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苹果砍掉廉价头显,全力押注智能眼镜

2025 年 10 月 13 日

美国国防部突爆大消息!正寻求采购价值高达 10 亿美元的关键矿产

2025 年 10 月 13 日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0 月 13 日

2025 年 10 月 13 日

创业板指半日跌 3%,关注创业板 ETF(159915) 配置价值

2025 年 10 月 13 日
广告

前英国央行官员坚持黄金 「泡沫论」:投资须承担血本无归的风险!

2025 年 10 月 13 日
突遭荷兰政府下手!闻泰科技:谴责

突遭荷兰政府下手!闻泰科技:谴责

2025 年 10 月 13 日
对高通公司立案调查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对高通公司立案调查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2025 年 10 月 13 日
对高通公司立案调查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对高通公司立案调查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2025 年 10 月 13 日
中金:中美关税「再升级」 短期冲击不改中期趋势

中金:中美关税 「再升级」 短期冲击不改中期趋势

2025 年 10 月 13 日

网络枪手用 AI 一天代写 30 篇论文 专业跨度惊人

2025 年 10 月 13 日

博纳现金流告急?商票逾期已达 1100 万元

2025 年 10 月 13 日

黑色建材周度观察 20251013

2025 年 10 月 13 日
海关总署: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3.61万亿元 同比增长4%

海关总署: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 33.61 万亿元 同比增长 4%

2025 年 10 月 13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10 月 13 日 星期一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苹果砍掉廉价头显,全力押注智能眼镜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10 月 13 日
在 全球
0

【文章来源:techweb】

10 月 13 日消息,苹果公司正进行一项重大战略调整:暂停开发更轻便、低价的 Vision 头显 (内部代号或为 「Vision Air」),将资源集中于智能眼镜的研发。据长期跟踪苹果动态的资深分析师马克·古尔曼 (Mark Gurman) 透露,在亲身体验了竞争对手 Meta 新推出的内置显示屏智能眼镜后,他确信苹果的这一转向是明智之举。此外,苹果近期还将迎来一系列新品发布。

战略重心转移:为何从头显转向眼镜?

作为全球最具实力的科技公司之一,苹果拥有数万名工程师、卓越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雄厚的现金储备。然而,即便是苹果,也难以在所有产品线上同时发力。

这正是苹果决定缩减廉价版 Vision 头显项目、转而聚焦智能眼镜的原因。但这一调整却令部分观察人士感到不解:凭借苹果的庞大资源,为何难以兼顾混合现实头显与智能眼镜的研发,而竞争对手 Meta 却可以做到?

答案就藏在苹果的企业基因里。尽管财力雄厚,苹果始终秉持高度自律、精准投入的原则,甚至堪称 「节俭」。对于缺乏潜力成为主流爆款的产品,该公司从不轻易押注。

转向智能眼镜则表明,苹果已不再将 Vision Pro 这类全封闭式头显视为可行的大众市场平台,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是如此。苹果从不追逐小众市场,其最成功的产品如 iPhone、iPad、Apple Watch、Mac 和 AirPods,销量动辄数千万乃至数亿部。

苹果的高端产品如 Mac Pro 和 Pro Display XDR,主要服务于小众但专注的专业用户群体。Vision Pro 或许最终会跻身此列,但截至目前,它尚未形成足够的用户基础。

历经十年研发、投入数十亿美元之后,Vision Pro 仍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但功能有限的设备。除了高昂的价格、沉重的机身以及匮乏的应用生态,Vision Pro 的封闭式设计更限制了使用场景,大多数人不会愿意整天戴着它,也无法在多种场合下使用。充其量,可能只有少数游戏玩家、旅行人士和视频编辑人员会成为它的用户。

智能眼镜:更贴近未来的形态

相比之下,智能眼镜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前景。古尔曼在试用 Meta 新款雷朋智能眼镜后,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形态设备的吸引力。用户可以随时免提查看信息、接听电话、拍摄照片和视频,这种体验十分自然,远比佩戴笨重的头显更容易融入日常生活。

诚然,Meta 当前的眼镜仍带有几分原型机的影子,但其展现的潜力令人振奋。经过持续优化,智能眼镜有望复制 Apple Watch 的成功轨迹,甚至在未来某天成为 iPhone 的替代品,而这是 Vision Pro 永远无法企及的目标。

因此,苹果暂停开发轻量版 Vision Pro(即可能被称作 「Vision Air」 的设备),将工程师转向智能眼镜项目,无疑是一项正确决策。这不仅符合苹果的核心优势,也契合了行业向 「始终在线、AI 驱动」 设备演进的大趋势。

苹果越早推出智能眼镜,就越能在与 Meta 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值得注意的是,Meta 也已将研发重心从头显转向了智能眼镜领域。

Vision Pro 并未退场,但角色已变

但这并不意味着 Vision Pro 就此退出舞台。苹果正计划为头显升级更快的芯片,并最终可能推出价格依然维持在 3000 美元以上的全新设计版本。长远来看,Vision Pro 有望成为 「Vision」 可穿戴设备系列的高端旗舰产品。届时,整个产品线将覆盖从入门级的无显示屏智能眼镜,到中端的带显示屏版本,再到更高级的增强现实眼镜,直至顶端的 Vision Pro。

这种多层次产品布局正是苹果的强项。一旦某类产品打开市场,苹果便善于快速扩展产品线,从 iPhone、iPad、Apple Watch 和 AirPods 不断壮大的产品矩阵中便可见一斑。但苹果仍需一个大众爆款来支撑整个 Vision 产品线,而 Vision Pro 并非答案,Vision Air 恐怕也难当此任。

苹果的竞争对手也在朝相同的方向迈进。尽管三星本月即将推出对标 Vision Pro 的高端混合现实头显,但它同样在与谷歌等伙伴合作研发智能眼镜 (包括带屏和无屏版本)。三星也坦言,并不指望其混合现实头显能够大卖。

在古尔曼首次报道苹果可能搁置 Vision Air 计划后,便有许多人质疑两款产品为何不能并行开发。但关键在于,这两类设备的基础技术均由苹果同一团队负责同步研发,若同时推进两个项目,反而会分散精力。

此外,智能眼镜很可能搭载 Vision Pro 的操作系统 visionOS,这意味着相关软件投入不会浪费。据古尔曼透露,未来苹果设备连接 Mac 时可运行完整版 visionOS 操作系统,而连接 iPhone 时则切换至更轻量、更适合移动设备的界面。

苹果还拥有多项让智能眼镜 「一炮而红」 的优势:在时尚可穿戴设备领域卓越的设计能力、高效的芯片自研实力,以及竞争对手难以比拟的生态整合能力。最大的悬念在于,苹果能否在 AI 驱动的关键功能上取得突破。面对如此重要的赛道,苹果别无选择,必须攻克这一关。

或许将来某天,苹果会重启 Vision Air 项目,但就当下而言,聚焦智能眼镜是苹果最合乎逻辑的路径。Meta 的实践已经指明了方向:其智能眼镜在市场上表现稳健,而价格远低于 Vision Pro 的混合现实头显却销售乏力。

这证明了一个简单事实:如果连 500 美元以下的封闭式头显都无法吸引消费者,那或许说明这条路根本行不通。

新品发布在即:M5 芯片引领产品矩阵更新

备受期待的苹果 10 月新品即将登场。随着 iPhone 17 系列、iPhone Air、AirPods Pro 3 及新款 Apple Watch 的相继发布,苹果即将在本周拉开秋季第二波新品发布的序幕。

据资深分析师古尔曼透露,此次更新将覆盖多个重要产品线。本次发布预计将推出搭载 M5 芯片的新款 iPad Pro,同时 Vision Pro 也将迎来处理器升级和佩戴体验优化。这两款产品目前均已进入量产阶段,正式上市指日可待。

值得注意的是,MacBook Pro 系列也有望迎来更新。尽管古尔曼此前曾预测搭载 M5 Pro 和 M5 Max 芯片的高端机型要等到明年年初才会发布,但基础款 14 英寸 MacBook Pro 很可能在此次更新中率先亮相,因为其核心升级所采用的,正是已在最新 iPad 中亮相的 M5 芯片。

市场供应情况也佐证了这一预测:目前,渠道中搭载 M4 芯片的基础款 MacBook Pro 已出现供应紧张,而高端机型库存稳定。这种差异化库存状况往往预示着新品发布的临近。

在更长远的产品路线图上,新版 AirTag、HomePod mini 和 Apple TV 机顶盒的研发工作仍在持续推进。明年年初,苹果还将推出全新设计的 iPad Air 与入门级 iPad、两款专业显示器、搭载 M5 芯片的 MacBook Air 系列,以及定位更亲民的 iPhone 17e。在未来数月,苹果将借由这一系列更新,完成其产品矩阵的全面革新。(小小)

【文章来源:techweb】

10 月 13 日消息,苹果公司正进行一项重大战略调整:暂停开发更轻便、低价的 Vision 头显 (内部代号或为 「Vision Air」),将资源集中于智能眼镜的研发。据长期跟踪苹果动态的资深分析师马克·古尔曼 (Mark Gurman) 透露,在亲身体验了竞争对手 Meta 新推出的内置显示屏智能眼镜后,他确信苹果的这一转向是明智之举。此外,苹果近期还将迎来一系列新品发布。

战略重心转移:为何从头显转向眼镜?

作为全球最具实力的科技公司之一,苹果拥有数万名工程师、卓越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雄厚的现金储备。然而,即便是苹果,也难以在所有产品线上同时发力。

这正是苹果决定缩减廉价版 Vision 头显项目、转而聚焦智能眼镜的原因。但这一调整却令部分观察人士感到不解:凭借苹果的庞大资源,为何难以兼顾混合现实头显与智能眼镜的研发,而竞争对手 Meta 却可以做到?

答案就藏在苹果的企业基因里。尽管财力雄厚,苹果始终秉持高度自律、精准投入的原则,甚至堪称 「节俭」。对于缺乏潜力成为主流爆款的产品,该公司从不轻易押注。

转向智能眼镜则表明,苹果已不再将 Vision Pro 这类全封闭式头显视为可行的大众市场平台,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是如此。苹果从不追逐小众市场,其最成功的产品如 iPhone、iPad、Apple Watch、Mac 和 AirPods,销量动辄数千万乃至数亿部。

苹果的高端产品如 Mac Pro 和 Pro Display XDR,主要服务于小众但专注的专业用户群体。Vision Pro 或许最终会跻身此列,但截至目前,它尚未形成足够的用户基础。

历经十年研发、投入数十亿美元之后,Vision Pro 仍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但功能有限的设备。除了高昂的价格、沉重的机身以及匮乏的应用生态,Vision Pro 的封闭式设计更限制了使用场景,大多数人不会愿意整天戴着它,也无法在多种场合下使用。充其量,可能只有少数游戏玩家、旅行人士和视频编辑人员会成为它的用户。

智能眼镜:更贴近未来的形态

相比之下,智能眼镜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前景。古尔曼在试用 Meta 新款雷朋智能眼镜后,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形态设备的吸引力。用户可以随时免提查看信息、接听电话、拍摄照片和视频,这种体验十分自然,远比佩戴笨重的头显更容易融入日常生活。

诚然,Meta 当前的眼镜仍带有几分原型机的影子,但其展现的潜力令人振奋。经过持续优化,智能眼镜有望复制 Apple Watch 的成功轨迹,甚至在未来某天成为 iPhone 的替代品,而这是 Vision Pro 永远无法企及的目标。

因此,苹果暂停开发轻量版 Vision Pro(即可能被称作 「Vision Air」 的设备),将工程师转向智能眼镜项目,无疑是一项正确决策。这不仅符合苹果的核心优势,也契合了行业向 「始终在线、AI 驱动」 设备演进的大趋势。

苹果越早推出智能眼镜,就越能在与 Meta 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值得注意的是,Meta 也已将研发重心从头显转向了智能眼镜领域。

Vision Pro 并未退场,但角色已变

但这并不意味着 Vision Pro 就此退出舞台。苹果正计划为头显升级更快的芯片,并最终可能推出价格依然维持在 3000 美元以上的全新设计版本。长远来看,Vision Pro 有望成为 「Vision」 可穿戴设备系列的高端旗舰产品。届时,整个产品线将覆盖从入门级的无显示屏智能眼镜,到中端的带显示屏版本,再到更高级的增强现实眼镜,直至顶端的 Vision Pro。

这种多层次产品布局正是苹果的强项。一旦某类产品打开市场,苹果便善于快速扩展产品线,从 iPhone、iPad、Apple Watch 和 AirPods 不断壮大的产品矩阵中便可见一斑。但苹果仍需一个大众爆款来支撑整个 Vision 产品线,而 Vision Pro 并非答案,Vision Air 恐怕也难当此任。

苹果的竞争对手也在朝相同的方向迈进。尽管三星本月即将推出对标 Vision Pro 的高端混合现实头显,但它同样在与谷歌等伙伴合作研发智能眼镜 (包括带屏和无屏版本)。三星也坦言,并不指望其混合现实头显能够大卖。

在古尔曼首次报道苹果可能搁置 Vision Air 计划后,便有许多人质疑两款产品为何不能并行开发。但关键在于,这两类设备的基础技术均由苹果同一团队负责同步研发,若同时推进两个项目,反而会分散精力。

此外,智能眼镜很可能搭载 Vision Pro 的操作系统 visionOS,这意味着相关软件投入不会浪费。据古尔曼透露,未来苹果设备连接 Mac 时可运行完整版 visionOS 操作系统,而连接 iPhone 时则切换至更轻量、更适合移动设备的界面。

苹果还拥有多项让智能眼镜 「一炮而红」 的优势:在时尚可穿戴设备领域卓越的设计能力、高效的芯片自研实力,以及竞争对手难以比拟的生态整合能力。最大的悬念在于,苹果能否在 AI 驱动的关键功能上取得突破。面对如此重要的赛道,苹果别无选择,必须攻克这一关。

或许将来某天,苹果会重启 Vision Air 项目,但就当下而言,聚焦智能眼镜是苹果最合乎逻辑的路径。Meta 的实践已经指明了方向:其智能眼镜在市场上表现稳健,而价格远低于 Vision Pro 的混合现实头显却销售乏力。

这证明了一个简单事实:如果连 500 美元以下的封闭式头显都无法吸引消费者,那或许说明这条路根本行不通。

新品发布在即:M5 芯片引领产品矩阵更新

备受期待的苹果 10 月新品即将登场。随着 iPhone 17 系列、iPhone Air、AirPods Pro 3 及新款 Apple Watch 的相继发布,苹果即将在本周拉开秋季第二波新品发布的序幕。

据资深分析师古尔曼透露,此次更新将覆盖多个重要产品线。本次发布预计将推出搭载 M5 芯片的新款 iPad Pro,同时 Vision Pro 也将迎来处理器升级和佩戴体验优化。这两款产品目前均已进入量产阶段,正式上市指日可待。

值得注意的是,MacBook Pro 系列也有望迎来更新。尽管古尔曼此前曾预测搭载 M5 Pro 和 M5 Max 芯片的高端机型要等到明年年初才会发布,但基础款 14 英寸 MacBook Pro 很可能在此次更新中率先亮相,因为其核心升级所采用的,正是已在最新 iPad 中亮相的 M5 芯片。

市场供应情况也佐证了这一预测:目前,渠道中搭载 M4 芯片的基础款 MacBook Pro 已出现供应紧张,而高端机型库存稳定。这种差异化库存状况往往预示着新品发布的临近。

在更长远的产品路线图上,新版 AirTag、HomePod mini 和 Apple TV 机顶盒的研发工作仍在持续推进。明年年初,苹果还将推出全新设计的 iPad Air 与入门级 iPad、两款专业显示器、搭载 M5 芯片的 MacBook Air 系列,以及定位更亲民的 iPhone 17e。在未来数月,苹果将借由这一系列更新,完成其产品矩阵的全面革新。(小小)

YOU MAY ALSO LIKE

博纳现金流告急?商票逾期已达 1100 万元

苹果新一代 iPad Pro、Vision Pro 有望本周推出 还可能有 MacBook Pro

【文章来源:techweb】

10 月 13 日消息,苹果公司正进行一项重大战略调整:暂停开发更轻便、低价的 Vision 头显 (内部代号或为 「Vision Air」),将资源集中于智能眼镜的研发。据长期跟踪苹果动态的资深分析师马克·古尔曼 (Mark Gurman) 透露,在亲身体验了竞争对手 Meta 新推出的内置显示屏智能眼镜后,他确信苹果的这一转向是明智之举。此外,苹果近期还将迎来一系列新品发布。

战略重心转移:为何从头显转向眼镜?

作为全球最具实力的科技公司之一,苹果拥有数万名工程师、卓越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雄厚的现金储备。然而,即便是苹果,也难以在所有产品线上同时发力。

这正是苹果决定缩减廉价版 Vision 头显项目、转而聚焦智能眼镜的原因。但这一调整却令部分观察人士感到不解:凭借苹果的庞大资源,为何难以兼顾混合现实头显与智能眼镜的研发,而竞争对手 Meta 却可以做到?

答案就藏在苹果的企业基因里。尽管财力雄厚,苹果始终秉持高度自律、精准投入的原则,甚至堪称 「节俭」。对于缺乏潜力成为主流爆款的产品,该公司从不轻易押注。

转向智能眼镜则表明,苹果已不再将 Vision Pro 这类全封闭式头显视为可行的大众市场平台,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是如此。苹果从不追逐小众市场,其最成功的产品如 iPhone、iPad、Apple Watch、Mac 和 AirPods,销量动辄数千万乃至数亿部。

苹果的高端产品如 Mac Pro 和 Pro Display XDR,主要服务于小众但专注的专业用户群体。Vision Pro 或许最终会跻身此列,但截至目前,它尚未形成足够的用户基础。

历经十年研发、投入数十亿美元之后,Vision Pro 仍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但功能有限的设备。除了高昂的价格、沉重的机身以及匮乏的应用生态,Vision Pro 的封闭式设计更限制了使用场景,大多数人不会愿意整天戴着它,也无法在多种场合下使用。充其量,可能只有少数游戏玩家、旅行人士和视频编辑人员会成为它的用户。

智能眼镜:更贴近未来的形态

相比之下,智能眼镜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前景。古尔曼在试用 Meta 新款雷朋智能眼镜后,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形态设备的吸引力。用户可以随时免提查看信息、接听电话、拍摄照片和视频,这种体验十分自然,远比佩戴笨重的头显更容易融入日常生活。

诚然,Meta 当前的眼镜仍带有几分原型机的影子,但其展现的潜力令人振奋。经过持续优化,智能眼镜有望复制 Apple Watch 的成功轨迹,甚至在未来某天成为 iPhone 的替代品,而这是 Vision Pro 永远无法企及的目标。

因此,苹果暂停开发轻量版 Vision Pro(即可能被称作 「Vision Air」 的设备),将工程师转向智能眼镜项目,无疑是一项正确决策。这不仅符合苹果的核心优势,也契合了行业向 「始终在线、AI 驱动」 设备演进的大趋势。

苹果越早推出智能眼镜,就越能在与 Meta 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值得注意的是,Meta 也已将研发重心从头显转向了智能眼镜领域。

Vision Pro 并未退场,但角色已变

但这并不意味着 Vision Pro 就此退出舞台。苹果正计划为头显升级更快的芯片,并最终可能推出价格依然维持在 3000 美元以上的全新设计版本。长远来看,Vision Pro 有望成为 「Vision」 可穿戴设备系列的高端旗舰产品。届时,整个产品线将覆盖从入门级的无显示屏智能眼镜,到中端的带显示屏版本,再到更高级的增强现实眼镜,直至顶端的 Vision Pro。

这种多层次产品布局正是苹果的强项。一旦某类产品打开市场,苹果便善于快速扩展产品线,从 iPhone、iPad、Apple Watch 和 AirPods 不断壮大的产品矩阵中便可见一斑。但苹果仍需一个大众爆款来支撑整个 Vision 产品线,而 Vision Pro 并非答案,Vision Air 恐怕也难当此任。

苹果的竞争对手也在朝相同的方向迈进。尽管三星本月即将推出对标 Vision Pro 的高端混合现实头显,但它同样在与谷歌等伙伴合作研发智能眼镜 (包括带屏和无屏版本)。三星也坦言,并不指望其混合现实头显能够大卖。

在古尔曼首次报道苹果可能搁置 Vision Air 计划后,便有许多人质疑两款产品为何不能并行开发。但关键在于,这两类设备的基础技术均由苹果同一团队负责同步研发,若同时推进两个项目,反而会分散精力。

此外,智能眼镜很可能搭载 Vision Pro 的操作系统 visionOS,这意味着相关软件投入不会浪费。据古尔曼透露,未来苹果设备连接 Mac 时可运行完整版 visionOS 操作系统,而连接 iPhone 时则切换至更轻量、更适合移动设备的界面。

苹果还拥有多项让智能眼镜 「一炮而红」 的优势:在时尚可穿戴设备领域卓越的设计能力、高效的芯片自研实力,以及竞争对手难以比拟的生态整合能力。最大的悬念在于,苹果能否在 AI 驱动的关键功能上取得突破。面对如此重要的赛道,苹果别无选择,必须攻克这一关。

或许将来某天,苹果会重启 Vision Air 项目,但就当下而言,聚焦智能眼镜是苹果最合乎逻辑的路径。Meta 的实践已经指明了方向:其智能眼镜在市场上表现稳健,而价格远低于 Vision Pro 的混合现实头显却销售乏力。

这证明了一个简单事实:如果连 500 美元以下的封闭式头显都无法吸引消费者,那或许说明这条路根本行不通。

新品发布在即:M5 芯片引领产品矩阵更新

备受期待的苹果 10 月新品即将登场。随着 iPhone 17 系列、iPhone Air、AirPods Pro 3 及新款 Apple Watch 的相继发布,苹果即将在本周拉开秋季第二波新品发布的序幕。

据资深分析师古尔曼透露,此次更新将覆盖多个重要产品线。本次发布预计将推出搭载 M5 芯片的新款 iPad Pro,同时 Vision Pro 也将迎来处理器升级和佩戴体验优化。这两款产品目前均已进入量产阶段,正式上市指日可待。

值得注意的是,MacBook Pro 系列也有望迎来更新。尽管古尔曼此前曾预测搭载 M5 Pro 和 M5 Max 芯片的高端机型要等到明年年初才会发布,但基础款 14 英寸 MacBook Pro 很可能在此次更新中率先亮相,因为其核心升级所采用的,正是已在最新 iPad 中亮相的 M5 芯片。

市场供应情况也佐证了这一预测:目前,渠道中搭载 M4 芯片的基础款 MacBook Pro 已出现供应紧张,而高端机型库存稳定。这种差异化库存状况往往预示着新品发布的临近。

在更长远的产品路线图上,新版 AirTag、HomePod mini 和 Apple TV 机顶盒的研发工作仍在持续推进。明年年初,苹果还将推出全新设计的 iPad Air 与入门级 iPad、两款专业显示器、搭载 M5 芯片的 MacBook Air 系列,以及定位更亲民的 iPhone 17e。在未来数月,苹果将借由这一系列更新,完成其产品矩阵的全面革新。(小小)

【文章来源:techweb】

10 月 13 日消息,苹果公司正进行一项重大战略调整:暂停开发更轻便、低价的 Vision 头显 (内部代号或为 「Vision Air」),将资源集中于智能眼镜的研发。据长期跟踪苹果动态的资深分析师马克·古尔曼 (Mark Gurman) 透露,在亲身体验了竞争对手 Meta 新推出的内置显示屏智能眼镜后,他确信苹果的这一转向是明智之举。此外,苹果近期还将迎来一系列新品发布。

战略重心转移:为何从头显转向眼镜?

作为全球最具实力的科技公司之一,苹果拥有数万名工程师、卓越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雄厚的现金储备。然而,即便是苹果,也难以在所有产品线上同时发力。

这正是苹果决定缩减廉价版 Vision 头显项目、转而聚焦智能眼镜的原因。但这一调整却令部分观察人士感到不解:凭借苹果的庞大资源,为何难以兼顾混合现实头显与智能眼镜的研发,而竞争对手 Meta 却可以做到?

答案就藏在苹果的企业基因里。尽管财力雄厚,苹果始终秉持高度自律、精准投入的原则,甚至堪称 「节俭」。对于缺乏潜力成为主流爆款的产品,该公司从不轻易押注。

转向智能眼镜则表明,苹果已不再将 Vision Pro 这类全封闭式头显视为可行的大众市场平台,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是如此。苹果从不追逐小众市场,其最成功的产品如 iPhone、iPad、Apple Watch、Mac 和 AirPods,销量动辄数千万乃至数亿部。

苹果的高端产品如 Mac Pro 和 Pro Display XDR,主要服务于小众但专注的专业用户群体。Vision Pro 或许最终会跻身此列,但截至目前,它尚未形成足够的用户基础。

历经十年研发、投入数十亿美元之后,Vision Pro 仍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但功能有限的设备。除了高昂的价格、沉重的机身以及匮乏的应用生态,Vision Pro 的封闭式设计更限制了使用场景,大多数人不会愿意整天戴着它,也无法在多种场合下使用。充其量,可能只有少数游戏玩家、旅行人士和视频编辑人员会成为它的用户。

智能眼镜:更贴近未来的形态

相比之下,智能眼镜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前景。古尔曼在试用 Meta 新款雷朋智能眼镜后,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形态设备的吸引力。用户可以随时免提查看信息、接听电话、拍摄照片和视频,这种体验十分自然,远比佩戴笨重的头显更容易融入日常生活。

诚然,Meta 当前的眼镜仍带有几分原型机的影子,但其展现的潜力令人振奋。经过持续优化,智能眼镜有望复制 Apple Watch 的成功轨迹,甚至在未来某天成为 iPhone 的替代品,而这是 Vision Pro 永远无法企及的目标。

因此,苹果暂停开发轻量版 Vision Pro(即可能被称作 「Vision Air」 的设备),将工程师转向智能眼镜项目,无疑是一项正确决策。这不仅符合苹果的核心优势,也契合了行业向 「始终在线、AI 驱动」 设备演进的大趋势。

苹果越早推出智能眼镜,就越能在与 Meta 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值得注意的是,Meta 也已将研发重心从头显转向了智能眼镜领域。

Vision Pro 并未退场,但角色已变

但这并不意味着 Vision Pro 就此退出舞台。苹果正计划为头显升级更快的芯片,并最终可能推出价格依然维持在 3000 美元以上的全新设计版本。长远来看,Vision Pro 有望成为 「Vision」 可穿戴设备系列的高端旗舰产品。届时,整个产品线将覆盖从入门级的无显示屏智能眼镜,到中端的带显示屏版本,再到更高级的增强现实眼镜,直至顶端的 Vision Pro。

这种多层次产品布局正是苹果的强项。一旦某类产品打开市场,苹果便善于快速扩展产品线,从 iPhone、iPad、Apple Watch 和 AirPods 不断壮大的产品矩阵中便可见一斑。但苹果仍需一个大众爆款来支撑整个 Vision 产品线,而 Vision Pro 并非答案,Vision Air 恐怕也难当此任。

苹果的竞争对手也在朝相同的方向迈进。尽管三星本月即将推出对标 Vision Pro 的高端混合现实头显,但它同样在与谷歌等伙伴合作研发智能眼镜 (包括带屏和无屏版本)。三星也坦言,并不指望其混合现实头显能够大卖。

在古尔曼首次报道苹果可能搁置 Vision Air 计划后,便有许多人质疑两款产品为何不能并行开发。但关键在于,这两类设备的基础技术均由苹果同一团队负责同步研发,若同时推进两个项目,反而会分散精力。

此外,智能眼镜很可能搭载 Vision Pro 的操作系统 visionOS,这意味着相关软件投入不会浪费。据古尔曼透露,未来苹果设备连接 Mac 时可运行完整版 visionOS 操作系统,而连接 iPhone 时则切换至更轻量、更适合移动设备的界面。

苹果还拥有多项让智能眼镜 「一炮而红」 的优势:在时尚可穿戴设备领域卓越的设计能力、高效的芯片自研实力,以及竞争对手难以比拟的生态整合能力。最大的悬念在于,苹果能否在 AI 驱动的关键功能上取得突破。面对如此重要的赛道,苹果别无选择,必须攻克这一关。

或许将来某天,苹果会重启 Vision Air 项目,但就当下而言,聚焦智能眼镜是苹果最合乎逻辑的路径。Meta 的实践已经指明了方向:其智能眼镜在市场上表现稳健,而价格远低于 Vision Pro 的混合现实头显却销售乏力。

这证明了一个简单事实:如果连 500 美元以下的封闭式头显都无法吸引消费者,那或许说明这条路根本行不通。

新品发布在即:M5 芯片引领产品矩阵更新

备受期待的苹果 10 月新品即将登场。随着 iPhone 17 系列、iPhone Air、AirPods Pro 3 及新款 Apple Watch 的相继发布,苹果即将在本周拉开秋季第二波新品发布的序幕。

据资深分析师古尔曼透露,此次更新将覆盖多个重要产品线。本次发布预计将推出搭载 M5 芯片的新款 iPad Pro,同时 Vision Pro 也将迎来处理器升级和佩戴体验优化。这两款产品目前均已进入量产阶段,正式上市指日可待。

值得注意的是,MacBook Pro 系列也有望迎来更新。尽管古尔曼此前曾预测搭载 M5 Pro 和 M5 Max 芯片的高端机型要等到明年年初才会发布,但基础款 14 英寸 MacBook Pro 很可能在此次更新中率先亮相,因为其核心升级所采用的,正是已在最新 iPad 中亮相的 M5 芯片。

市场供应情况也佐证了这一预测:目前,渠道中搭载 M4 芯片的基础款 MacBook Pro 已出现供应紧张,而高端机型库存稳定。这种差异化库存状况往往预示着新品发布的临近。

在更长远的产品路线图上,新版 AirTag、HomePod mini 和 Apple TV 机顶盒的研发工作仍在持续推进。明年年初,苹果还将推出全新设计的 iPad Air 与入门级 iPad、两款专业显示器、搭载 M5 芯片的 MacBook Air 系列,以及定位更亲民的 iPhone 17e。在未来数月,苹果将借由这一系列更新,完成其产品矩阵的全面革新。(小小)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美国国防部突爆大消息!正寻求采购价值高达 10 亿美元的关键矿产

2025 年 10 月 13 日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0 月 13 日

2025 年 10 月 13 日

创业板指半日跌 3%,关注创业板 ETF(159915) 配置价值

2025 年 10 月 13 日

前英国央行官员坚持黄金 「泡沫论」:投资须承担血本无归的风险!

2025 年 10 月 13 日
突遭荷兰政府下手!闻泰科技:谴责

突遭荷兰政府下手!闻泰科技:谴责

2025 年 10 月 13 日
对高通公司立案调查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对高通公司立案调查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2025 年 10 月 13 日
对高通公司立案调查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对高通公司立案调查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2025 年 10 月 13 日
中金:中美关税「再升级」 短期冲击不改中期趋势

中金:中美关税 「再升级」 短期冲击不改中期趋势

2025 年 10 月 13 日

网络枪手用 AI 一天代写 30 篇论文 专业跨度惊人

2025 年 10 月 13 日

博纳现金流告急?商票逾期已达 1100 万元

2025 年 10 月 13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10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 9 月    

近期动态

  • 美国国防部突爆大消息!正寻求采购价值高达 10 亿美元的关键矿产
  •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0 月 13 日
  • 创业板指半日跌 3%,关注创业板 ETF(159915) 配置价值
  • 前英国央行官员坚持黄金 「泡沫论」:投资须承担血本无归的风险!
  • 突遭荷兰政府下手!闻泰科技:谴责
  • 对高通公司立案调查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