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在 10 月 16 日召开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介绍,近期,中方按照两国元首通话共识和中美经贸会谈共识,一直主动与美方就 「301」 调查限制措施进行磋商沟通,秉持建设性姿态,并提出相关合作建议。但美方态度消极,执意实施限制措施,中方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包括依法依规对涉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
「美对华造船等行业 『301』 调查及限制措施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做法,严重损害中国相关产业利益,也会推高美国内通胀,损害美港口竞争力和就业。美方措施落地确实影响了全球供应链稳定,造成全球航运业混乱。」 何咏前说,中方相关反制措施是被动的防御行为,是为了维护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必要之举。中方希望美方能够认识到自身错误行为,与中方相向而行,回到对话协商的正确轨道上来。
何咏前表示,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后,不顾中方反复劝阻,短短 20 余天,美方密集出台 20 项对华打压措施,严重损害中方利益,破坏双方经贸会谈氛围。特别是 9 月底,美方出台了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穿透性规则,事实上将数千家中国企业延伸列入 「实体清单」;同时,不顾中方磋商诚意,执意于 10 月 14 日落地对华造船 「301」 调查港口费措施,对中方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消极影响极为恶劣。
「中方对美方一系列做法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希望美方珍惜经贸会谈成果,立即纠正错误做法,中方愿与美方在相互尊重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妥善解决各自关切。」 何咏前说,中方在措施出台前,已通过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各有关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通报,澄清政策目标,减少误解误判,部分国家和地区表示理解,愿意并正在与中方积极开展沟通协作。
有媒体报道称,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 10 月 15 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声称,中国措施将对全球半导体、人工智能、智能手机、汽车、家用电器、国防等多个行业造成广泛影响。对此,何咏前表示,中方近期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是依据法律法规,完善自身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当做法,目的是防止稀土非法流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不当用途,更好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和全球共同安全。此次纳入管制的境外稀土产品,只包括中国出口管制清单里已经列管的稀土磁材及相关零部件、稀土靶材等产品。在措施发布前,中方向美、欧、日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了通报,且中方正在就出口管制措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继续就便利化开展友好沟通。
「美方的解读严重曲解并渲染夸大中方措施,故意引发不必要的误解和恐慌。实际上,美国的域外管辖措施由来已久,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实施。美国自 2022 年以来多次出台针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滥用美国最低含量 0%、外国直接产品规则等适用全球的域外管辖措施,胁迫各国联合打压围堵中国。美方的说法是在以己度人,这恰恰证明美方自己在不断泛化国家安全。全球供应链安全稳定需要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维护。」 何咏前说。
何咏前强调,稀土等相关物项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中方依法对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完善自身出口管制体系、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的正当做法。此次出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是中国政府依法依规完善自身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常行为,并非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只要是用于民用用途的、合规的出口申请,都可以获得批准。中方将在措施实施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许可流程,缩短审核时间,积极考虑适用通用许可、许可豁免等便利化措施,有效促进合规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