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许立波
9 月 16 日,港股上市创新药企业药捷安康 (HK02617) 股价出现大幅波动。盘中,药捷安康曾大涨 63%,最高每股报 679.5 港元,市值逼近 2700 亿港元,在国内创新药企业中市值仅次于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两家龙头。但到下午两点,药捷安康股价遭遇大幅跳水,由大涨转大跌,截至当日收盘,报 192.00 港元/股,下跌 53.73%,市值缩水至 762 亿港元。
对于股价异动,药捷安康曾在当日午间披露公告称:「概不知悉股价异动原因,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变动。」
公司目前没有商业化产品
药捷安康是一家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发现及开发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药捷安康目前还没有商业化产品,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0,亏损 1.23 亿元。
药捷安康是一只典型的港股 「小盘股」。资料显示,公司于今年 6 月 23 日正式登陆港交所。此次 IPO(首次公开募股),药捷安康发行价 13.15 港元,总股本约 3.97 亿股,IPO 公开发行 1528.1 万股,除去基石投资者认购的约 979 万股,实际流通股仅约 549 万股。市场流通盘小意味着药捷安康在二级市场上的可交易筹码极为有限,价格更容易受到资金集中买入的影响。一旦有增量资金进入,就可能迅速推高股价。
9 月 16 日早盘,药捷安康延续前几日的狂热涨势,开盘后便在资金推动下快速突破,股价一路攀升至 679.5 港元/股的历史高点,市值逼近 2700 亿港元。截至午间休盘,该股股价仍维持在 619 港元/股,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上涨 49.16%,半日成交 327.8 万股。
当天中午,药捷安康发布公告称不清楚股价异动原因。这也是公司在近期涨幅较大后首次做出公开回应。下午两点后,药捷安康快速下探,截至当日收盘报 192.00 港元/股。
多只创新药 ETF 承压
药捷安康成为 「妖股」 真正的催化剂或是其被纳入港股通标的。9 月 8 日,药捷安康满足条件被纳入港股通,同时被纳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受此推动,多只创新药 ETF 在指数调整后被动配置药捷安康股份,短期内形成集中买盘,成为其股价快速冲高的重要推力。根据成交回报,自 9 月 8 日药捷安康被调入港股通标的以来,南向资金持续加码;截至 9 月 15 日,港股通净买入 306.25 万股,占公司实际流通股本的 56%。
数据显示,在纳入港股通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9 月 5 日),药捷安康收盘价为 63.10 港元,上涨 5.43%。纳入港股通后的第一个交易日 (9 月 8 日),药捷安康旋即上涨 20.13%,此后除去 9 月 9 日以及 9 月 16 日,药捷安康每个交易日涨幅均超过 20%。
值得注意的是,药捷安康的 「过山车」 走势不仅牵动市场目光,也直接影响到跟踪创新药指数的相关 ETF。根据当天申赎清单所显示的市值占比,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SZ159570)、工银国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SZ159217)、鹏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159286)、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SZ159567) 等 ETF 中,药捷安康的市值占比均在 2.62% 左右。
Wind 数据显示,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产品数量共有 9 只,跟踪产品规模总计约 371.23 亿元,以 2.62% 的占比粗略估算,仅这 9 只创新药 ETF 就为药捷安康带来了数亿元的被动买盘。在 9 月 16 日午后的跳水中,上述 ETF 的净值亦同步承压。
(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