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上周主要指数集体走强,接下来 A 股将作何表现呢?
澎湃新闻搜集了 10 家券商的观点,大部分券商认为,随着市场情绪企稳,短期市场更加稳固。接下来,市场整体的正反馈效应具有可观的持续性,短期内有望维持强势表现。
浙商证券表示,目前 A 股正处于系统性慢牛过程中,中期储蓄搬家的过程方兴未艾,各路增量资金可期,财富效应也值得期待,因此市场整体的正反馈效应具有可观的持续性。
「短期内,市场有望维持强势表现。一方面新一轮政策部署有望提振市场信心。另一方面,美联储 10 月有望继续降息,市场风险偏好或将抬升。整体来看,多重利好因素有望支持市场短期内维持强势表现。」 光大证券指出。
配置方面,多家券商均提醒投资者关注科技板块的投资机会。华泰证券便指出,政策及交易因素叠加催化下,科技或仍为短期市场主线。
申万宏源证券进一步分析称,短期科技成长调整趋于充分,仍看好科技成长引领四季度行情。成长赚钱效应收缩 9 月初已开始,10 月成长龙头调整已接近尾声,目前成长相对价值的性价比已修复到位。2026 年春季前,科技成长催化多于顺周期仍是大概率。
操作方面,浙商证券表示,短期两融余额增长速度出现边际放缓迹象,相关高弹性标的波动率开始增加,热门股票局部正反馈效应持续性存疑。所以,对慢牛应保持高度信心,同时适当规避高位板块的波动加剧。
中信证券:布局新线索
三个特征显示风格切换实际上已经基本结束,而不是开始,市场重新回到业绩驱动的结构市。一是在过去两周,活跃资金基本已经迅速完成持仓调整。二是市场对海外扰动转向认真对待。三是低波红利相关行业在不到三周的时间内修复了过去 3 个月的负超额。三季报将披露结束,往后看还是积极寻找明年可能有持续利润高增的方向。
两条新的线索正在显现,一是产业链安全,全球越来越多非商业手段干扰下,中国份额优势明显且海外竞争性产能重置成本较高的制造业企业可能明显受益,将份额优势转化成定价权,推动利润率持续回升。
二是 AI 从云侧向端侧扩散,端侧 AI 作为更广泛数据入口和个性化 AI 载体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只不过行情的启动还需要更多产品实例催化。
申万宏源证券:短期科技成长调整趋于充分
展望后市,短期科技成长调整趋于充分,仍看好科技成长引领四季度行情。成长赚钱效应收缩 9 月初已开始,10 月成长龙头调整已接近尾声,目前成长相对价值的性价比已修复到位。2026 年春季前,科技成长催化多于顺周期仍是大概率。
对于顺周期,现阶段供需都不是改善窗口期。需求侧 「政策底」 再强化可能要等到 2026 年中,供给侧自然出清也在 2026 年中,反内卷政策见效可能在 2026 下半年。
同时,科技成长需关注三个中期积极因素:一是海外 AI 资本开支 beta 依然向上。二是国内 AI 产业趋势同样在不断进步。三是 2025 年是一二级市场联动规模的向上拐点,新兴产业亮点会不断增加。
现阶段,科技长期性价比的确不高,但短期性价比已有效改善,还可以累积产业催化,发酵新一轮行情。
中期而言,科技引领四季度行情后,2026 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2026 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但大概率不是 2026 年全年高点,更不是本轮全面牛市的高点。牛市还有纵深,随着时间的推移,全面牛市演绎的条件会越来越充分。
随着供给出清,2026 年中 A 股 「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 依次出现框架的有效性回归。2026 年国内加码宽松的时刻,可能就是新一轮行情启动的时刻。
华泰证券:调整仍是配置机会
近期 A 股进入缩量震荡阶段,虽然短期市场变数仍存,但从市场情绪指标来看,量化及赚钱效应指标已回落至中性区间,考虑到资金 「抄底」 意愿仍存,投资者情绪回调幅度或相对有限,调整仍是配置机会。
配置方面,仓位可适度向哑铃配置迁移,并关注三个方向:一是政策及交易因素叠加催化下,科技或仍为短期市场主线,恒生科技、A 股算力、机器人等方向的低位标的或仍是市场主要配置方向。
二是具备防御性的红利板块或仍有演绎配置机会;三是投资者对于顺周期消费板块基本面预期偏弱,风险消化较为充分,可适当左侧布局部分消费方向。
中信建投证券:短期市场更加稳固
10 月以来市场情绪确实有所降温,增量资金流入节奏也有一定程度放缓,但整体而言尚未失速,近两日市场情绪已经企稳。量价维度来看,考虑到成长板块超 10% 的跌幅和全市场接近一半的缩量,短期市场更加稳固,后续调整空间或许有限。
近期海外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修复。「十五五」 规划 《建议》 出炉,短期来看,政策明确性有望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中长期而言,「十五五」 规划勾勒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蓝图为 A 股提供了清晰的增长路径,有望通过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夯实牛市基础。
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 AI、芯片、机器人、电池、创新药、有色、机械、军工、社会服务、大金融等行业。
国信证券:业绩确定性较强标的有望吸引增量资金聚焦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为 A 股市场提供新一轮的政策预期和投资线索。全会勾勒的发展蓝图更是为市场行稳致远提供坚实支撑。既进一步夯实市场对中国经济长期韧性的信心,让资本市场形成清晰的长期价值判断逻辑,又通过明确经济发展路径,引导资源向重点领域聚集,叠加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带来中长期资金和国际资金加速流入,将推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接下来,一方面关注即将发布的建议,重点跟踪关于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 等核心部署的具体落地,尤其是航天强国、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等明确提及的重点领域。另一方面关注三季报,业绩确定性较强或表现超预期的标的有望吸引增量资金聚焦。
配置层面,短期可以关注涨价逻辑驱动的存储芯片产业链,以及有利好消息催化的 AI 硬件各细分方向;中长期重点留意三季报业绩大幅改善的阵营,以及 「十五五」 规划相关的领域,诸如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
招商证券:持续关注科技
上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重点提及了航空强国、海洋等赛道,新增国防实力等目标,并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部署。此外,上周五召开的发布会,科技成为重大亮点之一。发布会也重点提及了包括低空经济、量子科技、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等多个科技的细分赛道。
上周五市场在多重利好下,整体放量上涨,涨幅居前的板块中,除有望得益于政策支持的军工外,商业航天等领域中,前期热门赛道也正如我们所料整体反弹。因此,后续从政策层面来看,科技大概率仍是建议稿的重点部署领域。
因此,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以 AI 算力及应用、半导体自主可控、固态电池、商业航天、可控核聚变为代表的八大赛道。
兴业证券:市场风险偏好有望继续抬升
随着国内进入重要会议、三季报景气验证等积极因素密集催化的阶段,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抬升,对于科技成长景气主线的共识也有望再一次凝聚。同时,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这一趋势有望继续强化。
配置方面,后续仍应以我为主、围绕 「十五五」 战略性布局。结构上,前期避险交易带来的 「再平衡」 带动结构上的性价比问题逐步消化后,景气优势、产业趋势与政策支持叠加,积极挖掘科技成长产业机会为主,重视 AI、军工、创新药。
浙商证券:市场正反馈效应具有可观持续性
目前 A 股正处于系统性慢牛过程中,中期储蓄搬家的过程方兴未艾,各路增量资金可期,财富效应也值得期待,因此市场整体的正反馈效应具有可观的持续性。
同时,短期两融余额增长速度出现边际放缓迹象,相关高弹性标的波动率开始增加,热门股票局部正反馈效应持续性存疑。所以,对慢牛应保持高度信心,同时适当规避高位板块的波动加剧。
配置方面,在保持积极乐观仓位水平的同时,提升均值回归因子的决策权重,注意进行风格均衡化配置。在趋势型思维和反转型思维间适时切换。
光大证券:短期有望维持强势表现
短期内,市场有望维持强势表现。一方面,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 「十五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新一轮政策部署有望提振市场信心。
另一方面,美联储 10 月有望继续降息,市场风险偏好或将抬升。整体来看,多重利好因素有望支持市场短期内维持强势表现。
中期来看,上市公司盈利有望改善,为市场增添新动力。当前上市公司盈利仍待企稳,经济复苏进程仍相对偏缓,不过部分领域数据有所改善。此外,未来国内出口或仍将保持韧性,内需改善的持续性或许会超预期。整体来看,在政策支持下,四季度 A 股盈利有望小幅修复,为市场增添新动力。
行业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中期关注 TMT 和先进制造板块,如果市场出现震荡则关注滞涨方向,如高股息及消费板块。
华安证券:短期有望延续向上
10 月末美联储大概率降息 25BP,四中全会在明确 「十五五」 规划方向同时强调坚决完成全年目标,内外因素边际向好,预计短期市场有望延续向上。
配置上,随着良性调整期尾声或结束,市场主线将再次回归并不断清晰。科技仍是核心,包括 AI 产业趋势的算力 (CPO/PCB/液冷/光纤)、应用 (机器人/游戏/软件)、军工等。
此外,景气或业绩硬支撑领域也需重视,包括电力设备 (风电/储能/电池/电源设备)、有色金属(稀土永磁/贵金属)、机械设备 (工程机械) 等。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十大券商看后市|多重利好因素支持,市场短期或维持强势表现)
(责任编辑:6)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上周主要指数集体走强,接下来 A 股将作何表现呢?
澎湃新闻搜集了 10 家券商的观点,大部分券商认为,随着市场情绪企稳,短期市场更加稳固。接下来,市场整体的正反馈效应具有可观的持续性,短期内有望维持强势表现。
浙商证券表示,目前 A 股正处于系统性慢牛过程中,中期储蓄搬家的过程方兴未艾,各路增量资金可期,财富效应也值得期待,因此市场整体的正反馈效应具有可观的持续性。
「短期内,市场有望维持强势表现。一方面新一轮政策部署有望提振市场信心。另一方面,美联储 10 月有望继续降息,市场风险偏好或将抬升。整体来看,多重利好因素有望支持市场短期内维持强势表现。」 光大证券指出。
配置方面,多家券商均提醒投资者关注科技板块的投资机会。华泰证券便指出,政策及交易因素叠加催化下,科技或仍为短期市场主线。
申万宏源证券进一步分析称,短期科技成长调整趋于充分,仍看好科技成长引领四季度行情。成长赚钱效应收缩 9 月初已开始,10 月成长龙头调整已接近尾声,目前成长相对价值的性价比已修复到位。2026 年春季前,科技成长催化多于顺周期仍是大概率。
操作方面,浙商证券表示,短期两融余额增长速度出现边际放缓迹象,相关高弹性标的波动率开始增加,热门股票局部正反馈效应持续性存疑。所以,对慢牛应保持高度信心,同时适当规避高位板块的波动加剧。
中信证券:布局新线索
三个特征显示风格切换实际上已经基本结束,而不是开始,市场重新回到业绩驱动的结构市。一是在过去两周,活跃资金基本已经迅速完成持仓调整。二是市场对海外扰动转向认真对待。三是低波红利相关行业在不到三周的时间内修复了过去 3 个月的负超额。三季报将披露结束,往后看还是积极寻找明年可能有持续利润高增的方向。
两条新的线索正在显现,一是产业链安全,全球越来越多非商业手段干扰下,中国份额优势明显且海外竞争性产能重置成本较高的制造业企业可能明显受益,将份额优势转化成定价权,推动利润率持续回升。
二是 AI 从云侧向端侧扩散,端侧 AI 作为更广泛数据入口和个性化 AI 载体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只不过行情的启动还需要更多产品实例催化。
申万宏源证券:短期科技成长调整趋于充分
展望后市,短期科技成长调整趋于充分,仍看好科技成长引领四季度行情。成长赚钱效应收缩 9 月初已开始,10 月成长龙头调整已接近尾声,目前成长相对价值的性价比已修复到位。2026 年春季前,科技成长催化多于顺周期仍是大概率。
对于顺周期,现阶段供需都不是改善窗口期。需求侧 「政策底」 再强化可能要等到 2026 年中,供给侧自然出清也在 2026 年中,反内卷政策见效可能在 2026 下半年。
同时,科技成长需关注三个中期积极因素:一是海外 AI 资本开支 beta 依然向上。二是国内 AI 产业趋势同样在不断进步。三是 2025 年是一二级市场联动规模的向上拐点,新兴产业亮点会不断增加。
现阶段,科技长期性价比的确不高,但短期性价比已有效改善,还可以累积产业催化,发酵新一轮行情。
中期而言,科技引领四季度行情后,2026 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2026 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但大概率不是 2026 年全年高点,更不是本轮全面牛市的高点。牛市还有纵深,随着时间的推移,全面牛市演绎的条件会越来越充分。
随着供给出清,2026 年中 A 股 「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 依次出现框架的有效性回归。2026 年国内加码宽松的时刻,可能就是新一轮行情启动的时刻。
华泰证券:调整仍是配置机会
近期 A 股进入缩量震荡阶段,虽然短期市场变数仍存,但从市场情绪指标来看,量化及赚钱效应指标已回落至中性区间,考虑到资金 「抄底」 意愿仍存,投资者情绪回调幅度或相对有限,调整仍是配置机会。
配置方面,仓位可适度向哑铃配置迁移,并关注三个方向:一是政策及交易因素叠加催化下,科技或仍为短期市场主线,恒生科技、A 股算力、机器人等方向的低位标的或仍是市场主要配置方向。
二是具备防御性的红利板块或仍有演绎配置机会;三是投资者对于顺周期消费板块基本面预期偏弱,风险消化较为充分,可适当左侧布局部分消费方向。
中信建投证券:短期市场更加稳固
10 月以来市场情绪确实有所降温,增量资金流入节奏也有一定程度放缓,但整体而言尚未失速,近两日市场情绪已经企稳。量价维度来看,考虑到成长板块超 10% 的跌幅和全市场接近一半的缩量,短期市场更加稳固,后续调整空间或许有限。
近期海外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修复。「十五五」 规划 《建议》 出炉,短期来看,政策明确性有望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中长期而言,「十五五」 规划勾勒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蓝图为 A 股提供了清晰的增长路径,有望通过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夯实牛市基础。
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 AI、芯片、机器人、电池、创新药、有色、机械、军工、社会服务、大金融等行业。
国信证券:业绩确定性较强标的有望吸引增量资金聚焦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为 A 股市场提供新一轮的政策预期和投资线索。全会勾勒的发展蓝图更是为市场行稳致远提供坚实支撑。既进一步夯实市场对中国经济长期韧性的信心,让资本市场形成清晰的长期价值判断逻辑,又通过明确经济发展路径,引导资源向重点领域聚集,叠加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带来中长期资金和国际资金加速流入,将推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接下来,一方面关注即将发布的建议,重点跟踪关于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 等核心部署的具体落地,尤其是航天强国、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等明确提及的重点领域。另一方面关注三季报,业绩确定性较强或表现超预期的标的有望吸引增量资金聚焦。
配置层面,短期可以关注涨价逻辑驱动的存储芯片产业链,以及有利好消息催化的 AI 硬件各细分方向;中长期重点留意三季报业绩大幅改善的阵营,以及 「十五五」 规划相关的领域,诸如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
招商证券:持续关注科技
上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重点提及了航空强国、海洋等赛道,新增国防实力等目标,并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部署。此外,上周五召开的发布会,科技成为重大亮点之一。发布会也重点提及了包括低空经济、量子科技、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等多个科技的细分赛道。
上周五市场在多重利好下,整体放量上涨,涨幅居前的板块中,除有望得益于政策支持的军工外,商业航天等领域中,前期热门赛道也正如我们所料整体反弹。因此,后续从政策层面来看,科技大概率仍是建议稿的重点部署领域。
因此,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以 AI 算力及应用、半导体自主可控、固态电池、商业航天、可控核聚变为代表的八大赛道。
兴业证券:市场风险偏好有望继续抬升
随着国内进入重要会议、三季报景气验证等积极因素密集催化的阶段,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抬升,对于科技成长景气主线的共识也有望再一次凝聚。同时,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这一趋势有望继续强化。
配置方面,后续仍应以我为主、围绕 「十五五」 战略性布局。结构上,前期避险交易带来的 「再平衡」 带动结构上的性价比问题逐步消化后,景气优势、产业趋势与政策支持叠加,积极挖掘科技成长产业机会为主,重视 AI、军工、创新药。
浙商证券:市场正反馈效应具有可观持续性
目前 A 股正处于系统性慢牛过程中,中期储蓄搬家的过程方兴未艾,各路增量资金可期,财富效应也值得期待,因此市场整体的正反馈效应具有可观的持续性。
同时,短期两融余额增长速度出现边际放缓迹象,相关高弹性标的波动率开始增加,热门股票局部正反馈效应持续性存疑。所以,对慢牛应保持高度信心,同时适当规避高位板块的波动加剧。
配置方面,在保持积极乐观仓位水平的同时,提升均值回归因子的决策权重,注意进行风格均衡化配置。在趋势型思维和反转型思维间适时切换。
光大证券:短期有望维持强势表现
短期内,市场有望维持强势表现。一方面,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 「十五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新一轮政策部署有望提振市场信心。
另一方面,美联储 10 月有望继续降息,市场风险偏好或将抬升。整体来看,多重利好因素有望支持市场短期内维持强势表现。
中期来看,上市公司盈利有望改善,为市场增添新动力。当前上市公司盈利仍待企稳,经济复苏进程仍相对偏缓,不过部分领域数据有所改善。此外,未来国内出口或仍将保持韧性,内需改善的持续性或许会超预期。整体来看,在政策支持下,四季度 A 股盈利有望小幅修复,为市场增添新动力。
行业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中期关注 TMT 和先进制造板块,如果市场出现震荡则关注滞涨方向,如高股息及消费板块。
华安证券:短期有望延续向上
10 月末美联储大概率降息 25BP,四中全会在明确 「十五五」 规划方向同时强调坚决完成全年目标,内外因素边际向好,预计短期市场有望延续向上。
配置上,随着良性调整期尾声或结束,市场主线将再次回归并不断清晰。科技仍是核心,包括 AI 产业趋势的算力 (CPO/PCB/液冷/光纤)、应用 (机器人/游戏/软件)、军工等。
此外,景气或业绩硬支撑领域也需重视,包括电力设备 (风电/储能/电池/电源设备)、有色金属(稀土永磁/贵金属)、机械设备 (工程机械) 等。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十大券商看后市|多重利好因素支持,市场短期或维持强势表现)
(责任编辑:6)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上周主要指数集体走强,接下来 A 股将作何表现呢?
澎湃新闻搜集了 10 家券商的观点,大部分券商认为,随着市场情绪企稳,短期市场更加稳固。接下来,市场整体的正反馈效应具有可观的持续性,短期内有望维持强势表现。
浙商证券表示,目前 A 股正处于系统性慢牛过程中,中期储蓄搬家的过程方兴未艾,各路增量资金可期,财富效应也值得期待,因此市场整体的正反馈效应具有可观的持续性。
「短期内,市场有望维持强势表现。一方面新一轮政策部署有望提振市场信心。另一方面,美联储 10 月有望继续降息,市场风险偏好或将抬升。整体来看,多重利好因素有望支持市场短期内维持强势表现。」 光大证券指出。
配置方面,多家券商均提醒投资者关注科技板块的投资机会。华泰证券便指出,政策及交易因素叠加催化下,科技或仍为短期市场主线。
申万宏源证券进一步分析称,短期科技成长调整趋于充分,仍看好科技成长引领四季度行情。成长赚钱效应收缩 9 月初已开始,10 月成长龙头调整已接近尾声,目前成长相对价值的性价比已修复到位。2026 年春季前,科技成长催化多于顺周期仍是大概率。
操作方面,浙商证券表示,短期两融余额增长速度出现边际放缓迹象,相关高弹性标的波动率开始增加,热门股票局部正反馈效应持续性存疑。所以,对慢牛应保持高度信心,同时适当规避高位板块的波动加剧。
中信证券:布局新线索
三个特征显示风格切换实际上已经基本结束,而不是开始,市场重新回到业绩驱动的结构市。一是在过去两周,活跃资金基本已经迅速完成持仓调整。二是市场对海外扰动转向认真对待。三是低波红利相关行业在不到三周的时间内修复了过去 3 个月的负超额。三季报将披露结束,往后看还是积极寻找明年可能有持续利润高增的方向。
两条新的线索正在显现,一是产业链安全,全球越来越多非商业手段干扰下,中国份额优势明显且海外竞争性产能重置成本较高的制造业企业可能明显受益,将份额优势转化成定价权,推动利润率持续回升。
二是 AI 从云侧向端侧扩散,端侧 AI 作为更广泛数据入口和个性化 AI 载体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只不过行情的启动还需要更多产品实例催化。
申万宏源证券:短期科技成长调整趋于充分
展望后市,短期科技成长调整趋于充分,仍看好科技成长引领四季度行情。成长赚钱效应收缩 9 月初已开始,10 月成长龙头调整已接近尾声,目前成长相对价值的性价比已修复到位。2026 年春季前,科技成长催化多于顺周期仍是大概率。
对于顺周期,现阶段供需都不是改善窗口期。需求侧 「政策底」 再强化可能要等到 2026 年中,供给侧自然出清也在 2026 年中,反内卷政策见效可能在 2026 下半年。
同时,科技成长需关注三个中期积极因素:一是海外 AI 资本开支 beta 依然向上。二是国内 AI 产业趋势同样在不断进步。三是 2025 年是一二级市场联动规模的向上拐点,新兴产业亮点会不断增加。
现阶段,科技长期性价比的确不高,但短期性价比已有效改善,还可以累积产业催化,发酵新一轮行情。
中期而言,科技引领四季度行情后,2026 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2026 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但大概率不是 2026 年全年高点,更不是本轮全面牛市的高点。牛市还有纵深,随着时间的推移,全面牛市演绎的条件会越来越充分。
随着供给出清,2026 年中 A 股 「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 依次出现框架的有效性回归。2026 年国内加码宽松的时刻,可能就是新一轮行情启动的时刻。
华泰证券:调整仍是配置机会
近期 A 股进入缩量震荡阶段,虽然短期市场变数仍存,但从市场情绪指标来看,量化及赚钱效应指标已回落至中性区间,考虑到资金 「抄底」 意愿仍存,投资者情绪回调幅度或相对有限,调整仍是配置机会。
配置方面,仓位可适度向哑铃配置迁移,并关注三个方向:一是政策及交易因素叠加催化下,科技或仍为短期市场主线,恒生科技、A 股算力、机器人等方向的低位标的或仍是市场主要配置方向。
二是具备防御性的红利板块或仍有演绎配置机会;三是投资者对于顺周期消费板块基本面预期偏弱,风险消化较为充分,可适当左侧布局部分消费方向。
中信建投证券:短期市场更加稳固
10 月以来市场情绪确实有所降温,增量资金流入节奏也有一定程度放缓,但整体而言尚未失速,近两日市场情绪已经企稳。量价维度来看,考虑到成长板块超 10% 的跌幅和全市场接近一半的缩量,短期市场更加稳固,后续调整空间或许有限。
近期海外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修复。「十五五」 规划 《建议》 出炉,短期来看,政策明确性有望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中长期而言,「十五五」 规划勾勒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蓝图为 A 股提供了清晰的增长路径,有望通过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夯实牛市基础。
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 AI、芯片、机器人、电池、创新药、有色、机械、军工、社会服务、大金融等行业。
国信证券:业绩确定性较强标的有望吸引增量资金聚焦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为 A 股市场提供新一轮的政策预期和投资线索。全会勾勒的发展蓝图更是为市场行稳致远提供坚实支撑。既进一步夯实市场对中国经济长期韧性的信心,让资本市场形成清晰的长期价值判断逻辑,又通过明确经济发展路径,引导资源向重点领域聚集,叠加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带来中长期资金和国际资金加速流入,将推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接下来,一方面关注即将发布的建议,重点跟踪关于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 等核心部署的具体落地,尤其是航天强国、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等明确提及的重点领域。另一方面关注三季报,业绩确定性较强或表现超预期的标的有望吸引增量资金聚焦。
配置层面,短期可以关注涨价逻辑驱动的存储芯片产业链,以及有利好消息催化的 AI 硬件各细分方向;中长期重点留意三季报业绩大幅改善的阵营,以及 「十五五」 规划相关的领域,诸如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
招商证券:持续关注科技
上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重点提及了航空强国、海洋等赛道,新增国防实力等目标,并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部署。此外,上周五召开的发布会,科技成为重大亮点之一。发布会也重点提及了包括低空经济、量子科技、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等多个科技的细分赛道。
上周五市场在多重利好下,整体放量上涨,涨幅居前的板块中,除有望得益于政策支持的军工外,商业航天等领域中,前期热门赛道也正如我们所料整体反弹。因此,后续从政策层面来看,科技大概率仍是建议稿的重点部署领域。
因此,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以 AI 算力及应用、半导体自主可控、固态电池、商业航天、可控核聚变为代表的八大赛道。
兴业证券:市场风险偏好有望继续抬升
随着国内进入重要会议、三季报景气验证等积极因素密集催化的阶段,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抬升,对于科技成长景气主线的共识也有望再一次凝聚。同时,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这一趋势有望继续强化。
配置方面,后续仍应以我为主、围绕 「十五五」 战略性布局。结构上,前期避险交易带来的 「再平衡」 带动结构上的性价比问题逐步消化后,景气优势、产业趋势与政策支持叠加,积极挖掘科技成长产业机会为主,重视 AI、军工、创新药。
浙商证券:市场正反馈效应具有可观持续性
目前 A 股正处于系统性慢牛过程中,中期储蓄搬家的过程方兴未艾,各路增量资金可期,财富效应也值得期待,因此市场整体的正反馈效应具有可观的持续性。
同时,短期两融余额增长速度出现边际放缓迹象,相关高弹性标的波动率开始增加,热门股票局部正反馈效应持续性存疑。所以,对慢牛应保持高度信心,同时适当规避高位板块的波动加剧。
配置方面,在保持积极乐观仓位水平的同时,提升均值回归因子的决策权重,注意进行风格均衡化配置。在趋势型思维和反转型思维间适时切换。
光大证券:短期有望维持强势表现
短期内,市场有望维持强势表现。一方面,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 「十五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新一轮政策部署有望提振市场信心。
另一方面,美联储 10 月有望继续降息,市场风险偏好或将抬升。整体来看,多重利好因素有望支持市场短期内维持强势表现。
中期来看,上市公司盈利有望改善,为市场增添新动力。当前上市公司盈利仍待企稳,经济复苏进程仍相对偏缓,不过部分领域数据有所改善。此外,未来国内出口或仍将保持韧性,内需改善的持续性或许会超预期。整体来看,在政策支持下,四季度 A 股盈利有望小幅修复,为市场增添新动力。
行业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中期关注 TMT 和先进制造板块,如果市场出现震荡则关注滞涨方向,如高股息及消费板块。
华安证券:短期有望延续向上
10 月末美联储大概率降息 25BP,四中全会在明确 「十五五」 规划方向同时强调坚决完成全年目标,内外因素边际向好,预计短期市场有望延续向上。
配置上,随着良性调整期尾声或结束,市场主线将再次回归并不断清晰。科技仍是核心,包括 AI 产业趋势的算力 (CPO/PCB/液冷/光纤)、应用 (机器人/游戏/软件)、军工等。
此外,景气或业绩硬支撑领域也需重视,包括电力设备 (风电/储能/电池/电源设备)、有色金属(稀土永磁/贵金属)、机械设备 (工程机械) 等。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十大券商看后市|多重利好因素支持,市场短期或维持强势表现)
(责任编辑:6)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上周主要指数集体走强,接下来 A 股将作何表现呢?
澎湃新闻搜集了 10 家券商的观点,大部分券商认为,随着市场情绪企稳,短期市场更加稳固。接下来,市场整体的正反馈效应具有可观的持续性,短期内有望维持强势表现。
浙商证券表示,目前 A 股正处于系统性慢牛过程中,中期储蓄搬家的过程方兴未艾,各路增量资金可期,财富效应也值得期待,因此市场整体的正反馈效应具有可观的持续性。
「短期内,市场有望维持强势表现。一方面新一轮政策部署有望提振市场信心。另一方面,美联储 10 月有望继续降息,市场风险偏好或将抬升。整体来看,多重利好因素有望支持市场短期内维持强势表现。」 光大证券指出。
配置方面,多家券商均提醒投资者关注科技板块的投资机会。华泰证券便指出,政策及交易因素叠加催化下,科技或仍为短期市场主线。
申万宏源证券进一步分析称,短期科技成长调整趋于充分,仍看好科技成长引领四季度行情。成长赚钱效应收缩 9 月初已开始,10 月成长龙头调整已接近尾声,目前成长相对价值的性价比已修复到位。2026 年春季前,科技成长催化多于顺周期仍是大概率。
操作方面,浙商证券表示,短期两融余额增长速度出现边际放缓迹象,相关高弹性标的波动率开始增加,热门股票局部正反馈效应持续性存疑。所以,对慢牛应保持高度信心,同时适当规避高位板块的波动加剧。
中信证券:布局新线索
三个特征显示风格切换实际上已经基本结束,而不是开始,市场重新回到业绩驱动的结构市。一是在过去两周,活跃资金基本已经迅速完成持仓调整。二是市场对海外扰动转向认真对待。三是低波红利相关行业在不到三周的时间内修复了过去 3 个月的负超额。三季报将披露结束,往后看还是积极寻找明年可能有持续利润高增的方向。
两条新的线索正在显现,一是产业链安全,全球越来越多非商业手段干扰下,中国份额优势明显且海外竞争性产能重置成本较高的制造业企业可能明显受益,将份额优势转化成定价权,推动利润率持续回升。
二是 AI 从云侧向端侧扩散,端侧 AI 作为更广泛数据入口和个性化 AI 载体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只不过行情的启动还需要更多产品实例催化。
申万宏源证券:短期科技成长调整趋于充分
展望后市,短期科技成长调整趋于充分,仍看好科技成长引领四季度行情。成长赚钱效应收缩 9 月初已开始,10 月成长龙头调整已接近尾声,目前成长相对价值的性价比已修复到位。2026 年春季前,科技成长催化多于顺周期仍是大概率。
对于顺周期,现阶段供需都不是改善窗口期。需求侧 「政策底」 再强化可能要等到 2026 年中,供给侧自然出清也在 2026 年中,反内卷政策见效可能在 2026 下半年。
同时,科技成长需关注三个中期积极因素:一是海外 AI 资本开支 beta 依然向上。二是国内 AI 产业趋势同样在不断进步。三是 2025 年是一二级市场联动规模的向上拐点,新兴产业亮点会不断增加。
现阶段,科技长期性价比的确不高,但短期性价比已有效改善,还可以累积产业催化,发酵新一轮行情。
中期而言,科技引领四季度行情后,2026 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2026 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但大概率不是 2026 年全年高点,更不是本轮全面牛市的高点。牛市还有纵深,随着时间的推移,全面牛市演绎的条件会越来越充分。
随着供给出清,2026 年中 A 股 「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 依次出现框架的有效性回归。2026 年国内加码宽松的时刻,可能就是新一轮行情启动的时刻。
华泰证券:调整仍是配置机会
近期 A 股进入缩量震荡阶段,虽然短期市场变数仍存,但从市场情绪指标来看,量化及赚钱效应指标已回落至中性区间,考虑到资金 「抄底」 意愿仍存,投资者情绪回调幅度或相对有限,调整仍是配置机会。
配置方面,仓位可适度向哑铃配置迁移,并关注三个方向:一是政策及交易因素叠加催化下,科技或仍为短期市场主线,恒生科技、A 股算力、机器人等方向的低位标的或仍是市场主要配置方向。
二是具备防御性的红利板块或仍有演绎配置机会;三是投资者对于顺周期消费板块基本面预期偏弱,风险消化较为充分,可适当左侧布局部分消费方向。
中信建投证券:短期市场更加稳固
10 月以来市场情绪确实有所降温,增量资金流入节奏也有一定程度放缓,但整体而言尚未失速,近两日市场情绪已经企稳。量价维度来看,考虑到成长板块超 10% 的跌幅和全市场接近一半的缩量,短期市场更加稳固,后续调整空间或许有限。
近期海外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修复。「十五五」 规划 《建议》 出炉,短期来看,政策明确性有望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中长期而言,「十五五」 规划勾勒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蓝图为 A 股提供了清晰的增长路径,有望通过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夯实牛市基础。
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 AI、芯片、机器人、电池、创新药、有色、机械、军工、社会服务、大金融等行业。
国信证券:业绩确定性较强标的有望吸引增量资金聚焦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为 A 股市场提供新一轮的政策预期和投资线索。全会勾勒的发展蓝图更是为市场行稳致远提供坚实支撑。既进一步夯实市场对中国经济长期韧性的信心,让资本市场形成清晰的长期价值判断逻辑,又通过明确经济发展路径,引导资源向重点领域聚集,叠加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带来中长期资金和国际资金加速流入,将推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接下来,一方面关注即将发布的建议,重点跟踪关于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 等核心部署的具体落地,尤其是航天强国、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等明确提及的重点领域。另一方面关注三季报,业绩确定性较强或表现超预期的标的有望吸引增量资金聚焦。
配置层面,短期可以关注涨价逻辑驱动的存储芯片产业链,以及有利好消息催化的 AI 硬件各细分方向;中长期重点留意三季报业绩大幅改善的阵营,以及 「十五五」 规划相关的领域,诸如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
招商证券:持续关注科技
上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重点提及了航空强国、海洋等赛道,新增国防实力等目标,并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部署。此外,上周五召开的发布会,科技成为重大亮点之一。发布会也重点提及了包括低空经济、量子科技、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等多个科技的细分赛道。
上周五市场在多重利好下,整体放量上涨,涨幅居前的板块中,除有望得益于政策支持的军工外,商业航天等领域中,前期热门赛道也正如我们所料整体反弹。因此,后续从政策层面来看,科技大概率仍是建议稿的重点部署领域。
因此,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以 AI 算力及应用、半导体自主可控、固态电池、商业航天、可控核聚变为代表的八大赛道。
兴业证券:市场风险偏好有望继续抬升
随着国内进入重要会议、三季报景气验证等积极因素密集催化的阶段,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抬升,对于科技成长景气主线的共识也有望再一次凝聚。同时,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这一趋势有望继续强化。
配置方面,后续仍应以我为主、围绕 「十五五」 战略性布局。结构上,前期避险交易带来的 「再平衡」 带动结构上的性价比问题逐步消化后,景气优势、产业趋势与政策支持叠加,积极挖掘科技成长产业机会为主,重视 AI、军工、创新药。
浙商证券:市场正反馈效应具有可观持续性
目前 A 股正处于系统性慢牛过程中,中期储蓄搬家的过程方兴未艾,各路增量资金可期,财富效应也值得期待,因此市场整体的正反馈效应具有可观的持续性。
同时,短期两融余额增长速度出现边际放缓迹象,相关高弹性标的波动率开始增加,热门股票局部正反馈效应持续性存疑。所以,对慢牛应保持高度信心,同时适当规避高位板块的波动加剧。
配置方面,在保持积极乐观仓位水平的同时,提升均值回归因子的决策权重,注意进行风格均衡化配置。在趋势型思维和反转型思维间适时切换。
光大证券:短期有望维持强势表现
短期内,市场有望维持强势表现。一方面,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 「十五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新一轮政策部署有望提振市场信心。
另一方面,美联储 10 月有望继续降息,市场风险偏好或将抬升。整体来看,多重利好因素有望支持市场短期内维持强势表现。
中期来看,上市公司盈利有望改善,为市场增添新动力。当前上市公司盈利仍待企稳,经济复苏进程仍相对偏缓,不过部分领域数据有所改善。此外,未来国内出口或仍将保持韧性,内需改善的持续性或许会超预期。整体来看,在政策支持下,四季度 A 股盈利有望小幅修复,为市场增添新动力。
行业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中期关注 TMT 和先进制造板块,如果市场出现震荡则关注滞涨方向,如高股息及消费板块。
华安证券:短期有望延续向上
10 月末美联储大概率降息 25BP,四中全会在明确 「十五五」 规划方向同时强调坚决完成全年目标,内外因素边际向好,预计短期市场有望延续向上。
配置上,随着良性调整期尾声或结束,市场主线将再次回归并不断清晰。科技仍是核心,包括 AI 产业趋势的算力 (CPO/PCB/液冷/光纤)、应用 (机器人/游戏/软件)、军工等。
此外,景气或业绩硬支撑领域也需重视,包括电力设备 (风电/储能/电池/电源设备)、有色金属(稀土永磁/贵金属)、机械设备 (工程机械) 等。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十大券商看后市|多重利好因素支持,市场短期或维持强势表现)
(责任编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