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陈柯名
近日,广东证监局披露的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直指两位从事期货市场信息报道的工作人员出现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和从事与其工作职责发生利益冲突的期货交易两大违法行为,合计罚没 26.18 万元。
《期货和衍生品法》 在 2022 年出台,其中明确指出,各种传播媒介传播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信息应当真实、客观,禁止误导,并且相关工作人员不得从事利益冲突的期货交易和衍生品交易及相关活动。

违法行为一:发布碳酸锂不实消息
根据处罚决定书,方某喆和郑某强两位 「90 后」 的当事人,均为从事期货市场信息报道的工作人员。
2023 年 11 月 28 日,2 位人员在其任职企业网站、手机 APP 发布快讯,内容涉及某公司碳酸锂放货情况,相关信息发布后被多家媒体转载。2023 年 12 月 1 日,上述信息被撤回。
广东证监局表示,经查,上述信息发布时,相关公司并未制定具体的放货计划,放货量和放货时间尚不明确。方某喆、郑某强编造、传播的案涉信息为不实信息,扰乱了期货市场秩序。
但方某喆、郑某强在上述行为中没有违法所得。

违法行为二:借机 「放空」 盈利超 2 万元
真正的违法所得,是在他们自身的期货交易行为中。前述决定书提及,2 位当事人在前述案涉虚假信息发布当日即 2023 年 11 月 28 日,均存在对碳酸锂期货合约先卖出开仓后买入平仓的交易行为,分别盈利 9600 元、12150 元。
这也与当天行情方向相配合,Wind 数据显示,2023 年 11 月 28 日,碳酸锂主力合约续跌 4.91%,连续两日领跌国内商品期货市场。

由此,广东证监局表示,方某喆、郑某强在收集、传播期货市场相关信息过程中,买卖与所传播市场信息相关联的期货标的,从事了与工作职责发生利益冲突的期货交易活动。
上述有关违法事实,有相关公司生产销售计划材料、情况说明、相关期货账户资料及交易明细、询问笔录等证据证明,足以认定。
上述两项违法行为,分别违反了 《期货和衍生品法》 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

合计罚没逾 26 万元
广东证监局表示,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以及当事人在共同实施违法行为中发挥的作用,依据 《期货和衍生品法》 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对两人合计罚没 26.18 万元。
其中,就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两人合计被罚 20 万元,其中方某喆承担 12 万元罚款,郑某强承担 8 万元罚款。
而针对从事与其工作职责发生利益冲突的期货交易的行为,两人的违法所得均被没收,同时被分别罚 2 万元。

广东证监局还表示,上述当事人应自收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 15 日内,将罚没款直接汇交国库。当事人如果对该处罚决定不服,可在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 60 日内向证监会申请行政复议。复议和诉讼期间,上述决定不停止执行。
据媒体披露,结合公开报道,此次罚单涉及的或是上海钢联旗下品牌我的钢铁网,两位当事人或此前就职于该企业新能源事业部,最近 2 个月有相关报道披露。
编辑|陈柯名 杜恒峰
校对|金冥羽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文无关)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公开消息、财联社 (记者 周晓雅)等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