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上海证券报
9 月以来,外资机构继续积极调研 A 股上市公司。
数据显示,9 月以来截至 10 月 9 日,外资机构合计调研 A 股上市公司逾 600 次。其中,被称为华尔街 「最疯狂的赚钱机器」 的 Point72 资产管理公司以 20 次调研数排名榜首。此外,高盛、摩根士丹利、贝莱德、美银证券、花旗环球、景顺等知名资管公司和国际投行也出现在调研名单上。
外资机构调研逾 600 次
外资调研动向往往被视为市场的 「风向标」。数据显示,9 月以来截至 10 月 9 日,外资机构合计调研 A 股上市公司 601 次,其中 Point72 资产管理公司调研 20 次,排名首位。

近年来,Point72 一直对 A 股市场保持着较高关注度,调研次数屡屡在外资调研榜上登顶,被称为 A 股 「调研劳模」。从最新数据来看,Point72 资产管理公司 9 月以来调研了晶晨股份、苏农银行、奥比中光、威胜信息、晶丰明源、潮宏基等 19 家公司,涉及建筑机械与重型卡车、区域性银行、集成电路等行业。
除了 Point72 资产管理公司,高盛、摩根士丹利、贝莱德、美银证券、花旗环球、景顺等知名资管公司和国际投行也出现在 9 月以来的外资调研名单上。
其中,高盛(亚洲) 证券有限公司在此期间调研了华峰测控、晶科能源、杭州银行、山推股份等 12 家公司;摩根士丹利调研了奥比中光、江波龙、骄成超声、中控技术等 9 家公司;贝莱德调研了瑞芯微、步科股份、奥比中光、广合科技、剑桥科技等 9 家公司;美银证券调研了晶科能源、金风科技、奥比中光、杭州银行等 8 家公司。
重点关注三大核心主线
惠理集团投资组合总监盛今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去年开始,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态度出现了明显转向,其中部分原因在于,他们重新认识到中国在各行各业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正是这种认知上的重要转变,驱动市场对中国资产进行了相对全面的价值重估。
沪上一位外资基金公司负责人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当前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看法正在发生积极转变。一方面,部分长期制约市场的 「估值天花板」 正在逐步消除,使得外资对中国的风险定价更为清晰;另一方面,中国资产在全球配置中处于低配,结合较低的估值水平,均为长线资金提供了布局机会。
该人士进一步认为,今年港股的上涨,正是国际资本回流中国的明确信号。由于港股市场拥有进出便利、由外资主导定价等特点,其走势回暖被视为全球资金重新配置中国资产的先导指标。尽管企业盈利复苏尚需时间验证,但不少长线投资者认为,中国市场的阿尔法机会在全球范围内比较难得,尤其在科技、高端制造等战略领域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当前,海外机构投资者正在持续增配 A 股,反映出国际资本对中国政策改善和估值修复空间的认可。美银基金经理调查也显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正在上升。」 联博基金市场策略负责人李长风发表公开观点称。
盛今表示,当前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关注焦点高度集中于 3 个充分体现中国核心竞争力的投资主线,分别是人工智能、创新药和先进制造,这三大主线并非短期主题,而是基于产业趋势、国家战略和全球分工变化的长期浪潮。
(上海证券报)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