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基金报
2025 年,A 股市场明显回暖,10 月底沪指一度登上 10 年新高 4025.70 点,也让公募权益基金赚钱效应 「强势回归」,「翻倍基」 批量出炉!
具体来看,主流指数前 10 月基本上演上涨行情,其中科创创业 50、北证 50 等指数表现神勇,年内涨幅均超 50%,分别达到 59.93%、52.51%;创业板指、科创 50、中证 2000 等指数也表现强势,涨幅均超 30%,仅红利指数出现小幅下跌。
在这样基础的市场下,前 10 月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增长率平均达到 27.48%,最牛基金业绩超 200%。

主动权益类基金
前 10 月净值增长率为 27.48%
受益于股市上涨,权益类基金交出不错的业绩答卷。

Wind 数据显示,若不包括 2025 年成立的新基金,前 10 月权益基金整体获得 28.00% 的单位净值增长率 (包括指数型、混合型、股票型,不含 FOF、QDII,仅算主代码,仅算披露 10 月 31 日业绩基金),表现明显好于上证指数等主流指数。
具体来看,主动权益基金前 10 月整体平均获得 27.48% 的净值增长率。最低仓位分别为 80% 和 60% 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更能体现整体公募基金的权益投资能力。数据显示,截至 10 月 31 日,今年以来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 32.93%、32.33%,显然是一个业绩丰收 「大年」。
受益于市场回暖,前 10 月超 98% 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为正,更有一大批基金净值创出新高。
最牛基金业绩超 200%
34 只 「翻倍基」
今年以来,A 股结构性机会明显,北交所、创新药、机器人、有色金属等领域表现较好,让抓住这一波机遇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业绩颇丰。
主动权益类基金的 「翻倍基」 批量出现。数据显示,截至 10 月 31 日,今年以来共有 705 只主动权益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超过 50%,34 只超过 100%,最牛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超过 200%。

具体来看,任桀管理的永赢科技智选 A,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高达 200.63%,成为全部基金的业绩领跑者。这只成立于 2024 年 10 月 30 日的 「次新基金」,显然恰逢其时,抓住了 2025 云计算市场的机遇获得了卓越的收益,吸引全市场关注。根据三季报,永赢科技智选 A 主要聚焦于全球云计算产业链的投资方向。
紧随其后的是冯炉丹管理的中欧数字经济A,年内收益达到 134.72%。该基金报告期内本基金保持高仓位配置,持续聚焦五大核心投资方向:AI 基础设施、智能机器人与智能驾驶 AI 应用、端侧 AI 及国产 AI 产业链。此外,恒越优势精选、汇安成长优选 A、红土创新新兴产业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也超过了 130%。
此外,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 A、中航机遇领航 A、交银优择回报 A、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 A、兴证资管金麒麟兴享优选 B、信澳业绩驱动 A 等表现较好,年内净值增长率均超 110%。不少产品都是抓住了 AI、新消费、北交所等领域的行情。
不过,也有一批主动权益基金表现不佳,净值亏损超 5% 的产品达到 26 只,表现最差的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7.03%。
前 10 月指数型基金业绩最牛近 99%
今年前 10 月,通信设备、创新药、有色金属等板块轮番演绎,带动一大批指数基金的表现。从具体指数基金表现来看,通信设备主题指数基金成为前 10 月最大赢家。
今年以来,通信设备板块一路上攻,通信设备指数累计年涨幅超 98%,跟踪通信设备的指数基金也表现神勇。在行情的推波助澜下,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 ETF、天弘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 A、博时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 A、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 ETF 联接 A 等纷纷 「霸榜」。其中,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 ETF 以 98.87% 的单位净值涨幅暂列年内第一。
创新药相关 ETF 产品前 10 月也有亮眼表现。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富国恒生港股通创新药及医疗保健 ETF 等今年以来单位净值增长率在 82%~90% 区间不等。
除了创新药相关 ETF 产品之外,国泰、招商旗下中证有色金属矿业主题 ETF、永赢、华夏旗下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 ETF 等也有不俗的业绩表现,前 10 月单位净值涨幅均在 80% 以上。
此外,南方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创业板人工智能 ETF 等多只人工智能相关 ETF 产品前 10 月业绩也相对靠前。

关注国产半导体设备、储能、AI 端侧等板块
三季报披露完毕,绩优基金经理对市场和热门板块的观点备受关注。
永赢科技智选基金经理任桀表示,全球云计算产业仍然值得重点关注。他指出,相比于 2023—2025 年大厂基于现金流投资,新云厂商掀起的举债投资、芯片与模型厂商的相互投资浪潮,可能会将全球 AI 算力投资推向更高水位。此外,随着模型和算力架构的深度匹配,计算、通信、存储的配置方案变得丰富,将带来更多产业链的机会。而对于光通信和 PCB行业,预计 2027 年有望成为新技术交汇的大年,CPO、OCS、Scaleup 的光方案、正交背板、中板、载板等技术有望进入落地期,相关新品的价值量变化和渗透率提升值得期待。
在三季报中,中欧数字经济基金经理冯炉丹提醒投资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过前期较大幅度的上涨,AI 板块整体估值已不再处于低位区间,部分热门概念股的估值甚至包含了对未来多年高速成长的乐观预期。当前投资机遇与风险并存,机遇在于 AI 技术正处于加速迭代和商业化落地的黎明期,产业天花板极高。但风险在于,高估值意味着对业绩兑现的要求更为苛刻,也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流动性及宏观因素变化的冲击,板块波动性会显著加大。
所以冯炉丹建议投资者分散投资,将 AI 板块作为整体资产配置的一部分,力求在享受 AI 行业成长红利的同时,通过在不同行业和资产类别间的分散配置,平滑投资组合的收益波动。
恒越优势精选基金经理吴海宁表示,看好国产半导体设备,储能,AI 端侧等板块。国产存储芯片的生产能力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在景气上行周期内持续扩产的确定性高,而刻蚀设备作为存储芯片生产所需的关键设备,将持续受益。国内独立储能经济性显现,国外电力紧缺增加了大储需求,储能的景气度亦可看长。
(中国基金报)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