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厚生劳动省最近公布的人口动态统计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日本新生儿 (不含在日外国人) 数量约 31.9 万人,同比下降 3.3%。日本总务省今年 8 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初,日本人口 (不含在日外国人) 已连续 16 年减少,人口总数约 1.2065 亿,较 2024 年初减少约 90.8 万,减少幅度创 1968 年有统计数据以来新高。
日本总务省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 年,日本出生人数再破历史新低,死亡人数创下新高。从人口分布与结构看,行政区划中仅东京都人口有所增加,增幅为 0.13%;年龄层面,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 29.58%,15 岁至 64 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 59.04%,两项数据均较去年同期上升,少子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固化。日本共同社评论指出,新生儿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日本社会未婚、晚婚、晚育势头进一步上升。日本政府虽然提出 「不同寻常的少子化对策」,但收效不大。
少子化正给日本经济社会带来多重冲击。最新研究显示,到 2040 年,日本劳动力缺口可能超 1100 万,交通运输、建筑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及医疗保健行业短缺问题将最为突出。大阪轴承加工企业创始人松本清一坦言:「这些年招工越来越难,员工年龄普遍偏大,最年长的已 79 岁;即便愿意录用应届毕业生,能招到的人数也非常少。」 人口结构失衡还加重了劳动人口负担。日本经济评论家加谷珪一介绍,目前该国 65 岁以上老龄人口超 3600 万,预计 2025 年平均每 1.9 名 15 至 64 岁劳动年龄人口需抚养 1 名老年人。
面对人口危机,日本地方政府探索不同的应对路径。兵库县明石市通过持续推出育儿支持政策,实现总人口与税收收入双增长。据该市负责人介绍,当地多年来逐步完善保障措施,优厚政策吸引不少家庭移居,带动市民税、资产税、法人税等地方税收增加。在神户市从事护士工作的谷水加里,不久前举家迁至明石市。她表示:「这里的育儿政策帮了大忙,虽然通勤时间变长,但很值得。」
当前,日本全国层面应对少子化仍面临诸多难题。《朝日新闻》 评论认为,当前社会保障体系将缴费负担集中于劳动人口,中低收入者负担重于高收入者,「应出台更合理措施,形成全社会支持育儿的理念」。《东洋经济》 的文章认为,除了现金补贴,需优先解决社会福利、就业及经济问题。
(人民日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