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环球时报》11 月 1 日报道,随着中美经贸团队就扩大农产品贸易达成共识,美国豆农终于松了一口气。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 10 月 30 日宣布,中国已同意在本出口季购买至少 1200 万吨美国大豆,并在未来三年内每年至少采购 2500 万吨。
受此影响,本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一度触及近 15 个月来的最高水平。
如释重负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近年来,中国一直稳定购买美国大豆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去年,美国出口的大豆总价值近 245 亿美元,其中中国购买了逾一半。
然而,自特朗普政府今年开始对华加征关税后,中国暂停采购美国大豆,转向巴西和其他南美供应商,通过海外市场的多元化布局,来保障粮食安全。
美国中西部农区因此深陷投入成本飙升、价格下跌与粮仓爆满的困境。
美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州——伊利诺伊州州长普里茨克曾警告称,该州已陷入 「农业贸易危机」,豆农每英亩亏损高达 100 至 200 美元。
面对破产压力,美国豆农多次呼吁政府尽快与中方重启谈判。特朗普政府一度准备动用紧急财政援助,为农民纾困。
如今,中美贸易紧张关系缓和,让美国农民——共和党核心支持群体如释重负。
据报道,匿名贸易消息人士透露,中方已购买三批约 18 万吨美国大豆,计划于 12 月或明年 1 月装运。
艾奥瓦州农场局联合会主席布伦特·约翰逊表示,中国重返市场,为低迷的美国大豆市场提供关键支撑。
艾奥瓦州农民帕姆·约翰逊说,「我觉得无论怎么强调这件事的重要性都不为过,我们已经等太久了,终于看到一线希望。」
规模受限
受消息提振,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豆粕和玉米期货本周均大幅上涨,其中大豆期货价格触及近 15 个月新高。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可能在明年 5 月之前继续购买美国大豆以补充战略储备,总额可能达到 40 亿美元。
不过,中美农产品贸易的相关细节尚未公开。从更长期角度看,中国目前的豆粕储备较充足,可能会限制其采购量。此外,关税政策、汇率波动及南美竞争等不确定因素,仍将左右大豆贸易格局。
「这是非常好的消息,我非常感激。」 美国大豆委员会董事成员罗布·埃沃特说,「我不想让人觉得我是个不知感恩的农民,但这并未在短期内解决所有问题。」
(上观新闻)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