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 OPEC+延续加速扩产的趋势,但随着前期削减的产能逐步得到修复,未来进一步扩产的空间有限。与此同时,全球三大能源机构纷纷下调今年的原油需求预期。不过,当前正处于北半球的消费旺季,油市供需基本面多空分歧较大。受此影响,近期国内外原油期货价格呈现震荡整理走势,其中,国内原油期货 2509 合约价格维持 500~520 元/桶区间波动,上下运行空间均受限。
宏观因素推动原油金融属性增强
上周五,美国稳定币法案在众议院投票中顺利通过,距离正式生效仅差美国总统特朗普签字。该法案规定稳定币需以美元或美国短期国债作为储备资产,强化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近期国内 「反内卷」 政策释放出积极信号。在 「蝴蝶效应」 的作用下,乐观情绪传导至其他商品期货领域。在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预期的推动下,近期国内黑色系商品板块与建材系商品板块联袂大幅上涨,这无疑激发了能化商品多头的热情。随着国内外宏观因素趋于改善,原油等商品期货的金融属性增强,溢价优势凸显。
OPEC+产能释放提速但存在分歧
当前,OPEC+加快增产速度的决策,凸显出其内部矛盾与外部压力相互交织的局面,其战略重心已从先前保障原油市场价格,全面转向保住 OPEC+在全球原油市场的份额。为此,自二季度起,OPEC+逐月加快原油产能的释放速度。数据显示,4 月,OPEC+日增产量为 13.7 万桶,而 5 月、6 月及 7 月,原油日产量提升 41.1 万桶,达到最初计划的 3 倍。为尽快恢复产能,OPEC+商定,8 月将日产量提高 54.8 万桶。这不仅显示其增产步伐超出预期,还意味着与最初计划相比,该组织有望提前一年完成复产。
此外,OPEC+将在 8 月 3 日举行的会议上,考虑 9 月再增加约 54.8 万桶的日产量,这标志着 2023 年其宣布削减的日均 220 万桶产能全部恢复。
从 OPEC+的实际产出情况来看,供应压力在稳步回升。据统计,6 月,OPEC 成员国原油产量为 2723.5 万桶/日,环比小幅增长 21.9 万桶/日,同比大幅增长 70 万桶/日。1—6 月,OPEC 成员国原油产量为 16144.2 万桶/日,同比大幅增长 205.1 万桶/日。其中,6 月,沙特原油产量达 935.6 万桶/日,环比小幅增加 17.3 万桶/日,较去年同期小幅增加 45.9 万桶/日;1—6 月,沙特原油产量达 5439.8 万桶/日,同比小幅增加 44.7 万桶/日。
与此同时,上半年,伊朗、委内瑞拉和阿联酋的原油产出也保持增长态势。据统计,1—6 月,伊朗原油产量达 1979.6 万桶/日,同比大幅增加 55.4 万桶/日;委内瑞拉原油产量达 551.1 万桶/日,同比大幅增加 55.0 万桶/日;阿联酋原油产量达 1778.9 万桶/日,同比小幅增加 20.5 万桶/日。
尽管 OPEC+希望通过扩大供应来抢占市场份额,但从长期来看,或加剧成员国之间的配额分歧,甚至引发市场对原油供应过剩的担忧。

图为 OPEC 原油产量月度走势
北半球原油需求处在季节性旺季
当下北半球正值夏季用油旺季,需求持续呈现偏强态势,库存也延续去化节奏。据统计,截至 7 月 11 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为 4.22 亿桶,较前一周大幅下降 385.9 万桶,与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大幅减少 1806.4 万桶。同期,美国炼厂开工率维持在 93.9%,环比微升 0.7 个百分点,同比微升 0.2 个百分点,处于年内高位。
根据往年的季节性规律,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去化周期会延续至 9 月中旬才会止跌企稳,随后进入累库阶段,同时炼厂的高开工状态也将持续到 9 月中旬才会出现阶段性回落趋势。也就是说,在未来两个月内,北半球原油低库存以及炼厂高开工率的状况,将继续支撑原油期货价格保持偏强态势。
关税因素导致原油长期需求下降
在美国宣布推行全面关税政策后,市场反应强烈,多家金融机构迅速对原油需求增长预测作出调整。高盛持较为悲观的态度,将 2025 年和 2026 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测分别下调至 30 万桶/日和 40 万桶/日,这表明其认为贸易摩擦会在较长时期内持续抑制原油需求。摩根士丹利同样不看好短期原油需求前景,将 2025 年下半年原油需求增长预测下调至 50 万桶/日。花旗银行则通过具体数据说明了关税对原油需求的影响,称仅 10% 的一揽子关税就可能使 2025 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期从当前的 90 万桶/日降至 60 万桶/日。
除金融机构外,能源领域的权威机构也表达了对原油需求的担忧。数据显示,三大能源机构 EIA、IEA、OPEC 均将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期下调 20 万~40 万桶/日。综合而言,无论是金融机构依据宏观经济和贸易形势作出的判断,还是能源机构从行业供需角度进行的分析,都指向同一个结论:未来原油需求前景不容乐观,全球原油市场正面临需求增长乏力的严峻挑战。
上半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小幅增长
得益于国内经济向好发展的支撑,原油加工和进口消费呈现季节性回暖态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6 月,我国原油生产保持稳定增长。1—6 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原油产量达 10848 万吨,同比增长 1.3%;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加工原油 36161 万吨,同比增长 1.6%。进口方面,1—6 月,我国累计进口原油 27938.6 万吨,同比增长 1.4%。国内炼厂开工率方面,截至 7 月中旬,我国山东地区民营炼厂开工率为 46.14%,较前一周小幅增长 1.17 个百分点,环比小幅回升 1.02 个百分点,同比小幅回落 1.23 个百分点。展望 2025 年,中国经济增长存韧性,原油需求仍有期待。
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净多头寸分化
步入 7 月,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呈现震荡整理走势,WTI 和 Brent 原油期货市场净多头寸增减情况各异。
截至 7 月 15 日当周,WTI 原油非商业净多持仓量平均维持在 162427 张,较前一周大幅减少 46947 张,较 6 月的均值 205979 张大幅减少 43552 张,降幅达 21.14%。与此同时,截至 7 月 15 日当周,Brent 原油期货基金净多持仓量平均维持在 238821 张,较前一周大幅增加 20989 张,较 6 月的均值 186283 张大幅增加 52538 张,增幅达 28.20%。总体而言,WTI 原油期货市场净多头寸周度大幅下降,而 Brent 原油期货市场净多头寸周度大幅上升。

图为 WTI 原油期货基金持仓情况
综上所述,当前全球原油市场展现供需双强态势。一方面,OPEC+达成协议,将于 8 月进一步加大增产力度,使得供应端压力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北半球正处于夏季用油旺季,需求因素开始发挥作用,库存继续保持去化的节奏。在国内外宏观因素有所改善的背景下,叠加国内进口原油出现小幅回升,原油价格支撑仍在,预计后市国内外原油期货价格维持区间内震荡整理走势。
(期货日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