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模式创新」 走向 「生态构建」,四川正通过推动平台经济产业链协同,探索一种更加系统化的发展模式。
每经记者|杨弃非 每经编辑|刘艳美
伴随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浪潮,平台经济近年迅速崛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9 月 2 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商务厅、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四川平台经济产业链合作伙伴大会在成都举行。这场大会以 「平台链百业、一起向未来」 为主题,京东、淘天、抖音、得物等平台经济头部企业集中亮相,其重磅程度可见一斑。
而在今年初,四川省商务厅牵头出台的 《推动平台经济 (以电商为重点) 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2025—2027 年)》 提出,四川力争推动网络零售额到 2027 年突破 1.1 万亿元,网商数量超过 200 万家。
四川为何要加码平台经济?
北大国发院院长黄益平曾指出,30 余年来,平台经济让中国第一次有机会紧随工业革命的步伐,走在了国际经济技术创新的前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强调发挥其 「促创新、扩消费、稳就业」 的积极作用。随着平台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各地纷纷加快布局。
而纵观四川的一系列部署,重点落在 「产业链」 上。平台经济如同数字时代的 「热带雨林」,表层可见的是交易规模、就业容纳,深层支撑则是技术共享、产业协同,是网罗产业链、创新链、就业链的创新系统。完善平台经济产业链,不仅将释放其 「链接百业」 的生态价值,也有望按图索骥、聚合更多合作伙伴。
从 「模式创新」 走向 「生态构建」,四川正通过推动平台经济产业链协同,探索一种更加系统化的发展模式。
生态
四川平台经济正步入高速增长阶段。根据映潮科技现场发布的四川平台经济产业发展报告,四川电商目前呈现出 「三高」 增势:不仅网络零售额增速高于全国,也高于整体零售额,而且电商在消费中的占比逐年升高。
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2025 年 1—7 月,四川实现网络零售额 6307.9 亿元,同比增长 10.3%,其中实物型网络零售额 4335.3 亿元,同比增长 9.9%,服务型网络零售额 1972.6 亿元,同比增长 11.2%。
四川平台经济表现为何如此突出?映潮科技董事长吴超指出,一方面,四川拥有超 4500 万网购用户,网络消费需求大;另一方面,四川平台经济正由 「电商驱动」 向 「平台生态」 跃升,构建起 「平台+产业+服务+跨境+创新」 的圈链生态发展模型。
大量市场主体聚集,支撑起四川平台经济的基座。数据显示,四川平台经济主体达到 188 万户,总体规模达 4.9 万亿元,居全国第 6 位、中西部省份第一位。
图片来源:映潮科技发布的四川平台经济产业发展报告
其中,链主的带动作用格外突出。在四川,不仅京东、抖音、阿里等全国头部平台均已落地区域性或功能性总部,文轩在线、1919、标果等本土垂类电商平台也在各自的赛道表现突出
京东集团公共业务川藏总经理栾世杰提到,京东集团早在 2009 年就进入四川,西南总部大厦于 2021 年正式投用。值得一提的是,2023 年初在成都落地的京东国际外贸产业聚集项目,已成为京东在西南地区最大的外贸集结中心,预计今年项目贸易额将超过 20 亿元。

图片来源:川观新闻
除了头部平台作为 「参天大树」 带来的阳光雨露,也有各类网商如 「灌木」 拔节成长,共同构筑起四川平台经济的生态系统,发挥着有机共生的协同效应。
吴超指出,在四川 188 万家主营国内业务的网商中,去年网络零售额 1 亿元以上的大型网商已有超过 80 家,1 千万元以上的中型网商也超 1500 家。此外,四川还有超过 300 家电商平台,双方彼此促进、深度交织,一张高密度的平台经济链接网络不断加密。
链接
当前,四川正谋划进一步建圈强链,放大平台经济的 「链式」 反应。
去年以来,四川将平台经济 (电商) 列入全省 15 个重点产业链之一,建立由分管副省长担任链长,1 个主要承载地、6 个协同发展地和 16 个省级部门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并梳理出全省电商平台经济产业链图谱。
赋能产业,也是四川加码平台经济的用意所在。
吴超指出,平台经济具有穿针引线、提链引领的作用,贯穿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零售、配送、服务全产业链条,驱动从生产源头到终端服务的有机联动与高效协同。它不仅能有效驱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还能让新兴产业建链。
今年 4 月,一场抖音电商 2025 鞋履春夏新品发布会在成都举行。
作为 「中国女鞋之都」,去年成都女鞋产业带抖音电商 GMV 突破 40 亿元,销售额增长 24%,订单量增长 15%。

图片来源:川观新闻 (李向雨 摄)
而在此之前,与产值上千亿元的巅峰时期相比,成都女鞋行业一度面临转型阵痛。近年来,借助店播模式的兴起,以往依赖代工贴牌的女鞋企业,纷纷通过创立自主品牌实现转身。在这场发布会上,就不乏阿么手工女鞋、派中派、MISSSILVER 等当地新锐鞋履品牌。
四川也不乏高成长性产业。过去,他们以 「工厂货」 或者农产品的形式,或者被锁定在产业链上游,或者成为只有当地难得一见的 「遗珠」。平台经济让这些产业被依次点亮,走上快速发展通道。
淘天集团长期关注产业带的发展,公司副总裁仇亚童对外展示一组数据:四川销售额超亿元的产业带数量从 2023 年的 98 个增长到 2024 年的 102 个,去年,成都女鞋产业带 GMV 达到 91.41 亿元,有望跻身淘天百亿产业带。
新品牌也在不断诞生。目前,四川已涌现出唇功夫、蜀中桃子姐等网销达亿级的网红品牌,雅安鱼子酱、甘孜州野生菌等产业带还培育出芙思塔、贡极等垂类高端品牌,远销全球。
而在传统食品饮料和服装鞋履之外,吴超还发现,四川省商家售出额增速前三的品类,已被通信器材、计算机相关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等电子产品所占据。
可以说,平台经济正在成为四川现代产业发展、消费提档升级乃至推动乡村振兴的 「超级枢纽」,发挥着 「超级链接」 的作用。
磁极
放眼全国,本地零售已点燃平台经济的新一轮竞争。对于平台而言,线上流量增长 「天花板」 显现,走入线下成为增量的关键;而对于线下商家而言,则是数字经济重塑业态的新一轮布局。
四川也不仅着眼于推动实物消费走上平台。四川商务厅相关负责人透露,四川将鼓励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等业态发展,拓展 「电商+本地生活」 业务,在实物商品、生活服务等方面打造数字化体验、即时化供给、短链条直供的消费新场景,推动平台与实体商业实现合作模式创新、优势互补发展。

四川平台经济产业链合作伙伴大会活动现场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根据抖音集团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康勇提供的数据,在抖音生活服务带动下,去年四川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 71%,其中酒旅商家线上支付交易额增长 116%。
而面对越来越多行业 「不出海,就出局」 的声音,四川正加大力度推动跨境电商行业发展。三方数据显示,去年,四川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规模突破 1500 亿元,为 「十三五」 末期的 3 倍;今年上半年超 900 亿元,其中出口占 94%。
随着平台经济产业链不断延伸,头部企业纷纷走向 「一站式生活服务」 的发展轨迹。正如此次大会的主题,四川正推进 「平台链百业」,推动更多业态走向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如今,平台经济的下一个爆发点正在酝酿。
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产业研究员田思苗等人曾撰文指出,平台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在于进一步拓展服务场景,从消费端向产业端延伸,由此出现的产业互联网将聚焦高效、协同生产,整合产业链的要素资源,引导各环节升级创新,推动价值链整体跃升。
已有头部企业放眼四川。据栾世杰介绍,京东正谋划与四川合作建设省级工业品供需对接平台,实现四川本地超 10 万家工业企业线上对接、云上洽谈和平台交易,推进四川工业品的内循环到外循环,提升工业供需本地配套率,并帮助工业企业打开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新的产业生态下,平台经济将有望成为一个磁极,源源不断释放四川的产业聚合力和创新力。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