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资本市场波动频繁,公募基金发展遭遇多方面瓶颈。2024 年 9 月 24 日后,围绕资本市场改革等出台系列政策,涵盖中长期资金入市等多方向,如打通资金入市障碍、推出互换便利工具。2025 年以来,又出台行动方案,强化考核机制,同时合理调降费率。这些政策形成综合改革格局,目标在未来 3 年左右形成行业高质量发展 「拐点」。
每经记者|任飞 每经编辑|彭水萍
近年来,资本市场波动频繁,亟需更多长期稳定资金入场,以增强市场韧性,改善投资者结构。
同时,公募基金行业自身也面临发展瓶颈,如综合费率过高,抑制投资者参与热情;部分基金公司过于追求规模扩张,忽视投资者回报;权益类基金发展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投资者多元资产配置需求等。
2024年9月24日之后,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一系列重磅政策与举措,紧密围绕资本市场改革、投资者权益保护与行业健康发展等多个领域展开。这些政策在特定背景下出台,对行业意义深远,涵盖了中长期资金入市、费率改革、权益投资提升和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方向。
以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 为例,该意见打通了社保、保险、养老金等入市障碍,推动权益类公募发展,完善了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优化了费率结构。这对吸引长期资金流入、提升权益投资占比和稳定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
再如互换便利工具的推出,该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中国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互换便利首期5000亿元,有分析指出,新工具可为资本市场持续带来 「活水」,增强投资行为长期性和市场内在稳定性。
2025年以来,还出台了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全面强化长周期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基金公司股东和董事会对公司高管进行考核时,基金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对基金经理进行考核时,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对基金投资收益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机制,其中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还有一些拟推进的征求意见稿。今年9月5日,中国证监会就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规定》) 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合理调降公募基金认购费、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率水平。同时优化赎回安排、鼓励长期持有等。
值得注意的是,《规定》 对向个人投资者销售基金的客户维护费 (尾随佣金) 比例维持了50%的上限,但降低了向机构投资者销售非权益类基金的这一比例上限。对此,晨星 (中国) 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孙珩分析指出,该政策体现了 「差异化引导、兼顾公平与效率」 的导向。
孙珩表示,维持个人投资者客户维护费上限,是为保障个人客户能获得持续的销售服务,避免服务缩水;降低机构投资者非权益类基金的比例上限,源于机构具备更强的专业投研能力,无需过高比例费用覆盖服务成本,同时倒逼资源向更需要专业服务的领域倾斜。
这一调整会促使销售机构更重视个人客户的服务质量以提升客户粘性,也会因权益类基金 (不受机构端降比影响) 的客户维护费空间相对更稳定而加大推广力度,长期来看将推动行业从「重机构、重规模」 向 「个人与机构并重、服务与产品双优」 转型,助力行业生态优化。
这些政策形成了「资金端+产品端+机制端」 的综合改革格局,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改善投资者结构,鼓励发展权益类基金和指数基金,提升市场功能。此外,通过浮动费率、长周期考核、降低费用等,强化了投资者与管理人利益绑定。
有分析指出,政策目标是在未来3年左右形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 「拐点」,实现投资者回报提升、市场稳定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的多重效果,切实发挥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409100706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