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数据断档+内部分歧,美联储 12 月决策恐成 「世纪难题」!

2025 年 11 月 8 日

特朗普关税诉讼冲击联邦预算 华尔街投行则早已嗅到商机

2025 年 11 月 8 日
日韩股市全线下挫,万亿巨头大跳水

日韩股市全线下挫,万亿巨头大跳水

2025 年 11 月 8 日
人气牛股斩获9连板 活跃资金动向扫描 这些方向也高热

人气牛股斩获 9 连板 活跃资金动向扫描 这些方向也高热

2025 年 11 月 8 日
广告

【环球财经】 佩洛西宣布将退休 特朗普称是件 「大好事」

2025 年 11 月 8 日

20cm 速递|锂电池行业长期趋势向好,创业板新能源 ETF 国泰 (159387) 近 20 日净流入超 4.5 亿元

2025 年 11 月 8 日

市场规模持续攀升 百亿权益基金经理超两百位

2025 年 11 月 8 日
刘强东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幽默谈拍照,透露会和「六小龙」私下联系!还称员工未来可能一周只需要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时

刘强东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幽默谈拍照,透露会和 「六小龙」 私下联系!还称员工未来可能一周只需要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时

2025 年 11 月 8 日

德国高级军官警告:俄罗斯随时可能对北约发动有限攻击

2025 年 11 月 8 日
动力储能共振!锂矿概念爆发 多只龙头年内已翻倍

动力储能共振!锂矿概念爆发 多只龙头年内已翻倍

2025 年 11 月 8 日

无人机事件频发 欧洲如何应对

2025 年 11 月 8 日

承德露露回购期满倒计时:3 个交易日内须至少回购 420 万股,最多可回购超 3 亿元

2025 年 11 月 8 日
价格狂飙!一图梳理六氟磷酸锂概念股

价格狂飙!一图梳理六氟磷酸锂概念股

2025 年 11 月 8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11 月 8 日 星期六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数据断档+内部分歧,美联储 12 月决策恐成 「世纪难题」!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11 月 8 日
在 财眼
0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由于发布经济数据的美国联邦机构 「歇业」,本周五已是连续第二个月未能看到全美就业报告。经济学家断言,时间拖得越久,10 月份的部分就业和通胀数据就可能直接 「胎死腹中」。即使政府很快重新开门,那些补发的数据也是基于事后追忆的调查,可靠性大打折扣。这种数据上的黑洞,无疑会激化美联储内部长久以来的分歧:面对持续的通胀风险,劳动力市场真已弱到非降息不可的地步吗?

「这只会让对立面更尖锐,」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 (RBC Capital Markets) 高级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里德 (Mike Cudzil) 一针见血地指出,「届时,官方数据的公信力都会被打上问号。」

尽管身陷数据荒,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还是在 10 月下旬成功撮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达成了降息共识。但他会后立刻泼了冷水,直言想在 12 月再来一次,绝非易事。随后,多位政策制定者罕见地在会议前近六周就公开站队表态,为鲍威尔的警告增添了火药味。

在 10 月会议上,美联储手中有最新的通胀数据,却缺了就业报告。若政府能在此前复工,12 月 9 日至 10 日的会议上,他们可能面临恰恰相反的尴尬局面。理论上讲,这将有助判断后续行动,因为鲍威尔已将 12 月的辩论核心锁定在劳动力市场的真实健康状况。毕竟,夏季招聘的急剧放缓,引发了对货币政策太紧缩的担忧,这是促成 9 月和 10 月降息的原动力。

鲍威尔在 10 月 29 日明确表示:「对委员会中的一些人来说,是时候停下来,审视一下劳动力市场是否真的存在下行风险了。」

然而,原定本周五发布的 10 月就业报告将充满硬伤——最大的难题是,有多少失业人数是联邦雇员临时休假导致的,这使得数据难以辨清真伪。一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美联储最为看重的失业率数字,可能根本就不会露面。就业报告涉及每月包含 12 号的那一周数据,由劳工统计局 (BLS) 的两项调查构成:一项是针对企业的非农就业数据,另一项是用于计算失业率的家庭调查。

企业能保留工资数据并多在线上报告,但对工人进行面对面和电话采访难度极大。他们需要回忆特定一周的就业状态。

「拖延越久,回复就越不靠谱,」 法国巴黎银行 (BNP Paribas) 高级美国经济学家安德鲁·哈斯比 (Andrew Husby) 在其最新报告中警告,「我们认为,劳工统计局很可能在某个时间点放弃 10 月数据的回复,直接聚焦 11 月数据,那就意味着,10 月的失业率将永远是个谜。」

即使最终能给出失业率,如何将潜在趋势和政府停摆的影响剥离开来,也会成为新的问题。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 (CBO) 的测算,如果将所有约 65 万名休假的联邦雇员都计入 「临时性失业」,失业率将瞬间跳涨 0.4 个百分点。

经济学家指出,停摆已持续六周,劳工统计局发布 10 月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 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为该指数高度依赖对全国企业进行的现场访问。当局曾下令召回人员,只为发布 9 月 CPI,以确保社会保障局 (SSA) 能调整生活成本,但自从 10 月 1 日政府停摆以来,再无任何报告问世。

就业数据雾里看花,通胀数据人间蒸发,这只会让那些 「劳动力市场危机论」 者继续叫嚣降息,而 「通胀担忧派」 坚持按兵不动,双方陷入死结。不过,目前根据期货合约显示,市场仍押注鸽派会赢,12 月降息的概率仍过半。

支持降息的一方可以拿来工资处理公司 ADP 的私人招聘数据撑腰——数据显示,10 月的就业增长持续萎靡,且几乎全靠教育和医疗服务部门撑场面。

反之,反对降息的官员则可引用每周的失业保险申请数据——在停摆期间,各州政府持续统计该数据,且未出现任何明显的激增。

然而,由于私营部门缺乏替代性数据,政府的通胀统计数据几乎是无可取代。

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官方数据缺席的情况下,本周价值 29 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市场投资者也陷入了两难:来自 ADP Research、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Inc. 和 Revelio Labs 等机构发布的数据相互矛盾,导致收益率波动方向不一。

Columbia Threadneedle Investment 的投资组合经理埃德·阿尔-侯赛尼 (Ed Al-Hussainy) 表示,这些冲突的数据点凸显了所有参与者的困境。

「失业保险申请和官方失业率,仍是不可撼动的黄金标准,」 阿尔-侯赛尼强调。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由于发布经济数据的美国联邦机构 「歇业」,本周五已是连续第二个月未能看到全美就业报告。经济学家断言,时间拖得越久,10 月份的部分就业和通胀数据就可能直接 「胎死腹中」。即使政府很快重新开门,那些补发的数据也是基于事后追忆的调查,可靠性大打折扣。这种数据上的黑洞,无疑会激化美联储内部长久以来的分歧:面对持续的通胀风险,劳动力市场真已弱到非降息不可的地步吗?

「这只会让对立面更尖锐,」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 (RBC Capital Markets) 高级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里德 (Mike Cudzil) 一针见血地指出,「届时,官方数据的公信力都会被打上问号。」

尽管身陷数据荒,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还是在 10 月下旬成功撮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达成了降息共识。但他会后立刻泼了冷水,直言想在 12 月再来一次,绝非易事。随后,多位政策制定者罕见地在会议前近六周就公开站队表态,为鲍威尔的警告增添了火药味。

在 10 月会议上,美联储手中有最新的通胀数据,却缺了就业报告。若政府能在此前复工,12 月 9 日至 10 日的会议上,他们可能面临恰恰相反的尴尬局面。理论上讲,这将有助判断后续行动,因为鲍威尔已将 12 月的辩论核心锁定在劳动力市场的真实健康状况。毕竟,夏季招聘的急剧放缓,引发了对货币政策太紧缩的担忧,这是促成 9 月和 10 月降息的原动力。

鲍威尔在 10 月 29 日明确表示:「对委员会中的一些人来说,是时候停下来,审视一下劳动力市场是否真的存在下行风险了。」

然而,原定本周五发布的 10 月就业报告将充满硬伤——最大的难题是,有多少失业人数是联邦雇员临时休假导致的,这使得数据难以辨清真伪。一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美联储最为看重的失业率数字,可能根本就不会露面。就业报告涉及每月包含 12 号的那一周数据,由劳工统计局 (BLS) 的两项调查构成:一项是针对企业的非农就业数据,另一项是用于计算失业率的家庭调查。

企业能保留工资数据并多在线上报告,但对工人进行面对面和电话采访难度极大。他们需要回忆特定一周的就业状态。

「拖延越久,回复就越不靠谱,」 法国巴黎银行 (BNP Paribas) 高级美国经济学家安德鲁·哈斯比 (Andrew Husby) 在其最新报告中警告,「我们认为,劳工统计局很可能在某个时间点放弃 10 月数据的回复,直接聚焦 11 月数据,那就意味着,10 月的失业率将永远是个谜。」

即使最终能给出失业率,如何将潜在趋势和政府停摆的影响剥离开来,也会成为新的问题。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 (CBO) 的测算,如果将所有约 65 万名休假的联邦雇员都计入 「临时性失业」,失业率将瞬间跳涨 0.4 个百分点。

经济学家指出,停摆已持续六周,劳工统计局发布 10 月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 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为该指数高度依赖对全国企业进行的现场访问。当局曾下令召回人员,只为发布 9 月 CPI,以确保社会保障局 (SSA) 能调整生活成本,但自从 10 月 1 日政府停摆以来,再无任何报告问世。

就业数据雾里看花,通胀数据人间蒸发,这只会让那些 「劳动力市场危机论」 者继续叫嚣降息,而 「通胀担忧派」 坚持按兵不动,双方陷入死结。不过,目前根据期货合约显示,市场仍押注鸽派会赢,12 月降息的概率仍过半。

支持降息的一方可以拿来工资处理公司 ADP 的私人招聘数据撑腰——数据显示,10 月的就业增长持续萎靡,且几乎全靠教育和医疗服务部门撑场面。

反之,反对降息的官员则可引用每周的失业保险申请数据——在停摆期间,各州政府持续统计该数据,且未出现任何明显的激增。

然而,由于私营部门缺乏替代性数据,政府的通胀统计数据几乎是无可取代。

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官方数据缺席的情况下,本周价值 29 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市场投资者也陷入了两难:来自 ADP Research、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Inc. 和 Revelio Labs 等机构发布的数据相互矛盾,导致收益率波动方向不一。

Columbia Threadneedle Investment 的投资组合经理埃德·阿尔-侯赛尼 (Ed Al-Hussainy) 表示,这些冲突的数据点凸显了所有参与者的困境。

「失业保险申请和官方失业率,仍是不可撼动的黄金标准,」 阿尔-侯赛尼强调。

YOU MAY ALSO LIKE

德国高级军官警告:俄罗斯随时可能对北约发动有限攻击

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利率已近 「中性」,降息求稳是上策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由于发布经济数据的美国联邦机构 「歇业」,本周五已是连续第二个月未能看到全美就业报告。经济学家断言,时间拖得越久,10 月份的部分就业和通胀数据就可能直接 「胎死腹中」。即使政府很快重新开门,那些补发的数据也是基于事后追忆的调查,可靠性大打折扣。这种数据上的黑洞,无疑会激化美联储内部长久以来的分歧:面对持续的通胀风险,劳动力市场真已弱到非降息不可的地步吗?

「这只会让对立面更尖锐,」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 (RBC Capital Markets) 高级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里德 (Mike Cudzil) 一针见血地指出,「届时,官方数据的公信力都会被打上问号。」

尽管身陷数据荒,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还是在 10 月下旬成功撮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达成了降息共识。但他会后立刻泼了冷水,直言想在 12 月再来一次,绝非易事。随后,多位政策制定者罕见地在会议前近六周就公开站队表态,为鲍威尔的警告增添了火药味。

在 10 月会议上,美联储手中有最新的通胀数据,却缺了就业报告。若政府能在此前复工,12 月 9 日至 10 日的会议上,他们可能面临恰恰相反的尴尬局面。理论上讲,这将有助判断后续行动,因为鲍威尔已将 12 月的辩论核心锁定在劳动力市场的真实健康状况。毕竟,夏季招聘的急剧放缓,引发了对货币政策太紧缩的担忧,这是促成 9 月和 10 月降息的原动力。

鲍威尔在 10 月 29 日明确表示:「对委员会中的一些人来说,是时候停下来,审视一下劳动力市场是否真的存在下行风险了。」

然而,原定本周五发布的 10 月就业报告将充满硬伤——最大的难题是,有多少失业人数是联邦雇员临时休假导致的,这使得数据难以辨清真伪。一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美联储最为看重的失业率数字,可能根本就不会露面。就业报告涉及每月包含 12 号的那一周数据,由劳工统计局 (BLS) 的两项调查构成:一项是针对企业的非农就业数据,另一项是用于计算失业率的家庭调查。

企业能保留工资数据并多在线上报告,但对工人进行面对面和电话采访难度极大。他们需要回忆特定一周的就业状态。

「拖延越久,回复就越不靠谱,」 法国巴黎银行 (BNP Paribas) 高级美国经济学家安德鲁·哈斯比 (Andrew Husby) 在其最新报告中警告,「我们认为,劳工统计局很可能在某个时间点放弃 10 月数据的回复,直接聚焦 11 月数据,那就意味着,10 月的失业率将永远是个谜。」

即使最终能给出失业率,如何将潜在趋势和政府停摆的影响剥离开来,也会成为新的问题。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 (CBO) 的测算,如果将所有约 65 万名休假的联邦雇员都计入 「临时性失业」,失业率将瞬间跳涨 0.4 个百分点。

经济学家指出,停摆已持续六周,劳工统计局发布 10 月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 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为该指数高度依赖对全国企业进行的现场访问。当局曾下令召回人员,只为发布 9 月 CPI,以确保社会保障局 (SSA) 能调整生活成本,但自从 10 月 1 日政府停摆以来,再无任何报告问世。

就业数据雾里看花,通胀数据人间蒸发,这只会让那些 「劳动力市场危机论」 者继续叫嚣降息,而 「通胀担忧派」 坚持按兵不动,双方陷入死结。不过,目前根据期货合约显示,市场仍押注鸽派会赢,12 月降息的概率仍过半。

支持降息的一方可以拿来工资处理公司 ADP 的私人招聘数据撑腰——数据显示,10 月的就业增长持续萎靡,且几乎全靠教育和医疗服务部门撑场面。

反之,反对降息的官员则可引用每周的失业保险申请数据——在停摆期间,各州政府持续统计该数据,且未出现任何明显的激增。

然而,由于私营部门缺乏替代性数据,政府的通胀统计数据几乎是无可取代。

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官方数据缺席的情况下,本周价值 29 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市场投资者也陷入了两难:来自 ADP Research、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Inc. 和 Revelio Labs 等机构发布的数据相互矛盾,导致收益率波动方向不一。

Columbia Threadneedle Investment 的投资组合经理埃德·阿尔-侯赛尼 (Ed Al-Hussainy) 表示,这些冲突的数据点凸显了所有参与者的困境。

「失业保险申请和官方失业率,仍是不可撼动的黄金标准,」 阿尔-侯赛尼强调。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由于发布经济数据的美国联邦机构 「歇业」,本周五已是连续第二个月未能看到全美就业报告。经济学家断言,时间拖得越久,10 月份的部分就业和通胀数据就可能直接 「胎死腹中」。即使政府很快重新开门,那些补发的数据也是基于事后追忆的调查,可靠性大打折扣。这种数据上的黑洞,无疑会激化美联储内部长久以来的分歧:面对持续的通胀风险,劳动力市场真已弱到非降息不可的地步吗?

「这只会让对立面更尖锐,」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 (RBC Capital Markets) 高级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里德 (Mike Cudzil) 一针见血地指出,「届时,官方数据的公信力都会被打上问号。」

尽管身陷数据荒,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还是在 10 月下旬成功撮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达成了降息共识。但他会后立刻泼了冷水,直言想在 12 月再来一次,绝非易事。随后,多位政策制定者罕见地在会议前近六周就公开站队表态,为鲍威尔的警告增添了火药味。

在 10 月会议上,美联储手中有最新的通胀数据,却缺了就业报告。若政府能在此前复工,12 月 9 日至 10 日的会议上,他们可能面临恰恰相反的尴尬局面。理论上讲,这将有助判断后续行动,因为鲍威尔已将 12 月的辩论核心锁定在劳动力市场的真实健康状况。毕竟,夏季招聘的急剧放缓,引发了对货币政策太紧缩的担忧,这是促成 9 月和 10 月降息的原动力。

鲍威尔在 10 月 29 日明确表示:「对委员会中的一些人来说,是时候停下来,审视一下劳动力市场是否真的存在下行风险了。」

然而,原定本周五发布的 10 月就业报告将充满硬伤——最大的难题是,有多少失业人数是联邦雇员临时休假导致的,这使得数据难以辨清真伪。一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美联储最为看重的失业率数字,可能根本就不会露面。就业报告涉及每月包含 12 号的那一周数据,由劳工统计局 (BLS) 的两项调查构成:一项是针对企业的非农就业数据,另一项是用于计算失业率的家庭调查。

企业能保留工资数据并多在线上报告,但对工人进行面对面和电话采访难度极大。他们需要回忆特定一周的就业状态。

「拖延越久,回复就越不靠谱,」 法国巴黎银行 (BNP Paribas) 高级美国经济学家安德鲁·哈斯比 (Andrew Husby) 在其最新报告中警告,「我们认为,劳工统计局很可能在某个时间点放弃 10 月数据的回复,直接聚焦 11 月数据,那就意味着,10 月的失业率将永远是个谜。」

即使最终能给出失业率,如何将潜在趋势和政府停摆的影响剥离开来,也会成为新的问题。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 (CBO) 的测算,如果将所有约 65 万名休假的联邦雇员都计入 「临时性失业」,失业率将瞬间跳涨 0.4 个百分点。

经济学家指出,停摆已持续六周,劳工统计局发布 10 月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 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为该指数高度依赖对全国企业进行的现场访问。当局曾下令召回人员,只为发布 9 月 CPI,以确保社会保障局 (SSA) 能调整生活成本,但自从 10 月 1 日政府停摆以来,再无任何报告问世。

就业数据雾里看花,通胀数据人间蒸发,这只会让那些 「劳动力市场危机论」 者继续叫嚣降息,而 「通胀担忧派」 坚持按兵不动,双方陷入死结。不过,目前根据期货合约显示,市场仍押注鸽派会赢,12 月降息的概率仍过半。

支持降息的一方可以拿来工资处理公司 ADP 的私人招聘数据撑腰——数据显示,10 月的就业增长持续萎靡,且几乎全靠教育和医疗服务部门撑场面。

反之,反对降息的官员则可引用每周的失业保险申请数据——在停摆期间,各州政府持续统计该数据,且未出现任何明显的激增。

然而,由于私营部门缺乏替代性数据,政府的通胀统计数据几乎是无可取代。

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官方数据缺席的情况下,本周价值 29 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市场投资者也陷入了两难:来自 ADP Research、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Inc. 和 Revelio Labs 等机构发布的数据相互矛盾,导致收益率波动方向不一。

Columbia Threadneedle Investment 的投资组合经理埃德·阿尔-侯赛尼 (Ed Al-Hussainy) 表示,这些冲突的数据点凸显了所有参与者的困境。

「失业保险申请和官方失业率,仍是不可撼动的黄金标准,」 阿尔-侯赛尼强调。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特朗普关税诉讼冲击联邦预算 华尔街投行则早已嗅到商机

2025 年 11 月 8 日
日韩股市全线下挫,万亿巨头大跳水

日韩股市全线下挫,万亿巨头大跳水

2025 年 11 月 8 日
人气牛股斩获9连板 活跃资金动向扫描 这些方向也高热

人气牛股斩获 9 连板 活跃资金动向扫描 这些方向也高热

2025 年 11 月 8 日

【环球财经】 佩洛西宣布将退休 特朗普称是件 「大好事」

2025 年 11 月 8 日

20cm 速递|锂电池行业长期趋势向好,创业板新能源 ETF 国泰 (159387) 近 20 日净流入超 4.5 亿元

2025 年 11 月 8 日

市场规模持续攀升 百亿权益基金经理超两百位

2025 年 11 月 8 日
刘强东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幽默谈拍照,透露会和「六小龙」私下联系!还称员工未来可能一周只需要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时

刘强东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幽默谈拍照,透露会和 「六小龙」 私下联系!还称员工未来可能一周只需要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时

2025 年 11 月 8 日

德国高级军官警告:俄罗斯随时可能对北约发动有限攻击

2025 年 11 月 8 日
动力储能共振!锂矿概念爆发 多只龙头年内已翻倍

动力储能共振!锂矿概念爆发 多只龙头年内已翻倍

2025 年 11 月 8 日

无人机事件频发 欧洲如何应对

2025 年 11 月 8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11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 10 月    

近期动态

  • 特朗普关税诉讼冲击联邦预算 华尔街投行则早已嗅到商机
  • 日韩股市全线下挫,万亿巨头大跳水
  • 人气牛股斩获 9 连板 活跃资金动向扫描 这些方向也高热
  • 【环球财经】 佩洛西宣布将退休 特朗普称是件 「大好事」
  • 20cm 速递|锂电池行业长期趋势向好,创业板新能源 ETF 国泰 (159387) 近 20 日净流入超 4.5 亿元
  • 市场规模持续攀升 百亿权益基金经理超两百位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