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庆三峡银行该行发行首单科创债,本月已有 10 家中小银行加入发行队列。自 5 月债市 「科技板」 推出,银行发行科创债规模后来居上,已累计发行超 50 只,规模超 2600 亿元。中小银行下半年 「入场」 提速,已有约 30 家城农商行发行。银行发行科创债可延伸金融服务链条,完善对科技型企业的资本支持,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每经记者|李玉雯 每经编辑|廖丹
日前,重庆三峡银行发行了该行首单科创债。据每经记者梳理,这已是本月以来第 10 家发行科创债的银行,且这 10 家均为中小银行,涉及 7 家城商行和 3 家农商行。
自今年 5 月债市 「科技板」 推出以来,金融机构作为新纳入的科创债发行主体,参与热情持续高涨,尤其是银行机构在短短几个月内发行规模后来居上。
记者结合 iFind 数据统计,目前银行已累计发行科创债超 50 只,发行规模合计超 2600 亿元,其中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合计发行规模占比约 7 成。对比来看,尽管中小银行单笔债券发行规模较低,但下半年来机构 「入场」 显著提速,当前已有约 30 家城商行及农商行发行了科创债。
中小银行 「跑步」 入场
回顾 5 月 7 日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的 《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债券市场 「科技板」 随之被推出。
政策发布后,多家银行积极响应。iFinD 数据显示,当月便有 19 只科创债发行,单只规模在几十亿元至百亿元,合计 1980 亿元。其中,工行、交行、农行、中行、建行 5 家国有大行合计发行了 1100 亿元,占当月银行科创债总发行规模的 56%。
此后,越来越多地方性中小银行也积极加入发行队列。从发行规模看,多数城商行和农商行发行科创债的规模在 10 亿元至 50 亿元区间,少数地方性银行发行规模在 3 亿元至 6 亿元。
进入 9 月,地方性中小银行发行科创债明显提速。据记者梳理,9 月以来,已有齐鲁银行、武汉农商行、赣州银行、苏州银行、厦门银行、东莞农商行、福州农商行、莱商银行、青岛银行、重庆三峡银行共 10 家银行发行了科创债,发行规模合计超百亿元。
有业内人士认为,监管机构将科创债纳入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服务质效评估体系,随着评估机制的完善,主流银行将进一步加大科创债发行力度,而中小银行也将加速跟进,纷纷加入发行行列,形成多层次的供给体系,为科创企业输送更充裕的资金。
整体来看,目前已发行科创债的银行包括 2 家政策性银行、6 家国有大行、6 家股份行以及 32 家城农商行。从票面利率来看,政策性银行的利率相对偏低,在 1.17% 至 1.65% 区间,国有大行、股份行的票面利率在 1.65% 至 1.82% 区间,城商行及农商行的票面利率在 1.67% 至 2.03% 区间。
从发行期限来看,上述银行的科创债发行期限集中在 3 年或 5 年,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行的 「25 农发清发科创 01」 为 7 年期,期限最长。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层面鼓励发行长期限的科创债。在前述央行、证监会 5 月 7 日联合发布的公告中也提及,发行人可灵活选择发行方式和融资期限,创新设置债券条款,包括含权结构、发行缴款、还本付息等安排,更好匹配资金使用特点及融资需求。
发行科创债可有效延伸金融服务链条
多家银行表示,发行科创债募集的资金将投向 《金融 「五篇大文章」 总体统计制度 (试行)》 中规定的科创领域,包括发放科技贷款、投资科技创新企业发行的债券等,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以在本月先后完成科创债发行的两家福建省地方法人银行为例,厦门银行、福州农商行分别发行了 10 亿元、3 亿元科创债,期限均为 5 年,票面利率分别为 1.90%、1.95%,债券募集资金将按照监管要求投向相关科创领域,预计可惠及福建省内超过 100 家科创企业。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作为传统信贷体系的核心力量,商业银行通过科创债发行可有效延伸金融服务链条,完善对科技型企业的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执行总监李柯莹认为,银行通过发行科创债,积极探索 「债、贷、股、链」 综合金融服务模式,有助于提升对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推动自身从传统信贷中介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型。
李柯莹进一步表示,各类银行需结合自身定位、资源禀赋,在客群、产品、服务上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例如,国有大行可发挥 「全链条服务」 优势,聚焦国家级科创项目;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可强化 「创新能力」,深耕细分科技赛道;城商行可聚焦 「区域产业集群」,服务本地科技型中小企业;农商行可深耕 「县域科创」,对接特色农业与小微企业。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