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10 月 15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9 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环比上涨 0.1%,同比下降 0.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 CPI 同比上涨 1.0%,涨幅连续第 5 个月扩大,为近 19 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 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PPI) 环比继续持平,同比下降 2.3%,降幅比上月收窄 0.6 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在解读数据时表示,9 月 CPI 同比下降,主要是翘尾影响所致。分类别看,食品和能源价格下降,其中,食品价格下降 4.4%,降幅比上月扩大 0.1 个百分点,影响 CPI 同比下降约 0.83 个百分点,是影响 CPI 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9 月 PPI 环比连续两个月持平。一是供需结构改善带动部分行业价格明显企稳。二是受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环比下降。国际油价下行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环比下降。
9 月 PPI 同比下降 2.3%,降幅比上月收窄 0.6 个百分点。董莉娟认为,除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低影响外,我国各项宏观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一些行业价格呈现积极变化。一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部分行业产能治理成效显现,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价格同比降幅收窄。二是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潜力释放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上涨。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向好,市场需求稳步扩大。提振消费等政策效应继续显现,品质化、升级类消费需求释放。
对于 9 月 CPI 环比增速回升,方正中期期货首席宏观经济研究员李彦森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分项情况显示,食品对 CPI 拖累程度减弱,主要是鲜果价格涨价带动。此外,近期猪肉价格波动明显减小,对食品价格影响下降。能源商品对 CPI 拖累略有扩大,其价格回落受到输入性因素影响。
李彦森表示,9 月 PPI 环比持平,基数维持低位继续推动同比跌幅收窄。价格对企业名义产出、营收和利润同比增速的拖累明显减弱,但 PPI 与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PPIRM) 差值回落,生产者利润改善趋势有所放缓。行业 PPI 基本延续此前趋势,上游受益仍相对更多。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以震荡为主,价格指标虽未下跌,但新涨价因素也不足。
冠通期货研究咨询部经理王静告诉记者,从传导机制看,PPIRM 的下跌带动 PPI 下行,进而传导至 CPI。「反内卷」 政策之下,工业品价格止跌企稳,PPIRM 与 PPI 双双于 7 月见底,8 月触底反弹,9 月确认拐点并延续反弹。「价格信号往往是经济的先行指标,国内促进物价稳步回升的努力初见成效,但要维持相关行业价格改善态势,仍需更多政策提振。」 王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