药是一门科学,政策对真正的创新药影响不大。」 在问及什么样的创新药更受市场和海外 MNC 欢迎时,刘肖补充说明,「一定是能够用数据说话,具有更高临床价值,能够真正满足临床需求的药物。对于药企来说,首先需要获得 FDA 批件,然后找对合作方,通过和大药企或者专业销售公司合作,把销售渠道铺好。」
(财联社)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