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 10 月 13 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33.61 万亿元,同比增长 4%。其中,出口 19.95 万亿元,同比增长 7.1%;进口 13.66 万亿元,同比下降 0.2%。9 月当月,进出口 4.04 万亿元,同比增长 8%。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同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外贸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顶压前行,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进出口增速逐季加快。今年一、二季度我国进出口分别增长 1.3% 和 4.5%,三季度增长 6%,已连续 8 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国货 「潮品」 成外贸出口新亮点
从出口产品来看,随着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重点产业提质升级,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不断优化创新。前三季度,我国出口机电产品 12.07 万亿元,增长 9.6%,占出口总值的 60.5%,提升了 1.4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仪器仪表等高技术产品分别增长 8.1%、22.4% 和 15.2%;「新三样」 产品、铁道电力机车等绿色产品增速均达到两位数。
前三季度,我国出口节日用品、玩偶、动物造型的玩具超过了 500 亿元,销往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就有许多属于国货 「潮品」。
「这些产品火遍全球,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彰显的是外贸企业的创造力、依托的是中国制造的硬实力。」 王军说。
民营企业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地位
从外贸主体来看,前三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达到了 70 万家,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总量。
中国海关贸易景气调查最新结果显示,出口企业信心指数连续 5 个月回升,进口企业信心指数也连续 3 个月回升。国际数据显示,今年前 7 个月我国是全球 166 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较去年同期增加 14 个。
民营企业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的地位。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 19.16 万亿元,同比增长了 7.8%,其中出口、进口分别增长 8.8% 和 5.9%。截至今年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连续 22 个季度同比增长,前三季度拉动我国外贸增长 4.3 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达到了 57%。
前三季度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增长 1.1%
对于前三季度我国 「进口弱于出口」 的相关提问,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我国是全球第二大货物进口市场,中国的大市场也是世界的大机遇。前三季度,国际市场的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进口的增速和数据表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从数量来看,我国进口的数量指数同比增加 0.6%。
从月度走势来看,截至 9 月,进口已经连续 4 个月增长。随着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实现了 「清零」,前三季度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增长了 1.1%。
「看中国的进口,不仅要看市场的规模,更要看中国主动扩大进口的大国担当。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与越来越多的贸易伙伴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机遇。」 吕大良介绍,前三季度,我国新增 135 种农食产品的准入,涉及 50 个国家和地区。对同我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实施 100% 税目产品零关税,自这些国家的进口增长了 9.7%。同时,我国正在积极推进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实对 53 个非洲建交国实施 100% 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
王军表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超大规模的市场和完整的产业体系的优势突出,进出口保持韧性和活力,这些都将为下一阶段外贸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上海证券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