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期货日报网讯 (记者 杨美)10 月 28 日,北京金融法院院长张雯在 2025 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法治论坛上表示,北京金融法院自 2021 年建院以来,依法履行涉外金融审判职能,办理了 1080 件涉外、涉港澳台审执案件,涉及 38 个国家及地区,其中包括 23 个 「一带一路」 国家。
结合金融涉外审判工作实践,张雯分享了三方面内容。
首先是立足司法前沿,准确把握金融制度型对外开放的法治动向和治理挑战。她表示,在国际金融领域,新架构、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跨境资管、跨境保函、ESG 投资产品等金融渠道,绿色金融债券、流量经济、虚拟货币释放更多风险敞口。法治必须前瞻金融创新,提升服务发展的质效。
其次是融通国内外规则,为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生态提供司法支撑。张雯谈到,其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必须通过具体裁判传递规则理念,在个案中彰显制度效能;在跨境证券纠纷中,北京金融法院依法对在港上市境外企业的证券欺诈诉讼行使管辖权,明确 「扰乱境内市场秩序」 与 「损害境内投资者合法权益」 择一即可触发 《证券法》 域外适用。
最后是强化系统性研判,前瞻回应涉外金融法治的时代命题。张雯表示,涉外合同效力的依法审查、跨境投融资规范的准确适用、争议解决的公正高效,是金融法治领域国家信用的 「试金石」;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等新形态发展,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数字货币等新议题应对,正深刻重塑全球金融格局。
为此,北京金融法院成立了包括涉外金融团队的十个专业政策调研团队,深入行业、深入企业、深入产品,调研在审判中发现的 「引进来」「走出去」 过程中的涉外法治难点堵点问题,聚焦 「数字资产跨境担保的规则治理」「最低限度原则的最新域外发展」 等前沿问题,从市场中洞悉挑战,通过精准的司法裁判树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