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受美联储降息以及人工智能(AI) 产业催化等因素影响,近期港股市场对于资金的吸引力显著提升。反映在基金端,一方面,港股主题基金新发亮点不断,天弘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首发募集规模超 25 亿元,刷新今年以来港股主题基金新发纪录;另一方面,港股主题 ETF 强势 「吸金」,9 月以来跟踪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的 ETF 净流入额已经突破百亿元;此外,知名基金经理陈皓管理的易方达港股通成长混合已出现限购。
港股市场持续走高的同时,AH 溢价来到了阶段性低位,市场对于港股是否高估存在一定的分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基于当前的汇率和市场环境,AH 溢价处于合理水平,后续在人民币升值及美元走弱的中期趋势下,AH 溢价依然有继续收窄的空间,港股资产或受益于全球流动性充裕和外资回流。若美国进一步降息改善全球流动性以及 AI 企业的业绩持续兑现,或支持港股市场进一步上涨。
活跃资金不断进场
在美联储或进入降息周期的背景下,港股市场受到资金面的广泛关注。尤其反映在基金端,无论是新发募集还是资金流向,港股主题基金都有亮眼的表现。
9 月 17 日,天弘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浦银安盛港股通科技指数、中欧港股通科技混合发起集体宣布成立。其中,天弘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首发募集规模高达 25.21 亿元,为今年以来首发规模最大的港股主题基金,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近 2.5 万户;浦银安盛港股通科技指数、中欧港股通科技混合发起的首发募集规模均在 5 亿元以上。此前 9 月 10 日成立的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也因首次募集规模突破 10 亿元上限而触发比例配售,根据 「末日比例确认」 原则认购申请确认比例为 32.95%。
港股主题 ETF 近期同样呈现出显著吸金态势。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6 日,跟踪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的 ETF 本月以来净流入额已经突破百亿元。其中,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 ETF 本月以来获净流入 78.77 亿元, 最新规模站上 890 亿元,创历史新高。该 ETF 也是目前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港股主题 ETF 产品,近两个月保持每个交易日均有资金净流入状态。
此外,恒生科技、港股通科技、港股通创新药、香港证券等指数产品近期也吸引了较多资金布局,跟踪上述指数的 ETF 本月以来净流入额分别为 67.67 亿元、59.09 亿元、46.28 亿元、38.91 亿元。单品方面,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 ETF、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 ETF、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 ETF、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易方达恒生科技 ETF 本月以来净流入额均在 20 亿元以上。
已有港股基金限购
9 月以来,南向资金对港股的配置节奏加快。Wind 数据显示,上周 (9 月 8 日至 9 月 12 日) 南向资金成交净买入超 600 亿港元,创下了近 5 个月以来单周净买入新高。截至 9 月 16 日,南向资金近一周净买入阿里巴巴超 300 亿港元。
在资金端表现活跃的情况下,近期部分绩优港股主题基金开始采取限购措施。
例如,知名基金经理陈皓管理的易方达港股通成长混合近期发布公告称,为了基金的平稳运作,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基金管理人决定自 9 月 15 日起暂停该基金 100 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大额转换转入业务。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6 日,该基金 A 份额今年以来的回报率达到 56.21%,二季度末的重仓股涵盖港股互联网、通信、医药、非银金融等板块的龙头公司,包括腾讯控股、快手、泰格医药、东岳集团、中国联通、阿里巴巴、海吉亚医疗、香港交易所、思摩尔国际等。截至 9 月 17 日,阿里巴巴股价今年以来翻倍,快手涨幅逾 90%,香港交易所、腾讯控股涨幅均在 60% 左右。
易方达基金表示,科技成长板块的估值对市场利率水平变化相对更为敏感。并且,科技成长企业的发展往往高度依赖资金投入,技术研发、产品迭代升级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美联储降息后,企业通过债券发行、银行贷款等方式融资的成本将下降,或使得企业财务负担减轻、利润空间得到拓展,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为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AH 溢价仍有收窄空间
9 月 17 日,港股科技、互联网等板块集体上涨。百度集团涨逾 15%,阿里巴巴、京东集团均涨超 5%,腾讯控股、小米集团、快手等科技龙头公司涨幅均在 2% 以上。恒生科技指数收于 6334.24 点,创 2021 年 12 月以来新高。多只跟踪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恒生科技、港股科技等相关指数的 ETF 均涨逾 4%。
港股市场近期持续回升的同时,AH 溢价走低让市场对于港股估值是否处于高位有所担忧。华泰证券策略团队认为,基于当前的汇率和市场环境,AH 溢价处于合理水平。往后看,在人民币升值及美元走弱的中期趋势下,AH 溢价依然有继续收窄的空间。该团队认为,全球金融流动性或继续宽松,不仅是因为美联储降息,还受全球财政货币政策协同等因素影响。亚洲货币尤其是人民币相对美元还有补涨空间。港股作为中国离岸人民币资产,同样受益于全球流动性充裕和外资回流。港股与全球其它资产相比,处于性价比中游水平,并未被显著高估。
展望港股后市,长江证券策略团队建议,关注以下核心方向:一是参考海外经验,AI 科技与新消费未来仍有较大空间,有望带动港股市场持续上涨;二是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边际定价能力不断上升,叠加国内低利率环境,或有更多的资金配置港股市场;三是在 「宽货币」 到 「宽信用」 的传导中,若美国进一步降息改善全球资金流动性以及 AI 企业业绩持续兑现,「源头活水」 或支持港股市场进一步上涨,另外,「反内卷」 政策开始加速供给端出清,相关行业底部反弹后也有望逐渐补涨。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AH 溢价处于合理水平 大资金借道公募产品挺进香江)
(责任编辑:7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受美联储降息以及人工智能(AI) 产业催化等因素影响,近期港股市场对于资金的吸引力显著提升。反映在基金端,一方面,港股主题基金新发亮点不断,天弘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首发募集规模超 25 亿元,刷新今年以来港股主题基金新发纪录;另一方面,港股主题 ETF 强势 「吸金」,9 月以来跟踪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的 ETF 净流入额已经突破百亿元;此外,知名基金经理陈皓管理的易方达港股通成长混合已出现限购。
港股市场持续走高的同时,AH 溢价来到了阶段性低位,市场对于港股是否高估存在一定的分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基于当前的汇率和市场环境,AH 溢价处于合理水平,后续在人民币升值及美元走弱的中期趋势下,AH 溢价依然有继续收窄的空间,港股资产或受益于全球流动性充裕和外资回流。若美国进一步降息改善全球流动性以及 AI 企业的业绩持续兑现,或支持港股市场进一步上涨。
活跃资金不断进场
在美联储或进入降息周期的背景下,港股市场受到资金面的广泛关注。尤其反映在基金端,无论是新发募集还是资金流向,港股主题基金都有亮眼的表现。
9 月 17 日,天弘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浦银安盛港股通科技指数、中欧港股通科技混合发起集体宣布成立。其中,天弘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首发募集规模高达 25.21 亿元,为今年以来首发规模最大的港股主题基金,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近 2.5 万户;浦银安盛港股通科技指数、中欧港股通科技混合发起的首发募集规模均在 5 亿元以上。此前 9 月 10 日成立的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也因首次募集规模突破 10 亿元上限而触发比例配售,根据 「末日比例确认」 原则认购申请确认比例为 32.95%。
港股主题 ETF 近期同样呈现出显著吸金态势。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6 日,跟踪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的 ETF 本月以来净流入额已经突破百亿元。其中,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 ETF 本月以来获净流入 78.77 亿元, 最新规模站上 890 亿元,创历史新高。该 ETF 也是目前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港股主题 ETF 产品,近两个月保持每个交易日均有资金净流入状态。
此外,恒生科技、港股通科技、港股通创新药、香港证券等指数产品近期也吸引了较多资金布局,跟踪上述指数的 ETF 本月以来净流入额分别为 67.67 亿元、59.09 亿元、46.28 亿元、38.91 亿元。单品方面,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 ETF、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 ETF、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 ETF、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易方达恒生科技 ETF 本月以来净流入额均在 20 亿元以上。
已有港股基金限购
9 月以来,南向资金对港股的配置节奏加快。Wind 数据显示,上周 (9 月 8 日至 9 月 12 日) 南向资金成交净买入超 600 亿港元,创下了近 5 个月以来单周净买入新高。截至 9 月 16 日,南向资金近一周净买入阿里巴巴超 300 亿港元。
在资金端表现活跃的情况下,近期部分绩优港股主题基金开始采取限购措施。
例如,知名基金经理陈皓管理的易方达港股通成长混合近期发布公告称,为了基金的平稳运作,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基金管理人决定自 9 月 15 日起暂停该基金 100 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大额转换转入业务。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6 日,该基金 A 份额今年以来的回报率达到 56.21%,二季度末的重仓股涵盖港股互联网、通信、医药、非银金融等板块的龙头公司,包括腾讯控股、快手、泰格医药、东岳集团、中国联通、阿里巴巴、海吉亚医疗、香港交易所、思摩尔国际等。截至 9 月 17 日,阿里巴巴股价今年以来翻倍,快手涨幅逾 90%,香港交易所、腾讯控股涨幅均在 60% 左右。
易方达基金表示,科技成长板块的估值对市场利率水平变化相对更为敏感。并且,科技成长企业的发展往往高度依赖资金投入,技术研发、产品迭代升级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美联储降息后,企业通过债券发行、银行贷款等方式融资的成本将下降,或使得企业财务负担减轻、利润空间得到拓展,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为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AH 溢价仍有收窄空间
9 月 17 日,港股科技、互联网等板块集体上涨。百度集团涨逾 15%,阿里巴巴、京东集团均涨超 5%,腾讯控股、小米集团、快手等科技龙头公司涨幅均在 2% 以上。恒生科技指数收于 6334.24 点,创 2021 年 12 月以来新高。多只跟踪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恒生科技、港股科技等相关指数的 ETF 均涨逾 4%。
港股市场近期持续回升的同时,AH 溢价走低让市场对于港股估值是否处于高位有所担忧。华泰证券策略团队认为,基于当前的汇率和市场环境,AH 溢价处于合理水平。往后看,在人民币升值及美元走弱的中期趋势下,AH 溢价依然有继续收窄的空间。该团队认为,全球金融流动性或继续宽松,不仅是因为美联储降息,还受全球财政货币政策协同等因素影响。亚洲货币尤其是人民币相对美元还有补涨空间。港股作为中国离岸人民币资产,同样受益于全球流动性充裕和外资回流。港股与全球其它资产相比,处于性价比中游水平,并未被显著高估。
展望港股后市,长江证券策略团队建议,关注以下核心方向:一是参考海外经验,AI 科技与新消费未来仍有较大空间,有望带动港股市场持续上涨;二是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边际定价能力不断上升,叠加国内低利率环境,或有更多的资金配置港股市场;三是在 「宽货币」 到 「宽信用」 的传导中,若美国进一步降息改善全球资金流动性以及 AI 企业业绩持续兑现,「源头活水」 或支持港股市场进一步上涨,另外,「反内卷」 政策开始加速供给端出清,相关行业底部反弹后也有望逐渐补涨。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AH 溢价处于合理水平 大资金借道公募产品挺进香江)
(责任编辑:7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受美联储降息以及人工智能(AI) 产业催化等因素影响,近期港股市场对于资金的吸引力显著提升。反映在基金端,一方面,港股主题基金新发亮点不断,天弘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首发募集规模超 25 亿元,刷新今年以来港股主题基金新发纪录;另一方面,港股主题 ETF 强势 「吸金」,9 月以来跟踪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的 ETF 净流入额已经突破百亿元;此外,知名基金经理陈皓管理的易方达港股通成长混合已出现限购。
港股市场持续走高的同时,AH 溢价来到了阶段性低位,市场对于港股是否高估存在一定的分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基于当前的汇率和市场环境,AH 溢价处于合理水平,后续在人民币升值及美元走弱的中期趋势下,AH 溢价依然有继续收窄的空间,港股资产或受益于全球流动性充裕和外资回流。若美国进一步降息改善全球流动性以及 AI 企业的业绩持续兑现,或支持港股市场进一步上涨。
活跃资金不断进场
在美联储或进入降息周期的背景下,港股市场受到资金面的广泛关注。尤其反映在基金端,无论是新发募集还是资金流向,港股主题基金都有亮眼的表现。
9 月 17 日,天弘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浦银安盛港股通科技指数、中欧港股通科技混合发起集体宣布成立。其中,天弘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首发募集规模高达 25.21 亿元,为今年以来首发规模最大的港股主题基金,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近 2.5 万户;浦银安盛港股通科技指数、中欧港股通科技混合发起的首发募集规模均在 5 亿元以上。此前 9 月 10 日成立的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也因首次募集规模突破 10 亿元上限而触发比例配售,根据 「末日比例确认」 原则认购申请确认比例为 32.95%。
港股主题 ETF 近期同样呈现出显著吸金态势。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6 日,跟踪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的 ETF 本月以来净流入额已经突破百亿元。其中,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 ETF 本月以来获净流入 78.77 亿元, 最新规模站上 890 亿元,创历史新高。该 ETF 也是目前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港股主题 ETF 产品,近两个月保持每个交易日均有资金净流入状态。
此外,恒生科技、港股通科技、港股通创新药、香港证券等指数产品近期也吸引了较多资金布局,跟踪上述指数的 ETF 本月以来净流入额分别为 67.67 亿元、59.09 亿元、46.28 亿元、38.91 亿元。单品方面,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 ETF、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 ETF、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 ETF、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易方达恒生科技 ETF 本月以来净流入额均在 20 亿元以上。
已有港股基金限购
9 月以来,南向资金对港股的配置节奏加快。Wind 数据显示,上周 (9 月 8 日至 9 月 12 日) 南向资金成交净买入超 600 亿港元,创下了近 5 个月以来单周净买入新高。截至 9 月 16 日,南向资金近一周净买入阿里巴巴超 300 亿港元。
在资金端表现活跃的情况下,近期部分绩优港股主题基金开始采取限购措施。
例如,知名基金经理陈皓管理的易方达港股通成长混合近期发布公告称,为了基金的平稳运作,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基金管理人决定自 9 月 15 日起暂停该基金 100 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大额转换转入业务。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6 日,该基金 A 份额今年以来的回报率达到 56.21%,二季度末的重仓股涵盖港股互联网、通信、医药、非银金融等板块的龙头公司,包括腾讯控股、快手、泰格医药、东岳集团、中国联通、阿里巴巴、海吉亚医疗、香港交易所、思摩尔国际等。截至 9 月 17 日,阿里巴巴股价今年以来翻倍,快手涨幅逾 90%,香港交易所、腾讯控股涨幅均在 60% 左右。
易方达基金表示,科技成长板块的估值对市场利率水平变化相对更为敏感。并且,科技成长企业的发展往往高度依赖资金投入,技术研发、产品迭代升级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美联储降息后,企业通过债券发行、银行贷款等方式融资的成本将下降,或使得企业财务负担减轻、利润空间得到拓展,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为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AH 溢价仍有收窄空间
9 月 17 日,港股科技、互联网等板块集体上涨。百度集团涨逾 15%,阿里巴巴、京东集团均涨超 5%,腾讯控股、小米集团、快手等科技龙头公司涨幅均在 2% 以上。恒生科技指数收于 6334.24 点,创 2021 年 12 月以来新高。多只跟踪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恒生科技、港股科技等相关指数的 ETF 均涨逾 4%。
港股市场近期持续回升的同时,AH 溢价走低让市场对于港股估值是否处于高位有所担忧。华泰证券策略团队认为,基于当前的汇率和市场环境,AH 溢价处于合理水平。往后看,在人民币升值及美元走弱的中期趋势下,AH 溢价依然有继续收窄的空间。该团队认为,全球金融流动性或继续宽松,不仅是因为美联储降息,还受全球财政货币政策协同等因素影响。亚洲货币尤其是人民币相对美元还有补涨空间。港股作为中国离岸人民币资产,同样受益于全球流动性充裕和外资回流。港股与全球其它资产相比,处于性价比中游水平,并未被显著高估。
展望港股后市,长江证券策略团队建议,关注以下核心方向:一是参考海外经验,AI 科技与新消费未来仍有较大空间,有望带动港股市场持续上涨;二是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边际定价能力不断上升,叠加国内低利率环境,或有更多的资金配置港股市场;三是在 「宽货币」 到 「宽信用」 的传导中,若美国进一步降息改善全球资金流动性以及 AI 企业业绩持续兑现,「源头活水」 或支持港股市场进一步上涨,另外,「反内卷」 政策开始加速供给端出清,相关行业底部反弹后也有望逐渐补涨。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AH 溢价处于合理水平 大资金借道公募产品挺进香江)
(责任编辑:7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受美联储降息以及人工智能(AI) 产业催化等因素影响,近期港股市场对于资金的吸引力显著提升。反映在基金端,一方面,港股主题基金新发亮点不断,天弘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首发募集规模超 25 亿元,刷新今年以来港股主题基金新发纪录;另一方面,港股主题 ETF 强势 「吸金」,9 月以来跟踪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的 ETF 净流入额已经突破百亿元;此外,知名基金经理陈皓管理的易方达港股通成长混合已出现限购。
港股市场持续走高的同时,AH 溢价来到了阶段性低位,市场对于港股是否高估存在一定的分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基于当前的汇率和市场环境,AH 溢价处于合理水平,后续在人民币升值及美元走弱的中期趋势下,AH 溢价依然有继续收窄的空间,港股资产或受益于全球流动性充裕和外资回流。若美国进一步降息改善全球流动性以及 AI 企业的业绩持续兑现,或支持港股市场进一步上涨。
活跃资金不断进场
在美联储或进入降息周期的背景下,港股市场受到资金面的广泛关注。尤其反映在基金端,无论是新发募集还是资金流向,港股主题基金都有亮眼的表现。
9 月 17 日,天弘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浦银安盛港股通科技指数、中欧港股通科技混合发起集体宣布成立。其中,天弘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首发募集规模高达 25.21 亿元,为今年以来首发规模最大的港股主题基金,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近 2.5 万户;浦银安盛港股通科技指数、中欧港股通科技混合发起的首发募集规模均在 5 亿元以上。此前 9 月 10 日成立的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也因首次募集规模突破 10 亿元上限而触发比例配售,根据 「末日比例确认」 原则认购申请确认比例为 32.95%。
港股主题 ETF 近期同样呈现出显著吸金态势。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6 日,跟踪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的 ETF 本月以来净流入额已经突破百亿元。其中,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 ETF 本月以来获净流入 78.77 亿元, 最新规模站上 890 亿元,创历史新高。该 ETF 也是目前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港股主题 ETF 产品,近两个月保持每个交易日均有资金净流入状态。
此外,恒生科技、港股通科技、港股通创新药、香港证券等指数产品近期也吸引了较多资金布局,跟踪上述指数的 ETF 本月以来净流入额分别为 67.67 亿元、59.09 亿元、46.28 亿元、38.91 亿元。单品方面,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 ETF、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 ETF、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 ETF、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易方达恒生科技 ETF 本月以来净流入额均在 20 亿元以上。
已有港股基金限购
9 月以来,南向资金对港股的配置节奏加快。Wind 数据显示,上周 (9 月 8 日至 9 月 12 日) 南向资金成交净买入超 600 亿港元,创下了近 5 个月以来单周净买入新高。截至 9 月 16 日,南向资金近一周净买入阿里巴巴超 300 亿港元。
在资金端表现活跃的情况下,近期部分绩优港股主题基金开始采取限购措施。
例如,知名基金经理陈皓管理的易方达港股通成长混合近期发布公告称,为了基金的平稳运作,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基金管理人决定自 9 月 15 日起暂停该基金 100 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大额转换转入业务。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6 日,该基金 A 份额今年以来的回报率达到 56.21%,二季度末的重仓股涵盖港股互联网、通信、医药、非银金融等板块的龙头公司,包括腾讯控股、快手、泰格医药、东岳集团、中国联通、阿里巴巴、海吉亚医疗、香港交易所、思摩尔国际等。截至 9 月 17 日,阿里巴巴股价今年以来翻倍,快手涨幅逾 90%,香港交易所、腾讯控股涨幅均在 60% 左右。
易方达基金表示,科技成长板块的估值对市场利率水平变化相对更为敏感。并且,科技成长企业的发展往往高度依赖资金投入,技术研发、产品迭代升级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美联储降息后,企业通过债券发行、银行贷款等方式融资的成本将下降,或使得企业财务负担减轻、利润空间得到拓展,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为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AH 溢价仍有收窄空间
9 月 17 日,港股科技、互联网等板块集体上涨。百度集团涨逾 15%,阿里巴巴、京东集团均涨超 5%,腾讯控股、小米集团、快手等科技龙头公司涨幅均在 2% 以上。恒生科技指数收于 6334.24 点,创 2021 年 12 月以来新高。多只跟踪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恒生科技、港股科技等相关指数的 ETF 均涨逾 4%。
港股市场近期持续回升的同时,AH 溢价走低让市场对于港股估值是否处于高位有所担忧。华泰证券策略团队认为,基于当前的汇率和市场环境,AH 溢价处于合理水平。往后看,在人民币升值及美元走弱的中期趋势下,AH 溢价依然有继续收窄的空间。该团队认为,全球金融流动性或继续宽松,不仅是因为美联储降息,还受全球财政货币政策协同等因素影响。亚洲货币尤其是人民币相对美元还有补涨空间。港股作为中国离岸人民币资产,同样受益于全球流动性充裕和外资回流。港股与全球其它资产相比,处于性价比中游水平,并未被显著高估。
展望港股后市,长江证券策略团队建议,关注以下核心方向:一是参考海外经验,AI 科技与新消费未来仍有较大空间,有望带动港股市场持续上涨;二是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边际定价能力不断上升,叠加国内低利率环境,或有更多的资金配置港股市场;三是在 「宽货币」 到 「宽信用」 的传导中,若美国进一步降息改善全球资金流动性以及 AI 企业业绩持续兑现,「源头活水」 或支持港股市场进一步上涨,另外,「反内卷」 政策开始加速供给端出清,相关行业底部反弹后也有望逐渐补涨。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AH 溢价处于合理水平 大资金借道公募产品挺进香江)
(责任编辑: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