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3000 亿后市场待解:谁能破除新能源车维修的围城陷阱?

2025 年 11 月 10 日
今年最热加密货币交易骤然崩塌,投资者割肉还是加仓?

今年最热加密货币交易骤然崩塌,投资者割肉还是加仓?

2025 年 11 月 10 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4日至28日将在京举行

数字人民币 跨境支付新消息!年内应用进程显著加速

2025 年 11 月 10 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4日至28日将在京举行

两部门:到 2035 年适配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

2025 年 11 月 10 日
广告

10 月调研超 5000 次 私募瞄准科技与医药板块

2025 年 11 月 10 日
【新华500】新华500指数(989001)10日涨0.34%

【新华 500】 新华 500 指数 (989001)10 日涨 0.34%

2025 年 11 月 10 日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AI红利兑现需具备四大核心要素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AI 红利兑现需具备四大核心要素

2025 年 11 月 10 日
特斯拉Model Y L交付时间缩短至4到6周 同Model Y其他车型相同

特斯拉 Model Y L 交付时间缩短至 4 到 6 周 同 Model Y 其他车型相同

2025 年 11 月 10 日
IPO周报|本周2只新股申购 全钢巨胎行业龙头公司来了

IPO 周报|本周 2 只新股申购 全钢巨胎行业龙头公司来了

2025 年 11 月 10 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4日至28日将在京举行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

2025 年 11 月 10 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4日至28日将在京举行

黄金 「失宠」?消费量下降近 8% 全球央行却还在买买买

2025 年 11 月 10 日
TechWeb微晚报:Meta被曝靠诈骗广告收入超千亿,小米SU7改款有12项重磅升级

TechWeb 微晚报:Meta 被曝靠诈骗广告收入超千亿,小米 SU7 改款有 12 项重磅升级

2025 年 11 月 10 日

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实施首周吸金 5.06 亿元,政策刺激消费效果明显,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2025 年 11 月 10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11 月 10 日 星期一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3000 亿后市场待解:谁能破除新能源车维修的围城陷阱?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11 月 10 日
在 全球
0

【文章来源:techweb】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街头巷尾的常见出行工具,其售后维修的 「天价」 痛点,却始终如影随形。

2022 年时,一位极星 2 双电机长续航版车主发生事故后,车辆电池组及外部部件受损,送去检修时,4S 店表示大灯与底盘件受损,电池板向内凹陷。

令车主始料未及的是,4S 店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更换整个电池组,报价高达 54 万元。这一费用不仅远超车辆 33.8 万元的官方指导价,更比车主 24.9 万元的实际开票金额高出一倍多,「修比买贵」 的荒诞现实让车主陷入两难。

3 年时间过去,新能源汽车维修贵的顽疾却并未得到根治,甚至在车主们的日常使用中愈发凸显。

一位特斯拉 Model Y 车主的遭遇颇具代表性:车辆在追尾事故中仅后备箱门出现食指长度的凹陷,售后告知需整体更换车门,最终维修费用接近两万元。另一位提车 4 天便发生剐蹭的小鹏车主,仅仅是喷漆费用,就花费超过了 4000 元。

如今 「天价维修」 的隐忧,正悄悄侵蚀着新能源汽车的出行体验。本应是便捷省心的选择,却因 「小伤大修、能换不修」 的模式,让不少车主陷入了 「买得起,但修不起」 的困境。

看似划算的买车选择,藏着 「修不起」 的暗坑

新能源汽车的持续降价,让越来越多人能轻松成为 「有车族」。

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 年 9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均价首次跌破 16 万元大关,降至 15.8 万元,较去年同期的 17.2 万元下降超过 8%。部分入门级纯电动车型更是起售价不到 10 万元。

持续走低的价格,让新能源车成为不少家庭的代步首选,市场渗透率不断攀升。10 月 13 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布数据显示,9 月新能源车在国内总体乘用车市场的零售渗透率已达 57.8%。

很多人当初选择买新能源车,正是看中其 「省钱」 的标签。

一位新能源车主称,他买车前了解到,相比燃油车,新能源车常规保养仅需检查电池、电机状态,更换空调滤芯等,费用大幅降低;而且日常充电成本远低于加油开销,长期使用下来能省不少钱。

但这份 「省钱」 体验,在车辆出现故障或事故时,很容易崩塌。当初靠保养、充电省下的钱,面对一次维修支出往往杯水车薪,不少车主直言 「买得起车、修不起车」,当初省下的保养费,根本抵不上一次维修的支出。

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有大量车主分享了自己 「天价维修」 经历。

一位极狐车主分享,车辆仅因剐蹭导致底盘轻微凹陷,4S 店便无法单独更换底板,直接报价 1.85 万元更换整个电池总成。一位新能源维修售后从业者解释称,核心部件的维修判断相对严苛,即便表面伤痕不重,也可能因潜在风险被要求整体更换。

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 2024 年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59 款纯电新能源样本车型中,动力电池包单件零整比均值高达 50.96%。这意味着,消费者若需更换车辆电池包,仅这一项支出就接近整车市场售价的一半,「换电池堪比换车」 的说法并非夸张。

但即便不涉及电池等核心部件,小故障的维修费用也远超车主预期,还让车主陷入两难。

一位特斯拉车主告诉 Tech 星球,车门仅被刮坏一小块,4S 店以 「车门材质无法直接修复」 为由,要求整体更换车门,加上工时费总花费近 1 万元;第三方修理厂虽称可修复,但他又担心会出现喷漆色差、外观不规整等问题,纠结之下只能承担高额费用。

看似省钱的新能源出行,终究还是在售后维修上,给车主们上了 「昂贵的一课」。

新能源车维修围城:第三方不敢修,车主不敢选

「维修贵的核心原因,在于大部分 4S 店只换不修」,一位新能源汽车维修从业者称。

但 「只换不修」 能成为新能源车维修行业的潜规则,核心在于主机厂的绝对权限垄断,以及第三方修理厂面临的多重困境,两者相互作用,最终维修成本压力到了车主身上。

上述从业者告诉 Tech 星球,直营/4S 店之所以执着于 「换件优先」,本质是出于效率与责任两个方面的考量。

对于承接大量订单的官方售后而言,更换原厂配件无需复杂诊断和维修工艺,能最大程度提升周转。更关键的是,使用原厂配件可将维修后的安全责任转移给主机厂或零部件供应商,无需自身承担后续风险,这成为官方售后的 「安全选择」。

今年 3 月 1 日实施的 《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对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的安全检验设立了严格国家标准,尤其将动力蓄电池和电气安全列为必检项。高标准的安全要求,让官方售后更倾向于通过 「整体更换」 规避维修后的合规风险,毕竟核心部件哪怕轻微损伤,都可能触发安全隐患,而换件是最直接的免责方式。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变革,进一步放大了主机厂的权限优势,也给第三方修理厂设下了难以逾越的壁垒。

与燃油车不同,新能源车的核心在于 「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其软件层面的复杂度远超传统机械结构。

北京地区一位汽修从业者告诉 Tech 星球,新能源车辆的故障诊断、部件匹配、系统激活等,都依赖主机厂专属的诊断系统和软件权限,普通修理厂根本无法获取这些核心技术资源,即便能找到硬件故障,也无法完成软件层面的修复和适配。

更致命的是法律风险。今年 3 月,一位汽车博主因维修新能源汽车并发布视频,被小鹏、比亚迪、赛力斯 3 家车企起诉。此前上海两位修车师傅因 「解锁」 锁定的电池包,被判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这种 「修不好、不敢修、修了可能违法」 的困境,让大量第三方修理厂对新能源汽车维修望而却步,只能谨慎选择业务。「就算是简单的剐蹭,我们也会评估之后才接单」,上述维修人员表示。

一边是主机厂掌握技术、权限,倾向于 「只换不修」;另一边,是第三方修理厂受限于技术壁垒、权限缺失和法律风险,难以开展实质性维修。

最终,新能源维修市场形成了主机厂垄断、车主被动买单的格局,「天价维修」 的痛点难以破解。

3000 亿蓝海,新能源车售后维保困局待解

「过保后做个检测都要收费,真要维修动辄几万块,选官方售后心疼钱,找第三方又怕有风险」, 一位特斯拉车主向 Tech 星球道出了新能源车过保后的纠结。

事实上,这样的困境并非个例,随着首批享受政策红利的新能源车逐步进入 「过保期」,越来越多车主正面临着维修选择的难题。

从市场潜力来看,新能源后市场本应是一片蓝海。

据上险数据,目前具备 8 年电池质保的新能源汽车达 1950 多万辆,且随着时间推移,「脱保」 车辆数量将持续飙升:2025 年预计达 32 万辆,2028 年增至 98 万辆,到 2032 年更是将突破 720 万辆。

据信达证券预测,2025 年新能源车售后维保市场规模将达 3000 亿元,其中 「三电」 维保占比超 15%,对应市场规模约 450 亿元。

庞大的市场规模下,第三方维修厂本应迎来发展良机,但现实却并非如此。行业存在的技术壁垒、法律风险等问题,仍让不少车主和维修厂犹豫。

打消这一顾虑的关键,在于打破车企长期以来的 「售后垄断」。对此,行业玩家已开始主动破局,其中,电池厂商率先切入新能源车售后维保赛道,成为重要突破口。

不久前,宁德时代旗下独立后市场品牌 「宁家服务」 推出 CTP 返修服务,1 万至 2 万元的价格,远低于传统更换电池的费用,大幅降低了车主的维修成本。不过需注意的是,该业务目前仅适用于宁德时代配套电池的车型,覆盖范围仍待拓展。

与此同时,第三方维修平台也在通过 「授权合作」 模式破解技术与备件难题,主动链接车企、电池企业构建合规维修体系。

途虎养车与多家车企、电池企业、充电桩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通过官方授权获取专业维修技术支持与原厂售后备件供给;京东养车则同步推进与比亚迪、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等主流新能源车企的合作。

然而,这些努力仍未彻底改变行业现状。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统计,我国燃油汽车维修保养相关企业约 40 万家,而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仅 2 万至 3 万家,数量相差十几倍,目前行业的开放程度和维修力度,远不能覆盖所有车主诉求。

一位新能源汽修机构工作人员告诉 Tech 星球,要改变这些现状,让车主真正摆脱选择困境,关键还在于主机厂的配合,「只有主机厂主动开放权限,打破技术、备件等方面的垄断壁垒,才能让第三方维修市场真正成熟完善,进而让消费者真正把渠道选择权握在手里。」(任雪芸)

【文章来源:techweb】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街头巷尾的常见出行工具,其售后维修的 「天价」 痛点,却始终如影随形。

2022 年时,一位极星 2 双电机长续航版车主发生事故后,车辆电池组及外部部件受损,送去检修时,4S 店表示大灯与底盘件受损,电池板向内凹陷。

令车主始料未及的是,4S 店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更换整个电池组,报价高达 54 万元。这一费用不仅远超车辆 33.8 万元的官方指导价,更比车主 24.9 万元的实际开票金额高出一倍多,「修比买贵」 的荒诞现实让车主陷入两难。

3 年时间过去,新能源汽车维修贵的顽疾却并未得到根治,甚至在车主们的日常使用中愈发凸显。

一位特斯拉 Model Y 车主的遭遇颇具代表性:车辆在追尾事故中仅后备箱门出现食指长度的凹陷,售后告知需整体更换车门,最终维修费用接近两万元。另一位提车 4 天便发生剐蹭的小鹏车主,仅仅是喷漆费用,就花费超过了 4000 元。

如今 「天价维修」 的隐忧,正悄悄侵蚀着新能源汽车的出行体验。本应是便捷省心的选择,却因 「小伤大修、能换不修」 的模式,让不少车主陷入了 「买得起,但修不起」 的困境。

看似划算的买车选择,藏着 「修不起」 的暗坑

新能源汽车的持续降价,让越来越多人能轻松成为 「有车族」。

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 年 9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均价首次跌破 16 万元大关,降至 15.8 万元,较去年同期的 17.2 万元下降超过 8%。部分入门级纯电动车型更是起售价不到 10 万元。

持续走低的价格,让新能源车成为不少家庭的代步首选,市场渗透率不断攀升。10 月 13 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布数据显示,9 月新能源车在国内总体乘用车市场的零售渗透率已达 57.8%。

很多人当初选择买新能源车,正是看中其 「省钱」 的标签。

一位新能源车主称,他买车前了解到,相比燃油车,新能源车常规保养仅需检查电池、电机状态,更换空调滤芯等,费用大幅降低;而且日常充电成本远低于加油开销,长期使用下来能省不少钱。

但这份 「省钱」 体验,在车辆出现故障或事故时,很容易崩塌。当初靠保养、充电省下的钱,面对一次维修支出往往杯水车薪,不少车主直言 「买得起车、修不起车」,当初省下的保养费,根本抵不上一次维修的支出。

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有大量车主分享了自己 「天价维修」 经历。

一位极狐车主分享,车辆仅因剐蹭导致底盘轻微凹陷,4S 店便无法单独更换底板,直接报价 1.85 万元更换整个电池总成。一位新能源维修售后从业者解释称,核心部件的维修判断相对严苛,即便表面伤痕不重,也可能因潜在风险被要求整体更换。

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 2024 年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59 款纯电新能源样本车型中,动力电池包单件零整比均值高达 50.96%。这意味着,消费者若需更换车辆电池包,仅这一项支出就接近整车市场售价的一半,「换电池堪比换车」 的说法并非夸张。

但即便不涉及电池等核心部件,小故障的维修费用也远超车主预期,还让车主陷入两难。

一位特斯拉车主告诉 Tech 星球,车门仅被刮坏一小块,4S 店以 「车门材质无法直接修复」 为由,要求整体更换车门,加上工时费总花费近 1 万元;第三方修理厂虽称可修复,但他又担心会出现喷漆色差、外观不规整等问题,纠结之下只能承担高额费用。

看似省钱的新能源出行,终究还是在售后维修上,给车主们上了 「昂贵的一课」。

新能源车维修围城:第三方不敢修,车主不敢选

「维修贵的核心原因,在于大部分 4S 店只换不修」,一位新能源汽车维修从业者称。

但 「只换不修」 能成为新能源车维修行业的潜规则,核心在于主机厂的绝对权限垄断,以及第三方修理厂面临的多重困境,两者相互作用,最终维修成本压力到了车主身上。

上述从业者告诉 Tech 星球,直营/4S 店之所以执着于 「换件优先」,本质是出于效率与责任两个方面的考量。

对于承接大量订单的官方售后而言,更换原厂配件无需复杂诊断和维修工艺,能最大程度提升周转。更关键的是,使用原厂配件可将维修后的安全责任转移给主机厂或零部件供应商,无需自身承担后续风险,这成为官方售后的 「安全选择」。

今年 3 月 1 日实施的 《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对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的安全检验设立了严格国家标准,尤其将动力蓄电池和电气安全列为必检项。高标准的安全要求,让官方售后更倾向于通过 「整体更换」 规避维修后的合规风险,毕竟核心部件哪怕轻微损伤,都可能触发安全隐患,而换件是最直接的免责方式。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变革,进一步放大了主机厂的权限优势,也给第三方修理厂设下了难以逾越的壁垒。

与燃油车不同,新能源车的核心在于 「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其软件层面的复杂度远超传统机械结构。

北京地区一位汽修从业者告诉 Tech 星球,新能源车辆的故障诊断、部件匹配、系统激活等,都依赖主机厂专属的诊断系统和软件权限,普通修理厂根本无法获取这些核心技术资源,即便能找到硬件故障,也无法完成软件层面的修复和适配。

更致命的是法律风险。今年 3 月,一位汽车博主因维修新能源汽车并发布视频,被小鹏、比亚迪、赛力斯 3 家车企起诉。此前上海两位修车师傅因 「解锁」 锁定的电池包,被判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这种 「修不好、不敢修、修了可能违法」 的困境,让大量第三方修理厂对新能源汽车维修望而却步,只能谨慎选择业务。「就算是简单的剐蹭,我们也会评估之后才接单」,上述维修人员表示。

一边是主机厂掌握技术、权限,倾向于 「只换不修」;另一边,是第三方修理厂受限于技术壁垒、权限缺失和法律风险,难以开展实质性维修。

最终,新能源维修市场形成了主机厂垄断、车主被动买单的格局,「天价维修」 的痛点难以破解。

3000 亿蓝海,新能源车售后维保困局待解

「过保后做个检测都要收费,真要维修动辄几万块,选官方售后心疼钱,找第三方又怕有风险」, 一位特斯拉车主向 Tech 星球道出了新能源车过保后的纠结。

事实上,这样的困境并非个例,随着首批享受政策红利的新能源车逐步进入 「过保期」,越来越多车主正面临着维修选择的难题。

从市场潜力来看,新能源后市场本应是一片蓝海。

据上险数据,目前具备 8 年电池质保的新能源汽车达 1950 多万辆,且随着时间推移,「脱保」 车辆数量将持续飙升:2025 年预计达 32 万辆,2028 年增至 98 万辆,到 2032 年更是将突破 720 万辆。

据信达证券预测,2025 年新能源车售后维保市场规模将达 3000 亿元,其中 「三电」 维保占比超 15%,对应市场规模约 450 亿元。

庞大的市场规模下,第三方维修厂本应迎来发展良机,但现实却并非如此。行业存在的技术壁垒、法律风险等问题,仍让不少车主和维修厂犹豫。

打消这一顾虑的关键,在于打破车企长期以来的 「售后垄断」。对此,行业玩家已开始主动破局,其中,电池厂商率先切入新能源车售后维保赛道,成为重要突破口。

不久前,宁德时代旗下独立后市场品牌 「宁家服务」 推出 CTP 返修服务,1 万至 2 万元的价格,远低于传统更换电池的费用,大幅降低了车主的维修成本。不过需注意的是,该业务目前仅适用于宁德时代配套电池的车型,覆盖范围仍待拓展。

与此同时,第三方维修平台也在通过 「授权合作」 模式破解技术与备件难题,主动链接车企、电池企业构建合规维修体系。

途虎养车与多家车企、电池企业、充电桩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通过官方授权获取专业维修技术支持与原厂售后备件供给;京东养车则同步推进与比亚迪、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等主流新能源车企的合作。

然而,这些努力仍未彻底改变行业现状。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统计,我国燃油汽车维修保养相关企业约 40 万家,而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仅 2 万至 3 万家,数量相差十几倍,目前行业的开放程度和维修力度,远不能覆盖所有车主诉求。

一位新能源汽修机构工作人员告诉 Tech 星球,要改变这些现状,让车主真正摆脱选择困境,关键还在于主机厂的配合,「只有主机厂主动开放权限,打破技术、备件等方面的垄断壁垒,才能让第三方维修市场真正成熟完善,进而让消费者真正把渠道选择权握在手里。」(任雪芸)

YOU MAY ALSO LIKE

特斯拉 Model Y L 交付时间缩短至 4 到 6 周 同 Model Y 其他车型相同

台积电 10 月份营收超过 118 亿美元 同比环比均增加并创下新高

【文章来源:techweb】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街头巷尾的常见出行工具,其售后维修的 「天价」 痛点,却始终如影随形。

2022 年时,一位极星 2 双电机长续航版车主发生事故后,车辆电池组及外部部件受损,送去检修时,4S 店表示大灯与底盘件受损,电池板向内凹陷。

令车主始料未及的是,4S 店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更换整个电池组,报价高达 54 万元。这一费用不仅远超车辆 33.8 万元的官方指导价,更比车主 24.9 万元的实际开票金额高出一倍多,「修比买贵」 的荒诞现实让车主陷入两难。

3 年时间过去,新能源汽车维修贵的顽疾却并未得到根治,甚至在车主们的日常使用中愈发凸显。

一位特斯拉 Model Y 车主的遭遇颇具代表性:车辆在追尾事故中仅后备箱门出现食指长度的凹陷,售后告知需整体更换车门,最终维修费用接近两万元。另一位提车 4 天便发生剐蹭的小鹏车主,仅仅是喷漆费用,就花费超过了 4000 元。

如今 「天价维修」 的隐忧,正悄悄侵蚀着新能源汽车的出行体验。本应是便捷省心的选择,却因 「小伤大修、能换不修」 的模式,让不少车主陷入了 「买得起,但修不起」 的困境。

看似划算的买车选择,藏着 「修不起」 的暗坑

新能源汽车的持续降价,让越来越多人能轻松成为 「有车族」。

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 年 9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均价首次跌破 16 万元大关,降至 15.8 万元,较去年同期的 17.2 万元下降超过 8%。部分入门级纯电动车型更是起售价不到 10 万元。

持续走低的价格,让新能源车成为不少家庭的代步首选,市场渗透率不断攀升。10 月 13 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布数据显示,9 月新能源车在国内总体乘用车市场的零售渗透率已达 57.8%。

很多人当初选择买新能源车,正是看中其 「省钱」 的标签。

一位新能源车主称,他买车前了解到,相比燃油车,新能源车常规保养仅需检查电池、电机状态,更换空调滤芯等,费用大幅降低;而且日常充电成本远低于加油开销,长期使用下来能省不少钱。

但这份 「省钱」 体验,在车辆出现故障或事故时,很容易崩塌。当初靠保养、充电省下的钱,面对一次维修支出往往杯水车薪,不少车主直言 「买得起车、修不起车」,当初省下的保养费,根本抵不上一次维修的支出。

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有大量车主分享了自己 「天价维修」 经历。

一位极狐车主分享,车辆仅因剐蹭导致底盘轻微凹陷,4S 店便无法单独更换底板,直接报价 1.85 万元更换整个电池总成。一位新能源维修售后从业者解释称,核心部件的维修判断相对严苛,即便表面伤痕不重,也可能因潜在风险被要求整体更换。

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 2024 年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59 款纯电新能源样本车型中,动力电池包单件零整比均值高达 50.96%。这意味着,消费者若需更换车辆电池包,仅这一项支出就接近整车市场售价的一半,「换电池堪比换车」 的说法并非夸张。

但即便不涉及电池等核心部件,小故障的维修费用也远超车主预期,还让车主陷入两难。

一位特斯拉车主告诉 Tech 星球,车门仅被刮坏一小块,4S 店以 「车门材质无法直接修复」 为由,要求整体更换车门,加上工时费总花费近 1 万元;第三方修理厂虽称可修复,但他又担心会出现喷漆色差、外观不规整等问题,纠结之下只能承担高额费用。

看似省钱的新能源出行,终究还是在售后维修上,给车主们上了 「昂贵的一课」。

新能源车维修围城:第三方不敢修,车主不敢选

「维修贵的核心原因,在于大部分 4S 店只换不修」,一位新能源汽车维修从业者称。

但 「只换不修」 能成为新能源车维修行业的潜规则,核心在于主机厂的绝对权限垄断,以及第三方修理厂面临的多重困境,两者相互作用,最终维修成本压力到了车主身上。

上述从业者告诉 Tech 星球,直营/4S 店之所以执着于 「换件优先」,本质是出于效率与责任两个方面的考量。

对于承接大量订单的官方售后而言,更换原厂配件无需复杂诊断和维修工艺,能最大程度提升周转。更关键的是,使用原厂配件可将维修后的安全责任转移给主机厂或零部件供应商,无需自身承担后续风险,这成为官方售后的 「安全选择」。

今年 3 月 1 日实施的 《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对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的安全检验设立了严格国家标准,尤其将动力蓄电池和电气安全列为必检项。高标准的安全要求,让官方售后更倾向于通过 「整体更换」 规避维修后的合规风险,毕竟核心部件哪怕轻微损伤,都可能触发安全隐患,而换件是最直接的免责方式。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变革,进一步放大了主机厂的权限优势,也给第三方修理厂设下了难以逾越的壁垒。

与燃油车不同,新能源车的核心在于 「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其软件层面的复杂度远超传统机械结构。

北京地区一位汽修从业者告诉 Tech 星球,新能源车辆的故障诊断、部件匹配、系统激活等,都依赖主机厂专属的诊断系统和软件权限,普通修理厂根本无法获取这些核心技术资源,即便能找到硬件故障,也无法完成软件层面的修复和适配。

更致命的是法律风险。今年 3 月,一位汽车博主因维修新能源汽车并发布视频,被小鹏、比亚迪、赛力斯 3 家车企起诉。此前上海两位修车师傅因 「解锁」 锁定的电池包,被判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这种 「修不好、不敢修、修了可能违法」 的困境,让大量第三方修理厂对新能源汽车维修望而却步,只能谨慎选择业务。「就算是简单的剐蹭,我们也会评估之后才接单」,上述维修人员表示。

一边是主机厂掌握技术、权限,倾向于 「只换不修」;另一边,是第三方修理厂受限于技术壁垒、权限缺失和法律风险,难以开展实质性维修。

最终,新能源维修市场形成了主机厂垄断、车主被动买单的格局,「天价维修」 的痛点难以破解。

3000 亿蓝海,新能源车售后维保困局待解

「过保后做个检测都要收费,真要维修动辄几万块,选官方售后心疼钱,找第三方又怕有风险」, 一位特斯拉车主向 Tech 星球道出了新能源车过保后的纠结。

事实上,这样的困境并非个例,随着首批享受政策红利的新能源车逐步进入 「过保期」,越来越多车主正面临着维修选择的难题。

从市场潜力来看,新能源后市场本应是一片蓝海。

据上险数据,目前具备 8 年电池质保的新能源汽车达 1950 多万辆,且随着时间推移,「脱保」 车辆数量将持续飙升:2025 年预计达 32 万辆,2028 年增至 98 万辆,到 2032 年更是将突破 720 万辆。

据信达证券预测,2025 年新能源车售后维保市场规模将达 3000 亿元,其中 「三电」 维保占比超 15%,对应市场规模约 450 亿元。

庞大的市场规模下,第三方维修厂本应迎来发展良机,但现实却并非如此。行业存在的技术壁垒、法律风险等问题,仍让不少车主和维修厂犹豫。

打消这一顾虑的关键,在于打破车企长期以来的 「售后垄断」。对此,行业玩家已开始主动破局,其中,电池厂商率先切入新能源车售后维保赛道,成为重要突破口。

不久前,宁德时代旗下独立后市场品牌 「宁家服务」 推出 CTP 返修服务,1 万至 2 万元的价格,远低于传统更换电池的费用,大幅降低了车主的维修成本。不过需注意的是,该业务目前仅适用于宁德时代配套电池的车型,覆盖范围仍待拓展。

与此同时,第三方维修平台也在通过 「授权合作」 模式破解技术与备件难题,主动链接车企、电池企业构建合规维修体系。

途虎养车与多家车企、电池企业、充电桩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通过官方授权获取专业维修技术支持与原厂售后备件供给;京东养车则同步推进与比亚迪、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等主流新能源车企的合作。

然而,这些努力仍未彻底改变行业现状。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统计,我国燃油汽车维修保养相关企业约 40 万家,而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仅 2 万至 3 万家,数量相差十几倍,目前行业的开放程度和维修力度,远不能覆盖所有车主诉求。

一位新能源汽修机构工作人员告诉 Tech 星球,要改变这些现状,让车主真正摆脱选择困境,关键还在于主机厂的配合,「只有主机厂主动开放权限,打破技术、备件等方面的垄断壁垒,才能让第三方维修市场真正成熟完善,进而让消费者真正把渠道选择权握在手里。」(任雪芸)

【文章来源:techweb】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街头巷尾的常见出行工具,其售后维修的 「天价」 痛点,却始终如影随形。

2022 年时,一位极星 2 双电机长续航版车主发生事故后,车辆电池组及外部部件受损,送去检修时,4S 店表示大灯与底盘件受损,电池板向内凹陷。

令车主始料未及的是,4S 店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更换整个电池组,报价高达 54 万元。这一费用不仅远超车辆 33.8 万元的官方指导价,更比车主 24.9 万元的实际开票金额高出一倍多,「修比买贵」 的荒诞现实让车主陷入两难。

3 年时间过去,新能源汽车维修贵的顽疾却并未得到根治,甚至在车主们的日常使用中愈发凸显。

一位特斯拉 Model Y 车主的遭遇颇具代表性:车辆在追尾事故中仅后备箱门出现食指长度的凹陷,售后告知需整体更换车门,最终维修费用接近两万元。另一位提车 4 天便发生剐蹭的小鹏车主,仅仅是喷漆费用,就花费超过了 4000 元。

如今 「天价维修」 的隐忧,正悄悄侵蚀着新能源汽车的出行体验。本应是便捷省心的选择,却因 「小伤大修、能换不修」 的模式,让不少车主陷入了 「买得起,但修不起」 的困境。

看似划算的买车选择,藏着 「修不起」 的暗坑

新能源汽车的持续降价,让越来越多人能轻松成为 「有车族」。

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 年 9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均价首次跌破 16 万元大关,降至 15.8 万元,较去年同期的 17.2 万元下降超过 8%。部分入门级纯电动车型更是起售价不到 10 万元。

持续走低的价格,让新能源车成为不少家庭的代步首选,市场渗透率不断攀升。10 月 13 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布数据显示,9 月新能源车在国内总体乘用车市场的零售渗透率已达 57.8%。

很多人当初选择买新能源车,正是看中其 「省钱」 的标签。

一位新能源车主称,他买车前了解到,相比燃油车,新能源车常规保养仅需检查电池、电机状态,更换空调滤芯等,费用大幅降低;而且日常充电成本远低于加油开销,长期使用下来能省不少钱。

但这份 「省钱」 体验,在车辆出现故障或事故时,很容易崩塌。当初靠保养、充电省下的钱,面对一次维修支出往往杯水车薪,不少车主直言 「买得起车、修不起车」,当初省下的保养费,根本抵不上一次维修的支出。

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有大量车主分享了自己 「天价维修」 经历。

一位极狐车主分享,车辆仅因剐蹭导致底盘轻微凹陷,4S 店便无法单独更换底板,直接报价 1.85 万元更换整个电池总成。一位新能源维修售后从业者解释称,核心部件的维修判断相对严苛,即便表面伤痕不重,也可能因潜在风险被要求整体更换。

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 2024 年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59 款纯电新能源样本车型中,动力电池包单件零整比均值高达 50.96%。这意味着,消费者若需更换车辆电池包,仅这一项支出就接近整车市场售价的一半,「换电池堪比换车」 的说法并非夸张。

但即便不涉及电池等核心部件,小故障的维修费用也远超车主预期,还让车主陷入两难。

一位特斯拉车主告诉 Tech 星球,车门仅被刮坏一小块,4S 店以 「车门材质无法直接修复」 为由,要求整体更换车门,加上工时费总花费近 1 万元;第三方修理厂虽称可修复,但他又担心会出现喷漆色差、外观不规整等问题,纠结之下只能承担高额费用。

看似省钱的新能源出行,终究还是在售后维修上,给车主们上了 「昂贵的一课」。

新能源车维修围城:第三方不敢修,车主不敢选

「维修贵的核心原因,在于大部分 4S 店只换不修」,一位新能源汽车维修从业者称。

但 「只换不修」 能成为新能源车维修行业的潜规则,核心在于主机厂的绝对权限垄断,以及第三方修理厂面临的多重困境,两者相互作用,最终维修成本压力到了车主身上。

上述从业者告诉 Tech 星球,直营/4S 店之所以执着于 「换件优先」,本质是出于效率与责任两个方面的考量。

对于承接大量订单的官方售后而言,更换原厂配件无需复杂诊断和维修工艺,能最大程度提升周转。更关键的是,使用原厂配件可将维修后的安全责任转移给主机厂或零部件供应商,无需自身承担后续风险,这成为官方售后的 「安全选择」。

今年 3 月 1 日实施的 《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对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的安全检验设立了严格国家标准,尤其将动力蓄电池和电气安全列为必检项。高标准的安全要求,让官方售后更倾向于通过 「整体更换」 规避维修后的合规风险,毕竟核心部件哪怕轻微损伤,都可能触发安全隐患,而换件是最直接的免责方式。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变革,进一步放大了主机厂的权限优势,也给第三方修理厂设下了难以逾越的壁垒。

与燃油车不同,新能源车的核心在于 「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其软件层面的复杂度远超传统机械结构。

北京地区一位汽修从业者告诉 Tech 星球,新能源车辆的故障诊断、部件匹配、系统激活等,都依赖主机厂专属的诊断系统和软件权限,普通修理厂根本无法获取这些核心技术资源,即便能找到硬件故障,也无法完成软件层面的修复和适配。

更致命的是法律风险。今年 3 月,一位汽车博主因维修新能源汽车并发布视频,被小鹏、比亚迪、赛力斯 3 家车企起诉。此前上海两位修车师傅因 「解锁」 锁定的电池包,被判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这种 「修不好、不敢修、修了可能违法」 的困境,让大量第三方修理厂对新能源汽车维修望而却步,只能谨慎选择业务。「就算是简单的剐蹭,我们也会评估之后才接单」,上述维修人员表示。

一边是主机厂掌握技术、权限,倾向于 「只换不修」;另一边,是第三方修理厂受限于技术壁垒、权限缺失和法律风险,难以开展实质性维修。

最终,新能源维修市场形成了主机厂垄断、车主被动买单的格局,「天价维修」 的痛点难以破解。

3000 亿蓝海,新能源车售后维保困局待解

「过保后做个检测都要收费,真要维修动辄几万块,选官方售后心疼钱,找第三方又怕有风险」, 一位特斯拉车主向 Tech 星球道出了新能源车过保后的纠结。

事实上,这样的困境并非个例,随着首批享受政策红利的新能源车逐步进入 「过保期」,越来越多车主正面临着维修选择的难题。

从市场潜力来看,新能源后市场本应是一片蓝海。

据上险数据,目前具备 8 年电池质保的新能源汽车达 1950 多万辆,且随着时间推移,「脱保」 车辆数量将持续飙升:2025 年预计达 32 万辆,2028 年增至 98 万辆,到 2032 年更是将突破 720 万辆。

据信达证券预测,2025 年新能源车售后维保市场规模将达 3000 亿元,其中 「三电」 维保占比超 15%,对应市场规模约 450 亿元。

庞大的市场规模下,第三方维修厂本应迎来发展良机,但现实却并非如此。行业存在的技术壁垒、法律风险等问题,仍让不少车主和维修厂犹豫。

打消这一顾虑的关键,在于打破车企长期以来的 「售后垄断」。对此,行业玩家已开始主动破局,其中,电池厂商率先切入新能源车售后维保赛道,成为重要突破口。

不久前,宁德时代旗下独立后市场品牌 「宁家服务」 推出 CTP 返修服务,1 万至 2 万元的价格,远低于传统更换电池的费用,大幅降低了车主的维修成本。不过需注意的是,该业务目前仅适用于宁德时代配套电池的车型,覆盖范围仍待拓展。

与此同时,第三方维修平台也在通过 「授权合作」 模式破解技术与备件难题,主动链接车企、电池企业构建合规维修体系。

途虎养车与多家车企、电池企业、充电桩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通过官方授权获取专业维修技术支持与原厂售后备件供给;京东养车则同步推进与比亚迪、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等主流新能源车企的合作。

然而,这些努力仍未彻底改变行业现状。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统计,我国燃油汽车维修保养相关企业约 40 万家,而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仅 2 万至 3 万家,数量相差十几倍,目前行业的开放程度和维修力度,远不能覆盖所有车主诉求。

一位新能源汽修机构工作人员告诉 Tech 星球,要改变这些现状,让车主真正摆脱选择困境,关键还在于主机厂的配合,「只有主机厂主动开放权限,打破技术、备件等方面的垄断壁垒,才能让第三方维修市场真正成熟完善,进而让消费者真正把渠道选择权握在手里。」(任雪芸)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今年最热加密货币交易骤然崩塌,投资者割肉还是加仓?

今年最热加密货币交易骤然崩塌,投资者割肉还是加仓?

2025 年 11 月 10 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4日至28日将在京举行

数字人民币 跨境支付新消息!年内应用进程显著加速

2025 年 11 月 10 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4日至28日将在京举行

两部门:到 2035 年适配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

2025 年 11 月 10 日

10 月调研超 5000 次 私募瞄准科技与医药板块

2025 年 11 月 10 日
【新华500】新华500指数(989001)10日涨0.34%

【新华 500】 新华 500 指数 (989001)10 日涨 0.34%

2025 年 11 月 10 日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AI红利兑现需具备四大核心要素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AI 红利兑现需具备四大核心要素

2025 年 11 月 10 日
特斯拉Model Y L交付时间缩短至4到6周 同Model Y其他车型相同

特斯拉 Model Y L 交付时间缩短至 4 到 6 周 同 Model Y 其他车型相同

2025 年 11 月 10 日
IPO周报|本周2只新股申购 全钢巨胎行业龙头公司来了

IPO 周报|本周 2 只新股申购 全钢巨胎行业龙头公司来了

2025 年 11 月 10 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4日至28日将在京举行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

2025 年 11 月 10 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4日至28日将在京举行

黄金 「失宠」?消费量下降近 8% 全球央行却还在买买买

2025 年 11 月 10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11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 10 月    

近期动态

  • 今年最热加密货币交易骤然崩塌,投资者割肉还是加仓?
  • 数字人民币 跨境支付新消息!年内应用进程显著加速
  • 两部门:到 2035 年适配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
  • 10 月调研超 5000 次 私募瞄准科技与医药板块
  • 【新华 500】 新华 500 指数 (989001)10 日涨 0.34%
  •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AI 红利兑现需具备四大核心要素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