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晓青
9 月 25 日,冲击科创板 IPO 未果的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极飞科技」) 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拟主板挂牌上市,独家保荐人为华泰国际。
2021 年 11 月,极飞科技科创板 IPO 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拟募资 15.09 亿元,这次 IPO 最终在半年后终止。三年后,极飞科技转战港交所。
极飞科技招股书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 年度极飞科技以 10.7% 和 17.1% 的市占率于世界农业机器人和农业无人飞机行业分别排名第二。
招股书显示,2024 年极飞科技的营收从 2023 年的 6.14 亿元跃升至 10.66 亿元,同比增长 73.4%,2025 年上半年营收进一步达 7.45 亿元。
2022 年及 2023 年,极飞科技分别录得净亏损 2.54 亿元、1.33 亿元;2024 年扭亏为盈录得 7041 万元净利润;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 1.34 亿元,同比增长 50.56%,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 30.2% 提升至 34.3%。净利率从 2022 年的-42% 升至 17.5%,两年间实现超 59 个百分点的逆转。
从招股书来看,农业无人飞机产品是极飞科技的主要收入来源。
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及 2025 年上半年,该部分收入占其总收入的百分比分别为 78.6%、81.2%、87.8%、89%;销量分别为 10324 套、10308 套、21421 套、17692 套。
尽管业绩亮眼,但产品结构集中化趋势加剧,农业无人机收入占比从 2022 年的 78.6% 持续攀升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89%,而无人车、物联网等其他业务占比不足 12%。
这使得公司业绩高度依赖农业无人机的市场需求波动。
然而,高速增长的背后,专利壁垒、客户集中、关税升级及流动性压力等多重风险也同步放大。
极飞科技自称全球农业无人机专利数量第一,累计申报 4100 件。但极飞科技在招股书中称 「可能面临第三方知识产权侵权索赔」。
极飞科技表示,尽管公司努力识别并避免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但未必总能成功。任何有关专利或其他知识产权侵权的索赔,无论是否有实质依据,均可能损害公司的经营能力。
此外,招股书称,「若贸易摩擦反复,公司在美国、巴西等主力销售区域的利润率可能骤降 10 个百分点以上」。2024 年美洲市场的收入约 3.7 亿元,占总营收 35%,关税若长期化,将直接侵蚀公司的利润。
此外,37 项核心物业中 33 项未完成租赁备案,1 项未完善划拨土地租赁程序,可能面临 1000 元—1 万元 / 项的罚款。
招股书显示,2025 年 6 月末流动负债 5.76 亿元,应收账款达 3.1 亿元,占营收比例 42%,若经销商回款放缓,可能重现 2022 年 1.92 亿元流动负债净额的困境。而且,公司 2024 年研发费用 1.59 亿元,较 2022 年下降 18%,而行业技术迭代周期缩短,研发投入缩减可能削弱长期竞争力。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极飞科技的经销商网络在国内已经覆盖全国超 900 个县,基本实现对中国主要农业生产区域的全面覆盖;同时,极飞科技通过分布在近 60 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销商,对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进行覆盖。
资料显示,极飞科技成立于 2007 年,是世界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公司,极飞自主研发并制造了极飞农业无人机、极飞农业无人车、极飞农机自驾仪、极飞遥感无人机、极飞农业物联网、极飞智慧农业系统等六大智慧农业产品线。
(澎湃新闻)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