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达 5.7 万亿元,同比增长 5.4%。在品牌价值方面,2025 年京津冀地区共 416 家企业上榜 「总榜 TOP3000」,北京占主导。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城市品牌研究室执行主任眭谦认为,河北与京津在品牌价值上有差距,未来可鼓励京津头部企业向河北延伸高附加值环节,河北企业也应推动产业转型。
每经记者|黄博文 每经编辑|文多
据北京市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2025 年上半年,京津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7 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5.4%。
京津冀协同发展 11 年来,整体实力持续提升,区域经济总量 11 年连跨 6 个万亿元台阶,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
站在当下,如何加强产业协同与创新合作,特别是培育新兴产业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提升京津冀地区上市公司整体品牌价值,并且逐步缩小区域内差距,构建更加均衡与健康的品牌生态,已然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基于 「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总榜 TOP3000」(简称 「总榜 TOP3000」),统计了近 4 年的京津冀地区上市公司品牌价值,对其中的变化进行分析。
中国移动品牌价值居地区第一
河北各市上榜企业品牌总价值均未破千亿元
作为中国的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河北省的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沧州、衡水、廊坊、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这 11 个地级市,还有河北的定州、辛集这 2 个省直管市,是中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
榜单显示,京津冀地区的前十名上榜企业均为北京上市公司,且主要由央企和知名互联网企业构成。其中,中国移动 (600941.SH) 的品牌价值位居第一,达到 8455.38 亿元。
来源:2025 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总榜 TOP3000
数据显示,2025 年京津冀地区共有 416 家企业上榜总榜 TOP3000,合计品牌价值为 99581.76 亿元。其中,北京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首都的 329 家上榜企业合计品牌价值达到了 93417.65 亿元,占区域总量的 93.81%。
来源:2025 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总榜 TOP3000
来源:2025 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总榜 TOP3000
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城市品牌研究室执行主任眭谦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教育资源密集,创新产业集中,金融资本雄厚,天津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高端制造优势和港口基础设施,具有较强的外向型经济特点。眭谦认为,相较于北京、天津,河北在资源禀赋上不具有优势,经济发展依赖传统产业路径,创新资源、高端人才不足。
此外,产业特点的差别也拉大了三地上市公司品牌价值的差距。
从产业分工现状看,京津在产业链的研发设计、品牌管理、市场营销等高端环节占据优势,容易形成更高的利润率和更强的品牌溢价能力。而承接传统制造业的河北,产业附加值不高,品牌价值自然会滞后。
电信行业公司品牌总价值 4 年增长超万亿元
休闲行业上榜公司数量减少 10 家
与此同时,记者还对京津冀地区近 4 年来的行业价值变迁及核心驱动因素进行了梳理。
数据显示,电信、金融、石油、建筑等行业公司的品牌价值增长显著,其中电信行业品牌价值 4 年增长超万亿元,这主要受中国移动回归 A 股带动。而休闲行业 (含娱乐、电影及旅游等) 公司的品牌价值则出现明显下滑——近 4 年共下降 534.59 亿元,同时上榜企业数量也减少 10 家,在各行业中下降数值最多。
眭谦认为,休闲、酒店等与消费相关的行业品牌价值下滑,主要受消费市场周期性波动影响。但眭谦也表示,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等政策落地,各地采取措施打通消费环节的各个 「堵点」,鼓励居民消费的组合措施逐步到位,这些行业公司的品牌价值未来应该会呈现积极变化。
来源:2025 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总榜 TOP3000
来源:2025 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总榜 TOP3000
面对京津冀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河北品牌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亟须在深化区域协同中找准突破口。
眭谦认为,从外部来讲,可以鼓励京津头部企业将区域性总部或产业链中的高附加值环节——研发、设计、营销、关键生产环节等——向河北延伸,支持京津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创创新平台。
从内部而言,眭谦建议:河北企业要不断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河北应培育本土数字经济,孵化绿色科技企业,优化内部营商环境,塑造和传播良好的河北区域品牌形象,下大力气,专业化打造更多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品牌。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456589562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