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周,集运指数 (欧线) 期货价格悄然上涨,截至目前,涨幅达 20%。
「集装箱运输市场 (欧洲航线) 逐步进入旺季。10 月初现货运价降至 1400 美元/FEU 后,船司挺价意愿增强,连续宣涨 10 月下旬和 11 月上旬运价。在基本面结构改善的支撑下,部分海外进口商提前安排圣诞节假期前的进口运输、船司主动空班收紧运力等,助推现货运价稳步抬升。10 月下旬,现货市场运价上涨至 1750 美元/FEU,11 月上旬报价进一步上涨至 2250 美元/FEU。相比之下,美线运价的改善则更多受宏观因素的影响。」 海通期货研究所航运组负责人雷悦表示。
建信期货航运分析师黄雯昕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航司蓄力挺价,市场悲观预期得到一定修正。此外,中东冲突再起也从情绪上提振了集运指数 (欧线) 期货的价格。但从基本面看,市场并没有出现明显好转。贸易争端的影响逐渐显现,欧洲进出口增速持续走弱。另外,供给端目前仍处在运力持续释放的趋势中。
据了解,集运市场的定价相对独立,更多是船司基于基本面供需结构,包括长协和现货的订舱需求,以及近期有效运力的部署等因素进行评估。在目前的经贸结构中,运输成本的上涨是由国内出口商和海外进口商共同承担的,具体比例取决于商品品类。如低附加值的日用百货等,通常是海外商超的主要进口品类,运费成本更多由其承担;而光伏、白电等 「新三样」 品种,运费更多由国内出口企业承担,因此,运价上涨也会挤压其出口利润。
「此轮集运指数 (欧线) 期货价格回升主要受到现货市场涨价的支撑,但需求端的表现并不算火爆,如马士基 11 月第一周大柜开舱价为 2350 美元和 2467 美元,目前仅小幅涨至 2360 美元和 2478 美元,后期涨价空间和落地程度有待观察,预计对通胀影响有限。」 黄雯昕说。
当前这轮上涨行情是短期脉冲式的,还是中长期可持续的?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哪些信号?对此,雷悦认为,此轮现货运价上涨更多是周期性的传统旺季表现,并无较大的宏观因素或者 「黑天鹅」 事件驱动,以短期脉冲式行情为主。在宏观面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集运旺季通常持续至农历春节前 1~2 周,春节长假前出货完毕后因缺乏货量的有效支撑,运价将再度回归淡季表现。2026 年集装箱欧线运输市场整体供需结构将进一步弱化,主要压力来自供给端。根据相关机构统计,2026 年远东到欧洲的集装箱贸易需求预计同比增加 0.4%,而部署在该航线的集装箱船运力增速高达 4.6%。
「后期要看 『强预期』 下能否实现 『强现实』,如果得不到基本面支撑,运价上涨恐难持续,且面临红海复航和运力持续释放带来的供应压力。」 黄雯昕说。
(期货日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