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证券时报
上交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苑多然近日在上海参加公开论坛时表示,上交所将扎实推进 「科创板八条」 落地落实落细,一体推进发行承销、股债融资、并购重组、交易机制等各项制度深化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资本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本形成、完善公司治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 「助推器」。据介绍,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征程中,上交所持续完善股票、债券、基金等多元化产品体系,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促进 「科技—产业—资本」 良性循环。
以科创板为例,目前已支持 588 家科创企业上市,IPO 募资额超 9200 亿元,再融资募资额超 1800 亿元,合计支持资金超万亿元。资本支持下,科创板公司创新投入不断加大,板块年均研发强度保持在 10% 以上,持续大幅领先其他板块,累计形成发明专利超 12 万项,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为大力推动科创板改革落地见效,进一步增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适配性,2024 年 6 月 19 日,证监会发布 《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简称 「科创板八条」)。
「『科创板八条』 将迎来发布一周年。」 苑多然透露,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科创板八条」 相关举措绝大部分已完成或取得阶段性进展,配套制度有序推出,典型案例不断落地,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一方面,制度先行,各项配套落地规则稳步推出。比如,深化发行承销改革,调整科创板未盈利企业发行网下限售及配售安排,明确锁定比例更高、锁定期更长的网下投资者配售比例更高;持续评估高剔比例 3% 及新股市值配售规则,「科创板八条」 发布以来,报价定价总体审慎合理,发行总体平稳。
另一方面,大力推动典型案例落地,明确市场预期。「科创板八条」 发布以来,科创板 IPO 新增受理 9 家,再融资新增受理 19 家, 新披露并购交易 106 单,交易金额累计突破 1400 亿元。
债券市场方面,上交所 2021 年开展科创债试点以来,已累计服务超 300 家企业发行科创债 1.17 万亿元、存量 1.11 万亿元,其中中长期科创债发行规模占国内各债券市场科创类债券发行总量的比重约 60%。基金市场方面,一年来,上交所陆续发布国新科创国企、科创价格、科创综指等 13 条科创板指数,科创板指数已达到 29 条;更新发布指数业务三年行动方案,优化科创板指数、新质生产力指数研发编制计划等;新增 48 只科创板 ETF 上市、68 只科创板 ETF 获批,上市数量较 「科创板八条」 发布前增长近 2 倍。
「科技创新从不是单一主体的 『独角戏』,而是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多方协同的 『交响乐』,各创新要素同频共振,方能奏响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的完整乐章。」 苑多然说。
展望未来,资本市场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配的制度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对此,苑多然表示,上交所与市场各方共筑科创之基、共建科创 「新生态」。
一是进一步充分发挥科创板改革 「试验田」 功能,强化板块 「硬科技」 定位,扎实推进 「科创板八条」 落地落实落细,一体推进发行承销、股债融资、并购重组、交易机制等各项制度深化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系统性提升服务科技创新及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质效。
二是深化科创债产品和机制创新,进一步大力支持相关市场主体用好科创债,全面做好市场服务、融资审核、投融对接、舆论宣传等各方面保障工作,提升服务效能,引导社会资金服务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三是加大基金市场中低波动型产品创新力度,持续丰富科创板指数及 ETF 体系和产品,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资产配置工具,积极引导创新资本向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领域高效集聚。
四是强化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研究服务和企业挖掘,协同、引导各方服务早、服务小、服务硬科技,推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大力开展新质生产力沙龙,搭建产业交流平台,促进形成全产品支撑、全链条融合、全周期服务的资本市场培育新生态。
(证券时报)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