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11 月 7 日,芝商所、期货日报和产业服务联盟在北京举办 「2025 实体企业衍生品风险管理创新研讨会」,主题为 「融合创新 聚力前行」。
本次研讨会会聚期货和现货行业精英,通过广泛交流、案例分享及趋势研讨,旨在促进各方在风险管理领域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为相关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与方法。
衍生品市场战略价值凸显
期货日报总经理陈邦华在致辞中表示,日前,「稳步发展期货、衍生品」 被写入 「十五五」 规划建议,为行业未来发展锚定了航向,注入了强大的政策信心。然而,当下能源转型、地缘博弈等因素交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正在经历深刻重塑,实体企业经营面临的不确定性加大,价格波动与跨境贸易风险敞口愈发复杂和多维。在此背景下,衍生品市场作为风险管理的 「压舱石」 和资源配置的 「导航仪」,战略价值与使命愈发凸显。
陈邦华介绍,基于对时代脉搏的深刻把握,本次研讨会主题为 「融合创新 聚力前行」。
其中,「融合」 涵盖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场内与场外的协同发力、境内与境外市场的互联互通,以及科技赋能与风险管理工具的交叉碰撞。这要求打破传统边界与壁垒,构建一个共生共荣的生态圈。「创新」 是在融合基础上,回应时代之问的关键答案,不仅涉及产品与工具的迭代升级,而且涉及服务模式的变革、风险管理理念的跃迁,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的优化。「聚力前行」 是行业发展的目标与方法,强调汇聚监管、行业、机构与实体多方力量,共同抵御风险,促进市场行稳致远。期望以本次研讨会为起点,融合各方智慧,激荡创新活力,凝聚前行力量,共同谱写中国实体企业风险管理的新篇章。
芝商所董事总经理 Tim Smith 在致辞中表示,在当前市场波动与不确定性并存的情况下,客户倾向于选择期货和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管理,以及把握各种市场环境下的投资机遇。放眼亚太地区,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正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中国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是亚太地区的重要亮点。过去 20 年,随着衍生品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中国期货和期权市场在产品种类和交易者数量方面均实现了显著增长。中国监管机构进一步向合格境外投资者开放衍生品市场,有助于吸引全球资本,建立稳健的价格发现机制。法治建设也取得突破性进展。例如,2022 年施行的期货和衍生品法、2025 年 10 月 9 日生效的 《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 (试行)》 均旨在使中国的衍生品监管框架与国际标准更紧密地接轨。
Tim Smith 表示,芝商所始终致力于产品创新,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接触新产品和新市场的途径,帮助其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风险。同时,芝商所积极参与中国市场的发展,并与中国合作伙伴携手并进。未来 10 年,中国期货市场将持续发展并有望通过分享专业知识和发挥基础设施优势,促进东亚地区规模较小、发展迅速的经济体的成长。在见证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和衍生品市场持续发展之际,相信研讨会将进一步助力芝商所在中国的投资者教育工作,继续为理念交流、前沿信息分享提供重要平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徐朝阳在研讨会上就 「十五五」 期间全球经济政治格局进行了展望。他表示,2025 年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但依然面临内需不振和物价下行的压力。「十五五」 期间,全球经济增长将呈现放缓态势,中国经济有潜力、有底气保持增长,需要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政策层面,中国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于全方位扩大内需。同时,中国将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在全球市场中,中国的影响力将持续提升。
助力衍生品风险管理理念与策略升级
本次研讨会围绕新能源金属、原油和农产品的风险管理实践、国有企业套保要点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会嘉宾纷纷表示,衍生品风险管理正在从传统的 「成本中心」 思维向现代的 「战略工具」 理念转变,随着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衍生品不再仅仅是企业控制风险的辅助手段,而是企业战略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帮助企业主动出击,捕捉市场机遇,实现稳健经营。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镍钴分会特聘顾问徐爱东提到,布局氢氧化锂和钴产品衍生品对产业链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企业管理价格波动风险、稳定利润。广期所正在积极推进氢氧化锂期货的研发及上市工作。电解钴市场流动性较高,推进相关期货品种上市有利于通过市场化方式建立钴库存。企业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利用衍生工具,以应对地缘因素、产业政策和技术路线变化带来的挑战,确保稳健运营。
振华石油有限责任公司高级专务张祺表示,全球原油市场受宏观经济、地缘政治及供需格局等因素影响。整体来看,原油市场供应偏宽松,地缘冲突和 OPEC+政策为油价提供支撑,但不足以扭转中长期过剩格局。在多空博弈下,预计布伦特原油价格继续低位震荡。在此背景下,风险管理工具在原油产业链中具有核心价值。
北大荒集团九三中垦国邦 (天津) 有限公司运营研发总监李健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在大豆等农产品进口业务操作过程中,跨境风险管理是一道必须跨越的门槛。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对市场的研判,灵活作出决策,相机抉择。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选择适合自身的套保比例和风险敞口显得尤为重要,可以灵活运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根据不同的市场情景,选择最有利的策略。
「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中国大宗商品贸易行业正经历从现货贸易到基差贸易再到含权贸易的演进。」 恒力产融学院衍生品学院院长管大宇在研讨会上表示,面对产业链生态脆弱、企业利润波动大等压力,衍生品成为企业稳定利润、管理风险的关键工具。他认为,现货企业应构建满足自身需求的业务体系,通过基差贸易、含权贸易等创新模式,实现资源变现与业务增量。此外,在面临风险和极端行情时,企业应建立基于宏观和产业的极端风险监测模型,注意识别价格风险、基差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提前预警并主动管理风险。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专业业务合伙人田雪彦表示,国有企业套保业务需严格遵守内控要点与财务处理规范,以确保风险可控、业务合规。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监管要求,国有企业应严守套保原则,不得开展投机交易。同时,建立有效的金融衍生业务风险管理体系,覆盖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和事后处理。此外,企业需建立健全金融衍生业务审计监督体系。财务处理方面,国有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套期场景,运用公允价值套期或现金流量套期进行期现核算,使财务报表更加公允地呈现企业套期保值的效果和利润水平。
芝商所市场监管部外联组经理梁乐怡就芝商所主要交易规则和市场监管资讯进行了解读和说明。具体来看,芝商所设立了法规与监管外联组,以提高市场参与者对交易所规则的认识及理解。芝商所通过持仓限额、禁止洗售交易等规则维护市场秩序,避免扰乱市场行为和降低集中风险。同时,芝商所还提供相关头寸互换 (如期转现) 等灵活交易类型。此外,芝商所还提供市场监管建议通告、线上课程等资源,并翻译成中文,助力企业理解规则,提升合规操作能力。
在结业典礼上,产业服务联盟为参加培训的近百家实体企业代表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