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商务部联合发布 2025 年第 2 号公告,宣布对境外投资者以境内分配利润再投资实施税收抵免政策。其中提到,外资用境内利润再投资可享 10% 税收抵免,锁定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战略产业,5 年锁定期过滤投机资本等。市场热议该政策对股债市场的影响,并针对相关板块给出了操作建议。
把握 A 股中小指数结构性机会
陈畅
二季度 A 股市场整体呈现先抑后扬态势。清明节假期后,受 「对等关税」 影响,A 股一度大幅下跌,上证综指、上证 50 指数、沪深 300 指数、中证 500指数和中证 1000 指数相较节前收盘价最大跌幅分别达到 9%、7.7%、9%、12% 和 15.8%。随后,在维稳资金大举入市、美国股债汇 「三杀」 后亚洲资金回流并增加对本土资产配置的作用下,A 股止跌回升。截至 5 月 7 日,上述指数均修复了 4 月初的跌幅,其中上证 50 指数早在 4 月 14 日就已完成该动作。
5 月中旬至 6 月中旬,A 股表现相对平淡,一直围绕 「对等关税」 前的点位窄幅震荡。不过,指数层面上行空间有限并未掩盖市场的结构性亮点,新消费、创新药、红利、军工、固态电池等领域均出现较为明显的阿尔法机会。6 月下旬,在稳定币概念的推动下金融板块大涨,带动 A 股价量齐升,上证综指创出年内新高。截至 6 月 30 日收盘,上证综指、上证 50 指数、沪深 300 指数、中证 500 指数和中证 1000 指数季度涨幅分别为 3.26%、1.74%、1.25%、0.98% 和 2.08%。
6 月 30 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商务部发布 《关于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税收抵免政策的公告》,通过税收抵免机制引导外资长期留存并再投资,体现了我国在复杂国际经贸环境下巩固吸引外资竞争力的战略意图。政策要求,在境外投资者境内再投资期限内,被投资企业从事的产业属于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所列的全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半导体设备、氢能装备、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将会受益。此外,投资形式仅限实质性权益投资,包括增资、新建、非关联股权收购,明确排除二级市场炒股 (战略投资除外)。此举旨在引导资本进入实体经济,防止金融空转。对 A 股市场而言,由于符合 《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 的投资仍可享优惠,势必吸引外资积极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协议转让,尤其利好市值 200 亿元以下、技术壁垒高的 「专精特新」 企业。
此外,在去美元化浪潮下,一部分外资也有意愿进入中国股票市场。6 月 17 日美银美林发布的 6 月亚洲投资经理调查结果显示,相比 5 月,更多投资者愿意等待更多宽松信号后加仓,故下半年政策面的演化仍是决定 A 股行情高度的关键。考虑到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韧性以及美国对华 「对等关税」 的 90 天豁免将于 8 月 12 日到期,笔者预计政策发力的时间点会在三季度末四季度初。
就 7 月而言,需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每年 7—8 月是中报交易窗口期,按照中报预告有条件强制披露规则,利润增速高于 50% 的沪深主板绩优公司需要在 7 月 15 日之前披露预告,建议关注中报情况。第二,美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 「对等关税」 的 90 天豁免即将到期,当地时间 6 月 26 日,美国财政部宣布与七国集团 (G7) 达成一项协议,该协议将使美国企业免于缴纳其他国家征收的一些税收,作为交换,美国将从特朗普政府的相关税改法案中撤销第 899 条款提案。中国外交部及商务部多次声明,坚决反制任何牺牲中国利益换取美方关税减免的交易,建议密切关注经贸磋商进展。第三,关注 7 月底召开的重要会议。期指操作上,更多以自下而上的视角审视市场结构,重点关注 IM 的滚动做多机会。(作者单位:一德期货)
提升中债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竞争力
朱金涛
资金面在 6 月末略有收敛,但在货币政策呵护下,市场对未来资金面的担忧较低,债市整体环境并无太大变化,行情再度陷入横盘整理状态。过去 10 个交易日,2 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围绕 1.37%、10 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围绕 1.64% 窄幅波动。
资本面上,7 月再度转松。6 月末资金面季节性收敛,但在央行呵护下,整体上行幅度有限。从央行操作来看,6 月 MLF 净投放 1180 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 2000 亿元,且在 6 月底加量续作逆回购,市场基本不存在对 7 月资金面收紧的担忧。这一点可以从国债期货行情中得到印证:一是短端国债期货价格并未有太大波动;二是 TS 跨期价差持续为负。7 月初资金面如期转松,DR001 利率再度回落至 1.4% 以下,DR007 同样下行至 1.5% 一线。在央行呵护下,7 月资金面有望维持宽松态势。但考虑到专项债发行提速,以及 「防范资金空转」 诉求,资金面缺乏大幅转松的动力,预计 DR007 仍维持略高于政策利率的水平。
基本面上,经济韧性较强。6 月,中国官方制造业 PMI 为 49.7%,环比上升 0.2 个百分点。从分项来看,供需两端均有好转。生产指数为 51.0%,环比上升 0.3 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活动加快。新订单指数为 50.2%,环比上升 0.4 个百分点,市场需求进一步改善。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 50.5%,环比上升 0.2 个百分点;综合 PMI 产出指数为 50.7%,环比上升 0.3 个百分点。尽管制造业 PMI 略低于 50% 的荣枯线,但三大指数均有所回升,在外部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
政策面上,货币政策更加强调灵活调整。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 2025 年第一季度例会提出 「择机降准降息」,5 月降准降息落地;第二季度例会提出 「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当前经济韧性较强,降息的必要性不高,短期内,在政策支持性立场不变的基调下,央行更加注重精准调控。
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支持性的货币政策推动实体部门融资成本持续稳中有降,但与此同时,居民和企业融资需求偏弱的现状依然存在。居民住房贷款增速和房贷利率、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幅、贷款利率的相关性出现了明显劈叉,表明实体融资偏弱的问题并不能仅依靠货币政策来解决。
从财政政策的角度来看,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更多需要财政政策积极发力。6 月 24 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作 《国务院关于 2024 年中央决算的报告》。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另外,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商务部发布 《关于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税收抵免政策的公告》。其一,该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外商再投资,按投资额 10% 抵免应纳税额 (可结转),显著降低跨境投资税负;其二,被投资企业从事的产业属于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所列的全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能够加速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其三,强化长期投资导向,不满 5 年撤资需补税+按比例扣减抵免额度。该政策以税收优惠为切入点,结合此前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的利息收入免税政策考虑,我国金融市场的税收优惠体系日趋完善。这种 「组合拳」 式政策设计,将提升我国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竞争力。
整体上,进入 7 月,资金面如期边际转松,6 月 PMI 数据反映经济韧性较强,货币政策更加强调灵活调整,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多空因素交织下,短期债市将延续震荡格局,建议以波段思路操作。(作者单位:光大期货)
认购期权增持力度更大
彭鲸桥
7 月 1 日,A 股小幅上行,沪深两市成交 1.49 万亿元。其中,超 2600 只个股上涨,市场整体氛围偏多。板块方面,医药、生物制品、贵金属、银行等板块领涨,多元金融、软件开发、通信、电池等板块跌幅居前。期权市场上,成交量回落,而持仓量稳步回升。当日,沪深两市及中金所期权总成交 372.81 万张,较前一交易日的 461.39 万张减少 19.20%;总持仓 739.85 万张,较前一交易日的 682.38 万张增加 8.42%。
上证 50ETF 期权成交量减少 19.56%、持仓量增加 8.23%。当日,上证 50ETF 期权成交 60.56 万张,较前一交易日的 75.29 万张减少 14.73 万张;持仓 124.71 万张,较前一交易日的 115.23 万张增加 9.48 万张。从 7 月合约各执行价的持仓变动情况来看,合计增持 5.54 万张,其中认购增持 2.00 万张、认沽增持 3.54 万张。认购、认沽均在浅虚值部位增持,且认购增持范围较大、认沽增持较为集中,预计市场仍以震荡上行为主。
沪深 300 期权成交量和持仓量变化方向与上证 50ETF 期权一致。深交所沪深 300ETF 期权成交量减少 29.05%,上交所沪深 300ETF 期权成交量减少 21.86%,中金所沪深 300 股指期权成交量减少 10.97%。与此同时,深交所沪深 300ETF 期权持仓量增加 11.19%,上交所沪深 300ETF 期权持仓量增加 10.67%,中金所沪深 300 股指期权持仓量增加 2.27%,从交投较为活跃的上交所沪深 300ETF 期权持仓变动情况来看,7 月合约总计增持 5.60 万张,其中认购增持 3.02 万张、认沽增持 2.58 万张。认购、认沽均在虚值部位明显增持,认购增持力度更大,增持价位集中于平值附近,预计市场短期上涨受阻。
科创 50ETF 期权成交量减少 14.32 万张、持仓量增加 11.91 万张。从交投较为活跃的华夏科创 50ETF 期权持仓变动情况来看,7 月合约总计增持 4.84 万张,其中认购增持 3.99 万张、认沽增持 0.85 万张。认购在平值、浅虚值部位集中增持,增持力度较大,预计市场大幅上行走势很难持续。
期权隐含波动率高开低走,最终,与前一交易日相比,变化不大。截至 7 月 1 日,上证 50ETF 当月合约平值期权隐含波动率为 11.62%。历史波动率低位徘徊,上证 50ETF 的 30 日历史波动率为 8.48%,沪深 300 指数的 30 日历史波动率为 8.81%。
整体分析,A 股处于放量上涨后的休整状态,期权市场各大指数认购、认沽均在浅虚值部位增持,小盘指数认购增持力度更大。期权操作上,逢高卖出虚值认购期权,持现货者可积极采用备兑策略,以增厚利润。(作者单位:中信建投期货)
分析人士:重点关注贸易谈判、国内政策等因素
记者崔蕾
7 月首个交易日,国债期货多数上涨,股指期货涨跌互现。分析人士认为,进入 7 月,股债市场的核心关注点需要聚焦贸易谈判、国内政策等因素。
物产中大期货宏观高级分析师周之云认为,金融市场需重点关注贸易领域的变量。7 月 9 日是美国与海外国家及地区 「对等关税」 暂缓截止日,需跟踪美国与贸易伙伴的谈判结果。此外,美联储降息时点亦需关注——美国一季度 GDP3 年来首次回落,多位美联储官员暗示最早 7 月降息,7 月 31 日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果将成为关键。国内方面,需跟踪 2024 年 9 月 24 日以来提出的增量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后续可能出台的增量政策。总体看,上半年财政已提前发力,7 月底和 8 月下旬的重要会议或成为财政加码的重要时间窗口。
具体到债市,南华期货权益与固收研究分析师徐晨曦表示,海外需重点关注美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贸易谈判进展,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动态调整同样需要跟踪。国内则需关注宏观经济数据表现及 7 月底重要会议释放的政策信号。这些因素将共同影响市场对政策时点与力度的预期,进而引导债市行情。
股市方面,南华期货权益与固收研究分析师王映介绍,7 月股市的核心关注点包括经济基本面数据、经贸磋商进展及外部地缘政治变化。自春节以来,随着政策面变化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市场关注焦点集中于上述领域。经济基本面需重点关注关税政策的实际影响与市场预期之间的差异。中美经贸磋商拟于 7 月中旬前展开,除关税政策调整外,需留意稀土出口配额是否被纳入谈判议题。外部地缘政治局势短期趋于平稳,但不确定性仍存,需警惕其对市场风险偏好的潜在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年初至今,政策面持续释放积极信号,鼓励外资在华再投资。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商务部联合发布 《关于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税收抵免政策的公告》。周之云表示,政策持续鼓励外资在华再投资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意义重大:其一,外资在华再投资作为存量外资的战略布局,有助于深耕国内市场,推动产业链整合与升级,助力经济长期发展;其二,外资可为我国金融市场深化国际经贸合作提供有效渠道,善用外资有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其三,鼓励外资在华再投资为盘活存量外资、提升外资使用效率提供了新路径。
从利润再投资税收抵免,到高新技术企业 15% 优惠税率,再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中国以制度型开放向世界宣告:这里始终是全球资本的 「价值高地」 而非 「成本洼地」。据 EPFR 统计,2023 年 9 月 24 日以来,海外资金持续流入 A 股和港股。随着赚钱效应的显现及投资环境的优化,预计更多外资将流入国内市场,进而为股市提供增量流动性。
王映同样认为,政策层面对外资再投资的支持,有助于提升外资中长期投资中国金融市场的意愿,进而增强国内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性。具体到股市,相关政策落地有望推动更多外资通过利润再投资渠道进入 A 股市场,从而提升股市交易活跃度。
相较于股市,债市流动性主要受央行调控影响。徐晨曦认为,外资利润再投资对债市的影响相对有限。年初至今,央行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下半年,货币适度宽松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
(期货日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