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这是沈志超第三次站上全国期货 (期权) 实盘交易大赛的赛场,从 2023 年全国赛重量组第九名,到去年的优秀奖,再到今年产业组第二名,这位有着 12 年交易经验的 「老兵」,在市场中追寻着属于自己的节奏。
沈志超的交易之路,带有几分 「跨界」 的色彩。在进入期货市场之前,他是一名气象学硕士,曾在国家级研究所从事数值天气预报科研工作。这段与天气打交道的经历,如今成了他交易中的 「秘密武器」——尤其在对天气敏感的农产品领域。
「今年 9 月底我判断华北会出现长时间降雨,认为期货市场有交易性机会,但农产品的价格并未及时反应,当时并未实现盈利。」 沈志超坦言,尽管这次尝试未能成功,但他没有气馁,因为深知自己在天气分析上的优势,他期待未来能更好地发挥专业特长。
今年让他在大赛中脱颖而出的是集运指数 (欧线) 期货和黄金期货两个品种,其中,集运指数 (欧线) 期货贡献了最大的盈利。谈及操作逻辑,沈志超打开了话匣子:「今年集运市场受红海局势和贸易战双重影响,运力过剩的大方向逐渐清晰,这让我坚定了看空的思路。」
为精准把握行情,他特意加入多个货代群,实时跟踪一线船运公司的报价和货代价格。「上海航运指数一出来,数值为正,期货行情就跌;数值为负,期货行情就涨。马士基的报价也很关键,盘后出来第二天行情必跟随,盘前出来当天就会出现跳空行情。」 他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这些从产业一线摸来的 「干货」,成了他判断行情的重要依据。
黄金则是陪伴他交易生涯最久的品种。「今年黄金期货行情很大,前期做了不少多单,出场后就没再进场,没想到还能涨这么多,超出了我的预期。」 沈志超表示,尽管没能 「吃满」 整个行情,但凭借对宏观局势的准确判断,他仍然收获颇丰。
在交易品种和操作风格上,沈志超有着明确的定位。他的交易风格属于趋势交易,做自己熟悉的品种,只在有趋势性机会的时候入场。同时,由于研究量化交易已有 8 年,他的进出场策略以量化为主。
对于新手,沈志超建议: 「交易需要时间、经验、认知、心态、技术全方位的积累,如果做了几年没兴趣或者觉得不适合,趁早离开也是不错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人会不断地肯定自己,又不断地否定自己,历经多次反复与试错,最终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交易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