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临近年底 债市更容易赚钱吗?

临近年底 债市更容易赚钱吗?

2025 年 11 月 14 日
港股速报 | 港股全线低开 恒生科技指数跌超2%

港股速报 | 港股全线低开 恒生科技指数跌超 2%

2025 年 11 月 14 日
桥水三季度持仓出炉 减持英伟达

桥水三季度持仓出炉 减持英伟达

2025 年 11 月 14 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4日至28日将在京举行

10 月上海新房价格涨幅居前 一二线城市二手房价环比降幅收窄 什么信号?

2025 年 11 月 14 日
广告
苹果新配件iPhone Pocket正式开售 溢价500元 网友热议值不值

苹果新配件 iPhone Pocket 正式开售 溢价 500 元 网友热议值不值

2025 年 11 月 14 日

马斯克终于妥协?特斯拉或将终于支持苹果 CarPlay

2025 年 11 月 14 日

11 月 14 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附名单)

2025 年 11 月 14 日

精选 | 本周重大资讯回顾 (11/10-11/14)

2025 年 11 月 14 日
超级周来袭:GDP、CPI与政策纪要交织,英伟达业绩公布,全球市场迎多重关键考验

超级周来袭:GDP、CPI 与政策纪要交织,英伟达业绩公布,全球市场迎多重关键考验

2025 年 11 月 14 日

公司快评丨股价较高点跌超八成,业绩下滑再遭股东减持,长联科技困局何解?

2025 年 11 月 14 日

翻红!游戏 ETF(159869) 午盘震荡攀升

2025 年 11 月 14 日
中信期货再赴利川  多维助力乡村振兴

中信期货再赴利川 多维助力乡村振兴

2025 年 11 月 14 日
商品日报(11月14日):一号大豆、苹果大涨 甲醇、玻璃增仓领跌

商品日报 (11 月 14 日):一号大豆、苹果大涨 甲醇、玻璃增仓领跌

2025 年 11 月 14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11 月 14 日 星期五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临近年底 债市更容易赚钱吗?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11 月 14 日
在 期货
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历史数据显示,债市往往在年底这段时间表现较好。

  过去 5 年时间里 (每年 11 月-12 月),有 4 年债基都获得了正收益,胜率高达 80%。

  那么,

  1) 债市为何呈现出这样的特征?

  2) 今年又能否再度期待跨年行情?

  本文聚焦于这 2 个问题的探讨。

  (一) 债市往往年底走强的 2 个理由

  1) 理由 1: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操作往往集中于岁末年初

  梳理央行货币政策的时间特征,会发现:降准、降息这些宽松政策的操作时点往往集中于岁末年初。从背后原因来看,主要在于 3 点:

  一是,为下一年度经济稳定增长提供货币金融环境支持。每个年末都是制定来年经济工作目标的时点,央行通过降准降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支持经济发展。

  二是,季节性流动性需求增加。年末和年初是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较为集中的时期,银行需要应对跨年资金安排。

  三是,外部环境配合,汇率约束小。年底往往是结汇高峰期,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

  宽松的货币环境为债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图片

  2) 年末供需格局更有利

  ①年底债券新增供给较少

  根据历史数据,我国债券发行通常呈现"二三季度高、年初年末低"的特征。特别是政府债券供给,往往在 8-9 月达到高峰,而进入四季度后明显减少。

  从背后原因来看,主要在于财政预算执行进度和稳增长政策发力要求。根据财政部安排,全国新增政府债券额度在 1-10 月完成 90% 以上的额度。对应地,稳增长政策通常在上半年发力,而四季度更多是政策效果的观察期和来年政策的酝酿期,新增债券供给相应减少。

图片

  ②年底债券配置需求往往较强

  从机构行为特征来看,年底配置意愿往往比较强。分机构来看:

  保险:一季度是保险保费收入的传统旺季,这种负债端的季节性特征使得保险机构在年底需要提前配置资产,为来年的资金运用做好准备。

  银行理财:银行在年末面临存款考核等压力,资金面相对紧张,但跨年后资金会重新回流,机构倾向于在年底提前布局,为来年的"开门红"行情储备资产。

  商业银行:从票息收益来看,年度视角下 「早配置、早收益」。

  交易盘:年初迎来新的业绩考核期,交易意愿也通常较强。

图片

  (二) 今年跨年行情可以期待吗?

  1) 基本面预期是决定债市的根基因素,当下则是盯住通胀

  过去 5 年时间里,债市在 2022 年底的表现并不好。核心原因在于:当时基本面预期 (防疫政策和地产政策双双放开) 出现了明显的改善。

  因此,对于债市而言,所谓的跨年行情是建立在基本面预期相对平稳的情况下的。

  聚焦于当下,基本面现实依旧支撑债市。但值得关注的变化是:10 月的通胀数据出现小幅改善。主要是反内卷政策效用的显现,需求端目前还相对疲弱。后续需核心盯住通胀数据的变化。

图片

  2) 如何衡量当前债市的估值?

  ①期限利差视角:处于 2024 年以来中枢水平

  当前 10 年国债利率与 7 天逆回购利率的利差为 41bp,处于 2024 年以来 43% 分位。因此,当前 10 年国债利率想要进一步大幅下行,需要降息预期再度打开。短期来看,可能性相对有限,需要持续观察。

  当前 30 年国债利率与 10 年国债利率的利差为 33bp,处于 2024 年以来 93% 分位。底层原因在于,30 年国债这种长久期债券利率往往受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大,去年 9 月份以来股市情绪反转,带动二者利差中枢不断上移。因此,对于这种超长久期债券而言,不可以单看利差变化,还需关注市场风险偏好变化。

图片

  ②信用利差视角:处于历史低位,进一步压缩空间有限

  当前各品种信用债的信用利差,相较于年初低位进一步压缩。5 年低等级二级资本债小幅走阔,但仍处于较低的位置。

  在基本面预期平稳的情形下,信用利差或保持窄幅波动。若想要进一步压缩,则需要利率债利率进一步下行,底层仍是回到了降息预期能否再度打开的问题。

图片

  (三) 策略应对

  1) 货币协同财政逻辑未变,把握基本票息

  对于当前债市而言,无论是近期央行重启购债,还是当前基本面现实要求,货币协同财政发力的逻辑不变。底层原因则在于:利率环境决定稳增长发力成本。可以看到的是,2025 年前三季度债务付息占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已超去年全年。

  因此,这点或决定了利率短期向上波动的幅度有限。策略上,把握基本票息。

图片

  2) 波段难度提升,短期性价比减弱,等待新的机会和催化

  可以看到,今年债市呈现的特点是:波动幅度相对有限,但波动频率提升。这意味着:波段策略的难度显著提升。一旦时机选择不对,资本利得是负向贡献。

  但同时可以看到,利率波动点位整体呈现 「上有顶下有底」 的状态,本质仍是当前宏观环境对相对平稳的利率环境有诉求。

  因此,沿着波动上下沿做波段的性价比相对更高。当然,仍具有不确定性。当前而言,经过前期的修复,10 年国债利率从阶段性顶部回落至中枢位置。短期波段性价比减弱,或需等待新的机会和催化。

图片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临近年底,债市更容易赚钱吗?)

(责任编辑:66)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历史数据显示,债市往往在年底这段时间表现较好。

  过去 5 年时间里 (每年 11 月-12 月),有 4 年债基都获得了正收益,胜率高达 80%。

  那么,

  1) 债市为何呈现出这样的特征?

  2) 今年又能否再度期待跨年行情?

  本文聚焦于这 2 个问题的探讨。

  (一) 债市往往年底走强的 2 个理由

  1) 理由 1: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操作往往集中于岁末年初

  梳理央行货币政策的时间特征,会发现:降准、降息这些宽松政策的操作时点往往集中于岁末年初。从背后原因来看,主要在于 3 点:

  一是,为下一年度经济稳定增长提供货币金融环境支持。每个年末都是制定来年经济工作目标的时点,央行通过降准降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支持经济发展。

  二是,季节性流动性需求增加。年末和年初是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较为集中的时期,银行需要应对跨年资金安排。

  三是,外部环境配合,汇率约束小。年底往往是结汇高峰期,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

  宽松的货币环境为债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图片

  2) 年末供需格局更有利

  ①年底债券新增供给较少

  根据历史数据,我国债券发行通常呈现"二三季度高、年初年末低"的特征。特别是政府债券供给,往往在 8-9 月达到高峰,而进入四季度后明显减少。

  从背后原因来看,主要在于财政预算执行进度和稳增长政策发力要求。根据财政部安排,全国新增政府债券额度在 1-10 月完成 90% 以上的额度。对应地,稳增长政策通常在上半年发力,而四季度更多是政策效果的观察期和来年政策的酝酿期,新增债券供给相应减少。

图片

  ②年底债券配置需求往往较强

  从机构行为特征来看,年底配置意愿往往比较强。分机构来看:

  保险:一季度是保险保费收入的传统旺季,这种负债端的季节性特征使得保险机构在年底需要提前配置资产,为来年的资金运用做好准备。

  银行理财:银行在年末面临存款考核等压力,资金面相对紧张,但跨年后资金会重新回流,机构倾向于在年底提前布局,为来年的"开门红"行情储备资产。

  商业银行:从票息收益来看,年度视角下 「早配置、早收益」。

  交易盘:年初迎来新的业绩考核期,交易意愿也通常较强。

图片

  (二) 今年跨年行情可以期待吗?

  1) 基本面预期是决定债市的根基因素,当下则是盯住通胀

  过去 5 年时间里,债市在 2022 年底的表现并不好。核心原因在于:当时基本面预期 (防疫政策和地产政策双双放开) 出现了明显的改善。

  因此,对于债市而言,所谓的跨年行情是建立在基本面预期相对平稳的情况下的。

  聚焦于当下,基本面现实依旧支撑债市。但值得关注的变化是:10 月的通胀数据出现小幅改善。主要是反内卷政策效用的显现,需求端目前还相对疲弱。后续需核心盯住通胀数据的变化。

图片

  2) 如何衡量当前债市的估值?

  ①期限利差视角:处于 2024 年以来中枢水平

  当前 10 年国债利率与 7 天逆回购利率的利差为 41bp,处于 2024 年以来 43% 分位。因此,当前 10 年国债利率想要进一步大幅下行,需要降息预期再度打开。短期来看,可能性相对有限,需要持续观察。

  当前 30 年国债利率与 10 年国债利率的利差为 33bp,处于 2024 年以来 93% 分位。底层原因在于,30 年国债这种长久期债券利率往往受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大,去年 9 月份以来股市情绪反转,带动二者利差中枢不断上移。因此,对于这种超长久期债券而言,不可以单看利差变化,还需关注市场风险偏好变化。

图片

  ②信用利差视角:处于历史低位,进一步压缩空间有限

  当前各品种信用债的信用利差,相较于年初低位进一步压缩。5 年低等级二级资本债小幅走阔,但仍处于较低的位置。

  在基本面预期平稳的情形下,信用利差或保持窄幅波动。若想要进一步压缩,则需要利率债利率进一步下行,底层仍是回到了降息预期能否再度打开的问题。

图片

  (三) 策略应对

  1) 货币协同财政逻辑未变,把握基本票息

  对于当前债市而言,无论是近期央行重启购债,还是当前基本面现实要求,货币协同财政发力的逻辑不变。底层原因则在于:利率环境决定稳增长发力成本。可以看到的是,2025 年前三季度债务付息占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已超去年全年。

  因此,这点或决定了利率短期向上波动的幅度有限。策略上,把握基本票息。

图片

  2) 波段难度提升,短期性价比减弱,等待新的机会和催化

  可以看到,今年债市呈现的特点是:波动幅度相对有限,但波动频率提升。这意味着:波段策略的难度显著提升。一旦时机选择不对,资本利得是负向贡献。

  但同时可以看到,利率波动点位整体呈现 「上有顶下有底」 的状态,本质仍是当前宏观环境对相对平稳的利率环境有诉求。

  因此,沿着波动上下沿做波段的性价比相对更高。当然,仍具有不确定性。当前而言,经过前期的修复,10 年国债利率从阶段性顶部回落至中枢位置。短期波段性价比减弱,或需等待新的机会和催化。

图片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临近年底,债市更容易赚钱吗?)

(责任编辑:66)

YOU MAY ALSO LIKE

10 月上海新房价格涨幅居前 一二线城市二手房价环比降幅收窄 什么信号?

精选 | 本周重大资讯回顾 (11/10-11/14)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历史数据显示,债市往往在年底这段时间表现较好。

  过去 5 年时间里 (每年 11 月-12 月),有 4 年债基都获得了正收益,胜率高达 80%。

  那么,

  1) 债市为何呈现出这样的特征?

  2) 今年又能否再度期待跨年行情?

  本文聚焦于这 2 个问题的探讨。

  (一) 债市往往年底走强的 2 个理由

  1) 理由 1: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操作往往集中于岁末年初

  梳理央行货币政策的时间特征,会发现:降准、降息这些宽松政策的操作时点往往集中于岁末年初。从背后原因来看,主要在于 3 点:

  一是,为下一年度经济稳定增长提供货币金融环境支持。每个年末都是制定来年经济工作目标的时点,央行通过降准降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支持经济发展。

  二是,季节性流动性需求增加。年末和年初是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较为集中的时期,银行需要应对跨年资金安排。

  三是,外部环境配合,汇率约束小。年底往往是结汇高峰期,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

  宽松的货币环境为债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图片

  2) 年末供需格局更有利

  ①年底债券新增供给较少

  根据历史数据,我国债券发行通常呈现"二三季度高、年初年末低"的特征。特别是政府债券供给,往往在 8-9 月达到高峰,而进入四季度后明显减少。

  从背后原因来看,主要在于财政预算执行进度和稳增长政策发力要求。根据财政部安排,全国新增政府债券额度在 1-10 月完成 90% 以上的额度。对应地,稳增长政策通常在上半年发力,而四季度更多是政策效果的观察期和来年政策的酝酿期,新增债券供给相应减少。

图片

  ②年底债券配置需求往往较强

  从机构行为特征来看,年底配置意愿往往比较强。分机构来看:

  保险:一季度是保险保费收入的传统旺季,这种负债端的季节性特征使得保险机构在年底需要提前配置资产,为来年的资金运用做好准备。

  银行理财:银行在年末面临存款考核等压力,资金面相对紧张,但跨年后资金会重新回流,机构倾向于在年底提前布局,为来年的"开门红"行情储备资产。

  商业银行:从票息收益来看,年度视角下 「早配置、早收益」。

  交易盘:年初迎来新的业绩考核期,交易意愿也通常较强。

图片

  (二) 今年跨年行情可以期待吗?

  1) 基本面预期是决定债市的根基因素,当下则是盯住通胀

  过去 5 年时间里,债市在 2022 年底的表现并不好。核心原因在于:当时基本面预期 (防疫政策和地产政策双双放开) 出现了明显的改善。

  因此,对于债市而言,所谓的跨年行情是建立在基本面预期相对平稳的情况下的。

  聚焦于当下,基本面现实依旧支撑债市。但值得关注的变化是:10 月的通胀数据出现小幅改善。主要是反内卷政策效用的显现,需求端目前还相对疲弱。后续需核心盯住通胀数据的变化。

图片

  2) 如何衡量当前债市的估值?

  ①期限利差视角:处于 2024 年以来中枢水平

  当前 10 年国债利率与 7 天逆回购利率的利差为 41bp,处于 2024 年以来 43% 分位。因此,当前 10 年国债利率想要进一步大幅下行,需要降息预期再度打开。短期来看,可能性相对有限,需要持续观察。

  当前 30 年国债利率与 10 年国债利率的利差为 33bp,处于 2024 年以来 93% 分位。底层原因在于,30 年国债这种长久期债券利率往往受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大,去年 9 月份以来股市情绪反转,带动二者利差中枢不断上移。因此,对于这种超长久期债券而言,不可以单看利差变化,还需关注市场风险偏好变化。

图片

  ②信用利差视角:处于历史低位,进一步压缩空间有限

  当前各品种信用债的信用利差,相较于年初低位进一步压缩。5 年低等级二级资本债小幅走阔,但仍处于较低的位置。

  在基本面预期平稳的情形下,信用利差或保持窄幅波动。若想要进一步压缩,则需要利率债利率进一步下行,底层仍是回到了降息预期能否再度打开的问题。

图片

  (三) 策略应对

  1) 货币协同财政逻辑未变,把握基本票息

  对于当前债市而言,无论是近期央行重启购债,还是当前基本面现实要求,货币协同财政发力的逻辑不变。底层原因则在于:利率环境决定稳增长发力成本。可以看到的是,2025 年前三季度债务付息占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已超去年全年。

  因此,这点或决定了利率短期向上波动的幅度有限。策略上,把握基本票息。

图片

  2) 波段难度提升,短期性价比减弱,等待新的机会和催化

  可以看到,今年债市呈现的特点是:波动幅度相对有限,但波动频率提升。这意味着:波段策略的难度显著提升。一旦时机选择不对,资本利得是负向贡献。

  但同时可以看到,利率波动点位整体呈现 「上有顶下有底」 的状态,本质仍是当前宏观环境对相对平稳的利率环境有诉求。

  因此,沿着波动上下沿做波段的性价比相对更高。当然,仍具有不确定性。当前而言,经过前期的修复,10 年国债利率从阶段性顶部回落至中枢位置。短期波段性价比减弱,或需等待新的机会和催化。

图片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临近年底,债市更容易赚钱吗?)

(责任编辑:66)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历史数据显示,债市往往在年底这段时间表现较好。

  过去 5 年时间里 (每年 11 月-12 月),有 4 年债基都获得了正收益,胜率高达 80%。

  那么,

  1) 债市为何呈现出这样的特征?

  2) 今年又能否再度期待跨年行情?

  本文聚焦于这 2 个问题的探讨。

  (一) 债市往往年底走强的 2 个理由

  1) 理由 1: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操作往往集中于岁末年初

  梳理央行货币政策的时间特征,会发现:降准、降息这些宽松政策的操作时点往往集中于岁末年初。从背后原因来看,主要在于 3 点:

  一是,为下一年度经济稳定增长提供货币金融环境支持。每个年末都是制定来年经济工作目标的时点,央行通过降准降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支持经济发展。

  二是,季节性流动性需求增加。年末和年初是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较为集中的时期,银行需要应对跨年资金安排。

  三是,外部环境配合,汇率约束小。年底往往是结汇高峰期,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

  宽松的货币环境为债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图片

  2) 年末供需格局更有利

  ①年底债券新增供给较少

  根据历史数据,我国债券发行通常呈现"二三季度高、年初年末低"的特征。特别是政府债券供给,往往在 8-9 月达到高峰,而进入四季度后明显减少。

  从背后原因来看,主要在于财政预算执行进度和稳增长政策发力要求。根据财政部安排,全国新增政府债券额度在 1-10 月完成 90% 以上的额度。对应地,稳增长政策通常在上半年发力,而四季度更多是政策效果的观察期和来年政策的酝酿期,新增债券供给相应减少。

图片

  ②年底债券配置需求往往较强

  从机构行为特征来看,年底配置意愿往往比较强。分机构来看:

  保险:一季度是保险保费收入的传统旺季,这种负债端的季节性特征使得保险机构在年底需要提前配置资产,为来年的资金运用做好准备。

  银行理财:银行在年末面临存款考核等压力,资金面相对紧张,但跨年后资金会重新回流,机构倾向于在年底提前布局,为来年的"开门红"行情储备资产。

  商业银行:从票息收益来看,年度视角下 「早配置、早收益」。

  交易盘:年初迎来新的业绩考核期,交易意愿也通常较强。

图片

  (二) 今年跨年行情可以期待吗?

  1) 基本面预期是决定债市的根基因素,当下则是盯住通胀

  过去 5 年时间里,债市在 2022 年底的表现并不好。核心原因在于:当时基本面预期 (防疫政策和地产政策双双放开) 出现了明显的改善。

  因此,对于债市而言,所谓的跨年行情是建立在基本面预期相对平稳的情况下的。

  聚焦于当下,基本面现实依旧支撑债市。但值得关注的变化是:10 月的通胀数据出现小幅改善。主要是反内卷政策效用的显现,需求端目前还相对疲弱。后续需核心盯住通胀数据的变化。

图片

  2) 如何衡量当前债市的估值?

  ①期限利差视角:处于 2024 年以来中枢水平

  当前 10 年国债利率与 7 天逆回购利率的利差为 41bp,处于 2024 年以来 43% 分位。因此,当前 10 年国债利率想要进一步大幅下行,需要降息预期再度打开。短期来看,可能性相对有限,需要持续观察。

  当前 30 年国债利率与 10 年国债利率的利差为 33bp,处于 2024 年以来 93% 分位。底层原因在于,30 年国债这种长久期债券利率往往受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大,去年 9 月份以来股市情绪反转,带动二者利差中枢不断上移。因此,对于这种超长久期债券而言,不可以单看利差变化,还需关注市场风险偏好变化。

图片

  ②信用利差视角:处于历史低位,进一步压缩空间有限

  当前各品种信用债的信用利差,相较于年初低位进一步压缩。5 年低等级二级资本债小幅走阔,但仍处于较低的位置。

  在基本面预期平稳的情形下,信用利差或保持窄幅波动。若想要进一步压缩,则需要利率债利率进一步下行,底层仍是回到了降息预期能否再度打开的问题。

图片

  (三) 策略应对

  1) 货币协同财政逻辑未变,把握基本票息

  对于当前债市而言,无论是近期央行重启购债,还是当前基本面现实要求,货币协同财政发力的逻辑不变。底层原因则在于:利率环境决定稳增长发力成本。可以看到的是,2025 年前三季度债务付息占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已超去年全年。

  因此,这点或决定了利率短期向上波动的幅度有限。策略上,把握基本票息。

图片

  2) 波段难度提升,短期性价比减弱,等待新的机会和催化

  可以看到,今年债市呈现的特点是:波动幅度相对有限,但波动频率提升。这意味着:波段策略的难度显著提升。一旦时机选择不对,资本利得是负向贡献。

  但同时可以看到,利率波动点位整体呈现 「上有顶下有底」 的状态,本质仍是当前宏观环境对相对平稳的利率环境有诉求。

  因此,沿着波动上下沿做波段的性价比相对更高。当然,仍具有不确定性。当前而言,经过前期的修复,10 年国债利率从阶段性顶部回落至中枢位置。短期波段性价比减弱,或需等待新的机会和催化。

图片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临近年底,债市更容易赚钱吗?)

(责任编辑:66)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港股速报 | 港股全线低开 恒生科技指数跌超2%

港股速报 | 港股全线低开 恒生科技指数跌超 2%

2025 年 11 月 14 日
桥水三季度持仓出炉 减持英伟达

桥水三季度持仓出炉 减持英伟达

2025 年 11 月 14 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4日至28日将在京举行

10 月上海新房价格涨幅居前 一二线城市二手房价环比降幅收窄 什么信号?

2025 年 11 月 14 日
苹果新配件iPhone Pocket正式开售 溢价500元 网友热议值不值

苹果新配件 iPhone Pocket 正式开售 溢价 500 元 网友热议值不值

2025 年 11 月 14 日

马斯克终于妥协?特斯拉或将终于支持苹果 CarPlay

2025 年 11 月 14 日

11 月 14 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附名单)

2025 年 11 月 14 日

精选 | 本周重大资讯回顾 (11/10-11/14)

2025 年 11 月 14 日
超级周来袭:GDP、CPI与政策纪要交织,英伟达业绩公布,全球市场迎多重关键考验

超级周来袭:GDP、CPI 与政策纪要交织,英伟达业绩公布,全球市场迎多重关键考验

2025 年 11 月 14 日

公司快评丨股价较高点跌超八成,业绩下滑再遭股东减持,长联科技困局何解?

2025 年 11 月 14 日

翻红!游戏 ETF(159869) 午盘震荡攀升

2025 年 11 月 14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11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 10 月    

近期动态

  • 港股速报 | 港股全线低开 恒生科技指数跌超 2%
  • 桥水三季度持仓出炉 减持英伟达
  • 10 月上海新房价格涨幅居前 一二线城市二手房价环比降幅收窄 什么信号?
  • 苹果新配件 iPhone Pocket 正式开售 溢价 500 元 网友热议值不值
  • 马斯克终于妥协?特斯拉或将终于支持苹果 CarPlay
  • 11 月 14 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附名单)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