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齐宣)10 月 29 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召开 2025 年前三季度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新闻发言人陈学森表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预计,2025 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增幅在 6% 左右,全年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将达到 8000 万吨左右;铜、铝、锂等国内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再生金属产量突破 2000 万吨;铜、铝等常用有色金属价格维持高位震荡, 工业硅、碳酸锂价格仍维持在底部徘徊;铜精矿、铝土矿进口保持增长,铝材及铝制品出口下降;规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接近 10 万亿元,利润总额 4500 亿元左右,均有望创历史新高,能够圆满完成 「十四五」 规划行业发展目标。
此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林如海介绍,我国碳酸锂、氢氧化锂等基础锂盐,金属锂及其合金、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解质等产品的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数据显示,今年 1 至 9 月,我国碳酸锂产量约 58.8 万吨,氢氧化锂产量约 30.3 万吨。从产业分布来看,基础锂盐产业主要分布在江西、四川、青海、江苏、山东等地。
「我国锂电产业链完整且规模化优势明显,拥有从开发到回收利用的 『全生命周期』 产业链,全球基础锂盐、大部分关键材料、锂电池产能主要集中在我国,形成了具有显著优势的产业集群和成本竞争力。」 林如海说,此外,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为技术迭代和产能消纳提供了广阔空间。
与此同时,我国锂电产业仍面临锂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产能利用率不足与盈利压力、核心技术竞争与迭代风险等挑战。
林如海建议,锂行业企业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运营管理、推动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深化国际合作,以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