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称 AI 产业进入 「良性循环」,预计未来五季度收入可达 5000 亿美元。
当地时间 10 月 28 日,英伟达股价强势上扬,盘中一度涨逾 6%,收盘上涨 4.9%,市值触及 4.94 万亿美元后报 4.89 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接近 50%,扩张势头延续自 7 月突破 4 万亿美元以来的强劲行情。
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 GTC 大会成为英伟达新一轮上涨的催化剂。当天,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长达两小时的主题演讲中密集发布技术革新与产业合作计划,覆盖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自动驾驶及通信等领域,显示公司正加速从 「AI 芯片制造商」 向 「计算生态系统平台」 转型。
从药物研发到通信再到自动驾驶
英伟达宣布与制药巨头礼来(Eli Lilly) 达成合作,共同建设被称为 「医药领域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以支持分子建模与药物研发。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正成为医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而英伟达的算力平台将 「让药物发现进入全新阶段」。
通信领域的合作同样引人注目。英伟达与诺基亚(Nokia) 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 6G 人工智能平台,并与 T-Mobile 美国合作推动 AI-RAN(人工智能无线接入网) 技术落地。根据协议,英伟达将向诺基亚投资 10 亿美元,持股约 2.9%。T-Mobile 预计 2026 年启动 6G 试验,而戴尔 (Dell Technologies) 将为该计划提供 PowerEdge 服务器支持。
黄仁勋还发布了新一代自动驾驶计算平台 Hyperion 10,并宣布英伟达将与优步(Uber) 合作,构建 Robotaxis 自动驾驶出行网络。他表示:「这将是我们的又一计算平台,我相信它会取得可观的商业成果。」
D.A.Davidson 分析师吉尔·卢里亚 (Gil Luria) 表示,这些公告显示英伟达有能力将业务延伸到核心数据中心客户之外。「虽然这些项目与微软、亚马逊、谷歌及 Meta 等超大规模客户的资本开支相比仍属早期,但它们可能为英伟达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量子互联与 AI 超级计算
在此次 GTC 大会上,黄仁勋正式发布 NVQLink 互联系统,这项技术可在量子处理器与 AI 超级计算机之间实现高速通信,被他称为 「连接量子与经典计算的罗塞塔石碑」。
量子计算被视为下一代计算架构的关键方向,能够在分子模拟、气候建模和金融定价等领域解决传统计算机难以应对的复杂问题。但要实现商业化,必须让量子处理器与经典计算系统协同工作。英伟达工业工程与量子部门总经理蒂姆·科斯塔(Tim Costa) 表示,NVQLink 是首个能够支撑大规模量子纠错与并行运算的互联方案,「这意味着量子计算终于有机会从实验室走向应用」。
与此同时,英伟达宣布将与美国能源部合作,在阿贡和洛斯阿拉莫斯等国家实验室建设七台新一代 AI 超级计算机。能源部最大 AI 系统 Solstice 将配备 10 万个 Blackwell GPU;另一套 Equinox 系统包含 1 万个 GPU,预计 2026 年投入使用。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还计划采用英伟达 Vera Rubin 平台与 Quantum-X800 网络架构建设下一代 Mission 与 Vision 系统。
此外,英伟达将在 Digital Realty 位于弗吉尼亚州的园区内部署 AI Factory 研究中心,这一项目将作为其 Omniverse DSX 多代 AI 架构的重要节点,为科研机构与企业客户提供算力与开发支持。
黄仁勋:AI 产业进入良性循环
针对外界对 「AI 泡沫」 的质疑,黄仁勋在演讲中表示,AI 产业正进入从试验到成熟的关键阶段。「客户愿意为模型付费,这是我们进入良性循环的标志。」 他说,公司预计 Blackwell 芯片和 Rubin 模型将在未来五个季度带来约 5000 亿美元的收入。
黄仁勋表示,AI 的发展正推动各行各业的再工业化,从制造、能源到医疗、交通,「算力正在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他强调,英伟达的使命是构建支撑这一转变的基础设施,让人工智能成为社会长期增长的引擎。
受 GTC 大会利好推动,英伟达股价周二创下自 6 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多家机构认为,本届大会凸显了英伟达在 AI 生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从 GPU 硬件到计算平台,再到软件与网络架构,公司正构建贯穿整个 AI 产业链的闭环。
市场普遍认为,英伟达在量子计算、通信网络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延伸布局,将进一步扩大其市场边界。随着全球科技公司持续加码 AI 投资,英伟达在高性能计算中的主导地位预计仍将强化。
(第一财经)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