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央行开展 985 亿元 7 天期逆回购操作,数据显示,本周共有 2.03 万亿元逆回购到期资金,其中周五到期量高达 5259 亿元。
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银行年中考核时点及信贷投放高峰过后,7 月市场将迎来季节性宽松,资金利率有望稳中略降。预计 7 月初央行会实施较大规模的资金净回笼,避免市场利率过快下行。
此前央行未按惯例发布当月国债买卖操作公告,不过市场预计下半年央行除了可能继续实施降准外,还会适时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结合降准向银行体系投放长期流动性。
7 月首周超 2 万亿逆回购到期
今日,央行开展 985 亿元 7 天期逆回购操作,投标量与中标量均为 985 亿元,操作利率为 1.40%。今日有 3653 亿元 7 天期逆回购到期。数据显示,本周共有 2.03 万亿元逆回购到期资金,周一至周五分别为 2205 亿元、4065 亿元、3653 亿元、5093 亿元、5259 亿元,其中周五为峰值。
相似的情形也曾发生在今年春节后首周,当时央行为呵护春节期间流动性,节前央行大规模投放逆回购,使得节后首周市场面临 2.18 万亿元逆回购到期。着眼当下,7 月初央行的对冲力度,可能成为检验央行呵护态度是否延续的关键。华西证券宏观团队指出,当时央行选择适度加大投放力度,全周逆回购续作 1.17 万亿元,资金面呈转松态势。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根据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公报中,央行重申 「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这意味着三季度资金面仍将延续稳中偏松格局,央行会继续呵护流动性。
「银行年中考核时点及信贷投放高峰过后,7 月市场将迎来季节性宽松,资金利率有望稳中略降。」 王青认为,一方面,上半年经济运行偏强,短期内出台降息降准等重大增量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可以看到,二季度例会公报中未再直接提及 「适时降准降息」,而是改为 「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同时强调 「防范资金空转」。这意味着 7 月资金利率大幅下行的可能性较小。
「预计 7 月初央行会实施较大规模的资金净回笼,避免市场利率过快下行。」 王青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国海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靳毅认为,7 月资金利率仍将保持宽松。不过,需关注地方专项债发行提速可能带来的流动性扰动。流动性调控仍将注重效率与节奏,预计 DR007 将在 1.5% 至 1.6% 区间内波动,短债利率下行空间有限。
市场流动性仍有多重扰动 下半年资金利率仍有下降空间
6 月 30 日,央行未按惯例发布当月国债买卖操作公告,打破市场预期。不过,市场预期下半年央行除了可能继续实施降准外,还会适时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结合降准向银行体系投放长期流动性。
王青指出,另一方面,当前外部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有待破解。「往后看,预计市场流动性还会面临政府债发行、资金大规模到期、金融机构考核等因素扰动,着眼于」 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预计下半年央行除了可能继续实施降准外,还会适时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结合降准向银行体系投放长期流动性。」
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认为,国债买卖的重启势在必行,无非是时间早一点或晚一些,但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增长并非央行重启国债买卖的充分条件。预计货币当局会合理把握操作时机、优化操作机制,弱化国债买卖对市场收益率的下行压力,强化其基础货币投放和流动性管理功能。
王青对财联社记者提到,整体上看,在降息预期下,下半年资金利率还有下行空间,波动性也会得到更好控制,市场流动性会持续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态。这一方面会显示货币政策坚持支持性立场,强化逆周期调节,同时这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有效控制金融风险。
「未来若发生重大风险事件,导致市场流动性出现剧烈波动,不排除央行动用临时逆回购,大幅增加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等政策工具,及时对冲市场波动的可能。」 王青指出。
(财联社)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