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红星新闻报道,11 月 4 日新加坡议会通过法律,将对诈骗分子处以鞭刑,最少 6 鞭,最多 24 鞭。内政部高级政务部长称诈骗是新加坡最普遍犯罪,占已报告案件的 60%。目前新加坡已采取多种措施应对电诈,司法鞭刑适用于 50 岁以下健康男性罪犯。另据法治日报环球法治报道,新加坡此前还通过法律允许警方控制涉诈个人银行账户。
每经编辑|毕陆名
据红星新闻,针对东南亚地区愈演愈烈的电诈问题,新加坡议会 11 月 4 日正式通过一项法律,该国将对诈骗分子处以鞭刑。
此次新通过的法律规定,参与诈骗的犯罪分子 (包括诈骗团伙成员、招募被骗者的牵线人员以及其他任何对诈骗提供帮助的人) 都将面临鞭刑,鞭打次数根据罪行严重程度而定,最少为 6 鞭,最多为 24 鞭。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在此次法律审议会议中,新加坡内政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表示,诈骗如今是新加坡最为普遍的犯罪,比例达到已报告犯罪案件的 60%。
目前新加坡对多种罪行处以鞭刑,例如严重性犯罪、破坏罪以及抢劫罪。针对目前越来越严重的电诈犯罪,新加坡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限制与诈骗活动有关联的人员使用银行和电信服务,允许警方控制可能诈骗目标的个人银行账户,并限制账户交易。
目前新加坡的司法鞭刑只适用于 50 岁以下、身体健康的男性罪犯,适用范围广泛,通常针对严重罪行,一次庭审最多只能判处 24 下鞭刑。
负责执行鞭刑的人员一般来自新加坡监狱署紧急应变部队 (SPEAR),一般是体格健硕、身材魁梧高大的男性,有些甚至是武术或搏击高手。他们经过严格的选拔并接受特殊的训练,以确保他们具备执行鞭刑的技能和素质。他们用沙袋、人体模型甚至香蕉树练习鞭打的技巧,非常讲究力量、精确度、协调性,目的是在最大程度上给予犯人痛苦,同时尽量减少伤害。鞭刑在执行时,行刑人员用一根 1.2 米长、1.27 厘米粗的藤鞭抽打犯人的屁股,同时有医生在场监督整个过程。
在行刑前,监狱医生会对犯人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确保他能承受鞭刑。如果医生认为犯人的健康状况不适合 (例如有心脏病或传染病),鞭刑可能会被推迟或经法院同意后取消。
另据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2 月底报道,新加坡议会通过了一项法律,允许警方控制涉嫌成为诈骗目标的个人的银行账户,以应对这个城市国家诈骗案件数量的激增。《防诈骗法案》 赋予警方向银行发布限制令的权力,这将限制人们账户的银行交易。该法案于去年提出,最初旨在保护潜在受害者免受远程诈骗,例如通过电话或在线平台进行的诈骗,后来扩大到包括其他类型的涉及线下互动的诈骗案件。
新加坡内政部政务部长表示:「威胁将不断演变,我们必须确保我们有适当的工具来应对这一威胁,这正是该法案的目的所在。」 根据新法律,对于警方认为可能向诈骗者提款或转账的个人,以及当局认为有必要以这种方式保护的个人,可以对其银行账户和信贷工具施加限制令。每项限制令的有效期最长为 30 天,最多可延长 5 次。账户被限制的人必须向警方申请使用其资金,以支付其生活费用和其他必要支出。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红星新闻、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