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谢碧鹭
10 月以来,培育钻石板块成为 A 股市场最耀眼的明星赛道。据东财 Choice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30 日收盘,培育钻石板块指数为 1851.15 点,而截至 10 月 16 日收盘已经上涨至 2002.93 点,10 月 17 日虽然有所回调,但月涨幅仍然亮眼。
头部个股涨幅更是远超板块,如力量钻石、四方达、黄河旋风等核心标的月内涨幅突破 10%。而从全年视角看,*ST 亚振、潮宏基、恒盛能源年内涨幅更是突破 100%。不过,从基本面来看,这些涨幅较高的个股呈现出明显分化,头部公司近年研发投入强度亦存差异,引发 「短期炒作还是长期硬实力」 的讨论。
出口管制 「引爆」 培育钻石板块
10 月培育钻石板块的强势爆发,绝非资本市场短期情绪推动的偶然行情,而是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与政策红利精准落地形成的 「双向共振」 结果。从板块表现看,分化中凸显结构性机会。截至 10 月 17 日,板块内 15 只核心个股中 10 只实现上涨。从全年回报来看,也只有 2 家公司股价出现下滑。
值得说明的是,10 月 9 日,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决定对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涵盖人造金刚石微粉、单晶、线锯等六大类。这项将于 11 月 8 日正式实施的政策,迅速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出口管制不仅为国内超硬材料产业筑起供给保护屏障,也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板块稀缺性与业绩确定性的预期,公告次日,板块内便有多只个股出现涨停。
「随着近期板块热度攀升,确实有不少投资者电话咨询,也有不少投资机构预约,想要过来调研。」 黄河旋风相关工作人员告诉 《华夏时报》 记者。
另一方面,在全球培育钻石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培育钻石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根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发布的 《2024 年中国珠宝行业发展报告》 显示,2024 年我国培育钻石毛坯进出口总额为 12296 万美元,同比增长 82.11%;培育钻石成品进出口总额为 19460 万美元,同比增长 78.09%。
知名商业顾问霍虹屹在接受 《华夏时报》 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看,这次管制直接效应是境外对中国供给依赖度较高的工业级应用环节可能出现 「抢备货—转签国内—延迟交付」 的连锁反应,国内企业会优先消化本土与许可更易落地的订单,订单结构阶段性向内需、向非受限规格倾斜,这也是相关个股快速上行的情绪与预期基础。在工业级金刚石材料链条上,中国的技术与产能优势本就突出,政策将强化这种结构性优势,提升对高端细分领域的定价和议价弹性。
「明星个股」 涨势领先
在 10 月培育钻石板块的强势行情中,力量钻石、四方达、黄河旋风这三只个股是绝对主角,截至 10 月 17 日收盘,月内涨幅均超 10%。作为资金眼中的 「香饽饽」,这 3 家公司的实际竞争力到底体现在哪里?是短期炒作下的昙花一现,还是真有匹配高涨幅的硬实力?
数据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力量钻石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9.06 亿元、7.52 亿元和 6.86 亿元,其中 2023 年和 2024 年分别下滑 17.03% 和 8.74%。同期四方达的营业收入为 5.14 亿元、5.42 亿元和 5.25 亿元,2024 年下滑 3.19%;黄河旋风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24.10 亿元、15.75 亿元和 13.01 亿元,2023 年和 2024 年同比下滑 34.67% 和 17.36%。
其中,黄河旋风的营收规模最大,但近年来的波动幅度也较大;四方达的营收规模虽然和另外两家比起来相对较小,但 2022 年至 2024 年整体营收规模在增长。2025 年上半年,力量钻石、四方达、黄河旋风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2.42 亿元、2.61 亿元和 6.99 亿元,同比变化幅度分别为-36.43%、-1.06% 和 7.56%。
「公司一直在努力提升产能,来实现营收上的增长。」 针对今年上半年营收规模下滑的问题,力量钻石相关人员对 《华夏时报》 记者表示。
在研发投入方面,2025 年上半年,力量钻石、四方达、黄河旋风的研发支出依次为 3044 万元、2872 万元和 3916 万元,分别约占当期营收的 12.58%、11% 和 5.60%。从绝对金额来看,黄河旋风今年上半年研发支出最高,力量钻石和四方达的研发支出规模较为接近,力量钻石研发费用率最高。
那么,这三家公司的 「造血」 能力如何呢?Wind 数据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力量钻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3.29 亿元、2.81 亿元和 5.68 亿元;同期四方达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59 亿元、1.68 亿元和 0.25 亿元;而黄河旋风同期数据为 7.06 亿元、4.39 亿元和 0.41 亿元。
多家公司年内涨幅翻倍
若将视野拉至全年,板块内还出现了另一批极具爆发力的上市公司,其年涨幅直接突破 100%,涨幅不仅远超板块整体水平,更大幅领先前述核心标的。比如*ST 亚振、潮宏基、恒盛能源,今年以来股价表现亮眼。
10 月以来,*ST 亚振获得了多个涨停。据介绍,*ST 亚振的原主营业务为中高端海派经典及海派现代家具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 2021 年至 2024 年的归母净利润均为负数。今年 8 月初,*ST 亚振发布公告称,拟收购广西锆业 51% 股权,交易完成后,其业务将拓展至锆钛选矿领域。
潮宏基亦在悄悄进行资本运作。为进一步推进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及综合竞争力,今年 9 月,潮宏基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计划进行第二次上市。目前,潮宏基的主要产品为珠宝首饰和时尚女包,核心业务是 「CHJ 潮宏基」「VENTI 梵迪」 和 「FION 菲安妮」 三大品牌的运营管理。
对于培育钻石板块的爆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聘导师柏文喜认为,其初期核心驱动力是 「政策+景气反转」 的双重叠加。在这一背景下,市场对板块的业绩预期与前瞻赛道的关注度会进一步放大行情弹性。
前期政策催化叠加热点集中的行情特点,决定了盘面容易出现 「预期先行」 的溢价,导致短线涨幅可能超越业绩可验证的合理区间。但这种趋势不会一直持续,后续板块将进入分化阶段,最终的股价支撑力将回归基本面,企业的订单规模与毛利率水平,才是决定行情能否延续的核心。
(华夏时报)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