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后,铁矿石期现价格出现回落。主力合约自 809.5 元/吨最低跌至 760 元/吨,累计跌幅 6.11%,重回震荡区间下沿;现货价格同步下行,普氏价格指数同期下跌 4.30%,至 104.5 美元/吨,青岛港主流现货价格则录得 10~20 元/吨跌幅。
供应维持高位
目前来看,矿价高位回落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因素:第一,关税扰动下,市场情绪转弱,黑色金属主流品种普遍承压;第二,支撑矿价的主要逻辑迎来变化,钢厂生产趋弱,铁矿石需求呈高位回落态势;第三,铁矿石自身供需格局走弱,直接体现为铁矿石港口库存增加,黑色品种间套利逻辑转变,铁矿石高估值迎来修复,继而助推矿价下行。
现阶段,铁矿石供需格局仍将走弱,主要压力源于供应端。海外矿石供应积极,国内港口到货和矿商发运高位运行。截至 10 月 19 日当周,钢联统计的国内 47 港到货量为 2676.30 万吨,环比虽下降 467.80 万吨,但仍处于年内高位。三季度港口到货量增幅显著,较去年同期增 1771.10 万吨,已较好弥补一季度减量。
国内港口到货回升多因矿商发运积极,全球铁矿石发运量最新值为 3333.50 万吨,环比增加 125.98 万吨,继续位于年内同期高位,同比增幅为 15.45%。10 月发运量为 8883.19 万吨,环比、同比分别增长 2.06%、10.34%;全年累计发运量更是增加 1434 万吨,其中澳洲、巴西分别增加 1.44%、4.06%,可见主流地区矿商发运增量明显。
此外,10 月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 (CFR,62% FE) 均值为 105 美元/吨,维持相对高位。高矿价下,海外矿商发运积极,叠加海上漂货库存处于高位,后续国内港口到货量居高难下。同时,国内矿山年产量等高频数据已升至节前高位,内矿供应有所回升,这将进一步抑制铁矿石价格走势。
需求利好趋弱
需求有所走弱,前期支撑矿价的主逻辑迎来变化。旺季钢材需求表现不佳,钢市产业矛盾不断累积,倒逼钢厂开始减产,铁矿石消耗高位回落。截至 10 月 17 日当周,钢联 247 家钢厂日均铁水产量和进口矿日耗分别为 240.95 万吨、297.35 万吨,周度下降 0.59 万吨、1.79 万吨。
不过,铁矿石需求降幅不大,日均铁水产量近两周高位仅下降 1.41 万吨,依旧位于年内同期高位,仍给予矿价一定支撑。然而,钢市供需格局弱势未变,节后钢材需求虽有所回升,但多数品种并未恢复至节前高位,相反个别品种需求表现仍是近 5 年来同期最低。
此外,钢材下游行业未见改善,「银十」 旺季成色或显不足。而假期钢材库存大幅增加,后续去库压力偏大。同时,钢厂盈利状况也在恶化,钢联 247 家钢厂中盈利占比为 55.41%,已连续 10 周下降,累计降幅为 12.99 个百分点。即期成本核算下,华北多数品种吨钢利润已转为亏损,华东仅维持微利。可见,当前下游钢市矛盾未解,钢厂盈利状况持续恶化,后续生产积极性将减退,铁矿石需求预计持续趋弱。
图为钢联 247 家钢厂中盈利占比 (单位:%)
综上所述,一方面,供应维持高位,继续抑制矿价走势;另一方面,钢市产业矛盾未解,需求走弱,基本面延续偏弱态势。整体上,铁矿石继续承压运行,后续关注钢厂生产情况。
(期货日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