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代销基金费率折扣再现低位。深圳农商行与常熟银行推出 0.1 折优惠活动,涉及多只基金产品。相比大行普遍的 1 折优惠,中小银行力度更大,以维持规模稳定。但此举加剧中收压力,业内人士指出 「价格战」 非长久之计。银行需思考如何在财富管理中收上发力,部分银行已开始行动,提升定制化服务。业内人士认为,中小银行亟需提供差异化产品,提升服务水平,以立足市场。
每经记者|李玉雯 每经编辑|陈旭
银行代销之争持续加剧的背景下,费率折扣再现低位。
近日,深圳农商行宣布对部分开放式基金 (前端模式) 费率实行 0.1 折优惠。类似折扣力度的优惠并非个例,此前常熟银行也推出相关活动,对手机银行渠道的 120 余只基金申购 (含定投) 实行 0.1 折优惠,活动持续至年末。
相较于当前多数大行、股份行基金代销 1 折的费率折扣,部分中小银行的优惠力度显得更大。有业内人士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银行难以在渠道、销售和全方位服务上与大行竞争,因此会通过降低费率来维持规模稳定。
随着费率调降,银行业整体也面临着难以忽视的中收 (中间业务收入) 压力。有大行网点个金部负责人对每经记者坦言,行内是有 1 折优惠的基金代销产品,会在手机银行上向客户推送,但这并非一线客户经理营销的主力品种,「我们还是会比较看重中收,中收很大一部分就是代销手续费。」
由此判断,「价格战」 自然并非银行代销之争的长久之计。银行在代销基金 「让利」 的同时,也亟待思考如何在财富管理中收上进一步发力。
深圳农商行参与费率优惠活动的基金产品及其折扣
图片来源:深圳农商行官网
部分中小银行代销基金费率低至 0.1 折
据深圳农商行公告,8 月 5 日至 9 月 30 日期间,该行对部分开放式基金 (前端模式) 费率实行优惠。个人投资者通过该行手机银行 APP 申购指定基金可享 0.1 折费率折扣 (包括定期定额投资)。
记者注意到,上述 「指定基金」 包括 9 只开放式基金,以其中一只长盛量化红利混合 A(基金代码 080005) 为例,据该基金官网披露的费率结构,申购费率根据不同的申购金额会有所不同,比如申购金额 50 万元以下的申购费率是 1.5%,假设申购金额为 10 万元,原申购费为 1500 元,打了 0.1 折后即降至 15 元。
这并非深圳农商行年内首次实行代销基金费率优惠,该行此前在 6 月中旬时宣布,在 6 月 18 日至 9 月 30 日期间,对两款基金的前端申购费率实行 0.1 折优惠,同步适用于定期定额投资,且同样仅限于该行手机银行渠道。
此外,记者注意到,常熟银行年内也曾推出类似的优惠活动。今年 2 月,该行公告称,投资者通过该行手机银行渠道办理指定基金产品的申购 (含基金定投) 业务的,给予其申购费率 0.1 折优惠。活动持续至年末,涉及的基金产品超过 120 只。
事实上,银行推出基金申购费率优惠活动并不鲜见。去年 7 月,招商银行宣布代销公募基金将全面实施买入费率 1 折起,其范围囊括线上线下全渠道、基金品种全品类和认申购等费率类型。之后,越来越多的银行将基金代销费率优惠定格在了 「1 折起」。
比如,交通银行公告称,自 2025 年 1 月 1 日 0 时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 24 时期间,对该行代销的开放式基金继续开展申购及定投手续费率优惠活动。其中,在费率优惠活动期间,凡已领取基金 1 折权益的个人投资者,通过交通银行手机银行渠道申购指定开放式基金,享受基金申购手续费率 1 折优惠。
民生银行也公告称,在 3 月 31 日至 12 月 31 日期间,对部分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费率进行优惠,申购、定投费率优惠最低至 1 折。
相较于多数大行、股份行基金代销 1 折的费率折扣,部分中小行的优惠力度显得更大。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大型银行有品牌和用户基础,市场认可度更高,自然流量更大。中小银行难以在渠道、销售和全方位服务上与大行竞争,因此会通过降低费率来维持规模稳定。」
这种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中小银行的无奈。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基金代销市场 「马太效应」 加剧,不乏一些中小银行因客群基础薄弱、系统建设滞后等因素而遭到基金公司 「解绑」。
如何兼顾基金代销让利与财富管理中收?
银行纷纷降费的背后,是基金代销市场愈发凸显的激烈竞争。随着券商、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的强势崛起,一直以来作为基金代销主力军的银行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的基金销售行业数据,2024 年下半年,从权益基金、非货币市场基金、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来看,蚂蚁基金均列第一。其中,蚂蚁基金的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达 1.45 万亿元,远超招商银行 9504 亿元的银行系峰值。
2023 年 7 月证监会发布 《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正式启动。而随着费率改革持续推进,代销佣金下降等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着难以忽视的中收压力。
比如,招商银行 2024 年代理基金收入 41.65 亿元,同比下降 19.58%,主要是受基金降费和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下降影响。建设银行 2024 年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 144.12 亿元,同比降幅 23.72%,主要受保险、基金等降费政策影响。
工商银行 2024 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中,个人理财及私人银行同比下降 20.8%,对公理财同比下降 7.8%。工行对此解释称,受落实保险 「报行合一」 政策、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等因素影响,个人理财及私人银行、对公理财收入有所减少。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价格战」 并非银行代销之争的长久之计。有大行网点个金部负责人对记者坦言:「我们是 1 折的代销产品,会在手机银行上的客户活动中推送,但说实话我们销售的主力并不是这些优惠费率的产品,因为这种几乎没有手续费,我们还是会比较看重中收等盈利情况,中收很大的一部分就是代销手续费。」
王蓬博也向记者表达了对于这种 「价格战」 的顾虑。「银行可能倾向于推荐佣金更高的基金产品,而减少低佣金优质基金的曝光,这会导致投资者可选范围变窄。此外,代销费用降低后,银行可能通过隐性收费转嫁成本,为压缩成本也可能削减服务投入,比如减少投顾支持、降低运营质量等。」 他强调。
在此背景下,银行在代销基金 「让利」 的同时,亟待思考如何在财富管理中收上进一步发力。可以看到,一些银行已经有所行动,致力于提升财富管理业务的定制化与适配度。比如招商银行推出的 「TREE 长盈计划-安稳盈」 项目将过往零散的基金销售,升级为基于风险平价策略 (Risk Parity) 的资产配置解决方案。
对于同样困于代销之争的众多中小银行而言,「一种策略是针对特色场景或区域市场,提供符合当地实际需求的差异化产品,吸引特定消费者和投资人。简单说,就是必须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和全面性,才能立足区域性市场。」 王蓬博对记者表示。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资料图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