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7 月,财政收入显著回暖,重点领域支出力度不减。财政部 8 月 19 日公布的最新财政收支情况显示,7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 2.6%,其中,中央、地方收入分别增长 2.2%、3.1%,月度增速均为今年以来最高。今年前 7 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35839 亿元,同比增长 0.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 0.4 个百分点,实现转正。
今年 4 月以来,全国税收收入呈现同比增长态势,带动财政收入持续回暖。其中,7 月税收收入增长 5%,创下年内新高,推动前 7 个月税收收入降幅比上半年大幅收窄 0.9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7 月非税收入继续下滑,财政对非税收入的依赖度今年以来持续下降。
从主要税种表现看,前 7 个月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同比增长 3%、2.1%、8.8%,增速分别比上半年提高 0.2 个、0.4 个、0.8 个百分点。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吴棋滢指出,国内消费税表现较好应与商品零售增速维持相对高增有关。个人所得税虽然基数不高,但绝对规模仍为近年较高水平。
前 7 个月企业所得税下降 0.4%,降幅比上半年大幅收窄 1.5 个百分点,是拉动 7 月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7 月企业所得税增长或是 『反内卷』 下价格信号改善带动企业盈利修复所致。」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对证券时报记者说。
在我国现行税收体制下,价格因素对税收增长的影响较大。7 月税收收入增长,与当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PPI) 降幅收窄相互印证。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近期在 「高质量完成 『十四五』 规划」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内生产总值 (GDP) 增速是以不变价计算的,税收是以现价计算的,价格特别是 PPI 对税收的影响很大,PPI 的增减会带来税收收入同幅度的增减。
值得注意的是,前 7 个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 62.5%,增速比上半年进一步扩大。证券交易印花税根据股票交易成交金额收取,收入表现基本跟随 A 股成交额走势,其收入增速扩大亦反映出市场信心的修复。
从行业表现来看,前 7 个月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税收表现良好。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装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分别增长 33%、10.1%、8%。同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 12.7%,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收入增长 4.1%。吴棋滢对此表示,行业税收表现与 「三航」、「两新」,以及服务消费等领域的景气偏高有关。
进入下半年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结构继续呈现出 「重民生」 的特点,保持对民生领域的较大支出力度。前 7 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60737 亿元,同比增长 3.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 9.8%,卫生健康支出增长 5.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 5.3%,增速均较上半年进一步扩大;与基建相关的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交通运输支出继续呈现同比下降态势。
财政部社保司副司长葛志昊近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财政部门将紧盯老百姓急难愁盼,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安排的 「民生含量」,织密兜牢人民生活 「安全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 「第二本账」 表现来看,各级财政部门仍在继续加快债券资金发行使用。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前 7 个月列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资金支出 2.89 万亿元,带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 31.7%。
7 月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下达第三批 「两重」 项目清单。随着极端天气对项目建设的扰动减弱,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预计,下半年在充足的项目与资金支持下,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
(证券时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