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国泰海通证券
大势研判:市场调整反而是机会,中国股市不会止步于此。近日,市场在金融板块表现受阻之际情绪遇冷,分歧加大。我们的看法相较市场共识更坚定与乐观,中国股市不会止步于此,理解 「转型牛」 首要是认识其关键动力:无风险收益的下沉,推动了 「找资产」 需求井喷,这是历史转折,也远未结束;「提高投资者回报」 的资本市场改革,有助于社会各界改善对中国资产的观念认识;而中国转型的加快与传统 「L 型」 企稳能见度的提高,带来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确定性提升,与资产回报率预期的企稳和改善,这是市场估值得以重估的基石。我们认为,从战术看,中美元首通话表明短期风险展望稳定;弱美元与海外降息,有利于中国宽松与央行重启国债交易;资本市场改革红利有望加快,科创板成长层推出和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在即。由此能够清晰的是,市场调整是机会,后续 A/H 股指还有望走出新高。
被忽视的积极进展:中国经济预期正在从 「L型」 一竖迈向一横,经济社会发展的确定性上升。目前市场共识对经济预期的认识仍十分谨慎,不仅约束了社会公众的投资意愿,也令多数权重股、蓝筹股的股价仍处偏低水平。但是,在共识之外被忽视的是,中国上市公司营收和库存增长已连续两个季度企稳,从过去的 「一竖」 走向 「一横」。尽管目前快速回升可能性不高,但中国经济 「L 型」 企稳的能见度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在经历调整和政策介入后,底在哪个位置已基本可见,出险的情景和概率大幅走低;也意味着对整个社会而言此前资产回报率和资产负债表的收缩会逐步稳定下来,并有望缓慢恢复,这对股票估值而言至关重要,也对大类资产的再平衡同样关键。此外,新兴行业资本开支转正并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均表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确定性提高,随着十五五规划的临近与中国经济治理思路的清晰,中国市场的行情也有望更全面。
行业比较:风格不切换,新兴科技依然是主线,并增配周期金融,港股科技医药有望延续修复。1) 中国 AI 创新与新技术趋势越来越明朗,国产化和全球出海融合进展快速,新兴产业进入新一轮资本开支扩张周期;以及科创板成长层推出在即。科技行情还未走完,继续推荐:港股互联网/电子半导体/创新药/机器人/传媒等。2) 金融板块在经历调整后,已基本回吐年中以来涨幅,股息回报潜在提高,其对于配置类投资人而言具有重要价值,建议逐步增配:券商/保险/银行。3) 反内卷的背后是经济治理思路的转变,有助打破或修正此前充分定价的通缩预期,看好供需格局改善的周期品:有色/化工/地产/新能源。此外,我们建议在四季度逐步战略增配消费,推荐零售/化妆品等国潮品牌以及社服/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等传统品类。
主题推荐:1、国产算力:看好算力基建投资加码与国产链渗透率提升。2、商业航天:卫星移动通信牌照发放,看好技术创新与场景突破共振下液体火箭/卫星载荷/发射场等领域投资。3、反内卷:看好受益格局优化与价格预期改善的锂电/储能/养殖/造纸等。4、具身智能:股权融资加速与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等场景落地,看好受益技术升级与规模化的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国泰海通证券)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