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 7 月 24 日电 7 月 22 日玻璃主力合约 FG509 收盘价为 1249 元/吨,日内涨幅 9.08%。受此影响,23 日玻璃现货价格为 1207 元/吨,上涨 8 元/吨。
据百川盈孚市场监测,7 月 23 日,平板玻璃整体市场交易氛围积极,多数厂家价格大面积调涨,生产端出库情况较为顺利。总体来看,平板玻璃均价持续攀升。
对于本轮玻璃价格上涨,机构普遍认为主要由三个因素引起:一是前期市场自身的超跌;二是近期政策对供应端 「反内卷」 方向的指引;三是当下玻璃期货、现货市场的正反馈联动反应。
「『反内卷』 政策对玻璃行业会有长远和积极的影响。短期看,其提振了期货和现货的市场信心。长期看,它会促进行业企业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和落后产能的出清。」22 日,总部位于全国玻璃生产基地河北沙河的河北正大玻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庞溥军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在政策端,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在成本端,国家能源局开展煤矿生产核查,影响煤炭供应格局,抬升煤制玻璃成本,强化了行业供给侧优化的逻辑。
「现在玻璃现货的价格主要跟着期货价格变动,尤其是期货价格上行的时候。」 庞溥军告诉记者。
据机构监测,7 月 22 日,国内 5mm 浮法玻璃市场稳中有涨。华北市场领涨,沙河地区大板价格普遍上调 0.5 元/重量箱—1.5 元/重量箱,小板价格也有小幅跟涨;华东市场整体持稳,仅江苏地区个别厂家试探性调涨 1 元/重量箱,但局部区域受暴雨天气影响出货略有放缓;西南市场表现稳健,四川地区部分厂家报价上调 1 元/重量箱,整体出货情况较好。
截至 2024 年底,全国浮法玻璃生产线共计 287 条 (剔除部分僵尸及搬迁产线),在产 225 条,日熔量共计 15.8 万吨。全国平板玻璃产量 10.93 亿重量箱,同比增长 3.07%。A 股公司旗滨集团、南玻 A、金晶科技及港股公司信义玻璃等均为行业龙头。
「以前认为玻璃价格只受供需关系影响,现在看市场情绪也很重要。玻璃价格在 1200 元/吨时,成本较低的企业基本可以实现盈亏平衡。」 庞溥军对记者表示,「如果玻璃行业可以整体处于微利状态,也就是说大约 1/3 企业盈利、1/3 持平、1/3 亏损,就可以促进行业调整,为企业产品转型创造缓冲空间。以我们企业为例,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向电子玻璃等品种调整结构。」
此外,有业内人士认为,光伏作为本轮 「反内卷」 关注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光伏玻璃与浮法玻璃生产工艺、对应终端不同,但也有一些共性,包括窑炉生产特点、较长时间的普遍亏损以及龙头企业的部分重合。在政策传导预期和能源价格企稳走强的支撑下,玻璃期货盘面价格出现比较明显的上行,也在这个过程中带动光伏玻璃现货端情绪企稳好转,各区域厂家纷纷尝试调涨价格,期货和现货市场形成了正反馈联动。
中泰期货认为,「反内卷」 政策预期在需求淡季期间将市场暂时拖离了螺旋下行的泥潭。下半年行业需求旺季临近,如果低供应的格局持续,或还有价格上行空间。
(上海证券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