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资本频陷惊慌。
黄金价格屡破纪录,资本避险情绪不断攀升;美国股债市再次遭遇 「三杀」,全球市场一度剧烈震荡。
然而,在重重不确定性之中,中国资产依然广受追捧。
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访华并宣布将扩大投资规模;摩根士丹利、贝莱德等 254 家外资机构密集调研 A 股上市公司;高盛策略分析师再度强调超配中国;9 月外资净流入中国股市近 50 亿美元。
中国之所以能在动荡中吸引敏锐的资本,根本原因在于其具备的确定性。而这种确定性,与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密不可分。
和平,是中国发展的显著底色。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从未主动挑起任何战争,也未侵占他国一寸土地。但中国却以人类历史上罕见的速度改善了数亿人的生活,实现了超大规模国家的和平崛起。
与一些国家对国际规则 「合则用,不合则弃」 的态度不同,中国始终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评价称,中国为捍卫国际法、维护国际法治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支持多边主义的坚实支柱。
在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中国始终主张平等协商、互利合作,敞开开放的大门,而非筑起封闭的高墙。
行动,将中国的和平理念化为现实。
自首次派遣维和部队以来,中国已有 5 万余人次的维和官兵奔赴全球执行任务,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从抗战烽火中走来的英雄连队 「刘老庄连」,曾赴南苏丹参与维和任务,被当地民众誉为 「来自中国的和平使者」。「刘老庄连」 的政治指导员表示,「中国参与维和行动,不仅维护了当地人民的和平,更重要的是传递了和平的理念以及解决争端的方式。」
在外交舞台上,中国促成沙特与伊朗的历史性和解,为地区国家化解矛盾、睦邻友好提供了范例;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坚持劝和促谈,为止战凝聚共识,为和谈搭建桥梁。
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遵循合作共赢的和平发展路径,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从贯通亚欧大陆的铁路到非洲、拉美的港口,从农业合作到新能源投资,依托 「一带一路」 倡议,一系列 「小而美」 的合作项目惠及民生,拉近了民心距离,一次次务实的合作将各国利益紧密相连,以沟通的桥梁取代对抗的屏障。
中国参与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合作机制等多边平台,致力于推动安全合作、共谋发展,倡导对话而非对立。
对于中国而言,选择和平发展的道路,绝非权宜之计,而是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
中华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自古以来,「以和为贵」「共享大同」「国虽大,好战必亡」「化干戈为玉帛」 的智慧,塑造了中国人的和平思想。
近代史上的一次次 「锥心之痛」,更让中国深刻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珍贵。
当前,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人类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创造性提出 「四大全球倡议」,从安全、发展、文明、治理四个维度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稳定与确定,中国方案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
在百年变局的汹涌浪潮中,方向尤为重要。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方向是和平与发展。它让合作充满信心,让世界拥有预期,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中国新闻网)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