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techweb】
在马斯克身上,「富可敌国」 的想象力再次被具象化。
前几日,特斯拉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超级工厂召开年度股东大会。经过现场与提前投票统计,股东以超过 75% 的赞成票通过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的新一轮 CEO 薪酬激励方案——一份潜在价值接近 1 万亿美元的业绩对赌计划。
1 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2024 年全球 GDP 排名第 18 的荷兰,GDP 是 1.15 万亿美金,紧跟在后面的沙特阿拉伯,GDP 是 1.07 万亿美金。也就是说,马斯克一个人的薪酬,可以挤进全球各国 GDP 排名的前 20。尽管扣除必要支出后,这份薪酬将降至 8780 亿美元,但这笔巨额财富仍可称得上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
这是一场豪赌,一场把公司未来命运完全交给一个 「英雄式」 个体的豪赌,赌赢了,特斯拉或将成为全球最值钱也最赚钱的公司,马斯克更是坐拥更大的财富和权力。但这场豪赌也再次把特斯拉最大的危机赤裸裸地展现出来:没有马斯克,特斯拉可能就没有未来。
所以,要么下定决心去 「马斯克」 化,要么继续与马斯克深度绑定,特斯拉选择了后者。
特斯拉的 「饼」,只能马斯克 「画」?
拿巨额薪酬 「绑」 住马斯克这个随时都能撂挑子走人的掌门人,在多年前就曾上演。
2018 年,特斯拉董事会批准了一项马斯克未来十年高达 560 亿美元 (即当时 12% 的特斯拉股票) 的薪酬方案,同样分为 12 批发放,最终目标是带领特斯拉的市值从当时的约 600 亿美元飙升至 6500 亿美元,并完成 8 项盈利指标、8 项营收指标。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马斯克能完成这些目标。
然而不到三年的时间,特斯拉市值就上涨了近 1000%,2020 年底,特斯拉不仅完成了 6500 亿美元的市值目标,8 项盈利指标和 7 项营收指标也都已实现,只剩下一个营收目标还未完成。
轮到现在新一轮的 CEO 薪酬激励方案,其实结果早在预料之内。预测网站 Polymarket 在股东大会前的数据显示,该提案通过概率高达 93%,因为抛开几个大股东,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大量的散户。在万亿美元的潜在稀释与更远大的愿景之间,特斯拉大多数的散户选择了后者,但与其说他们相信的是特斯拉,还不如说相信的是马斯克。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马斯克之于特斯拉,早已超越了一名职业经理人的角色,从产品设计到营销策略,从战略抉择到宏大愿景,马斯克强烈的个人风格和梦想情怀已经深深烙印在特斯拉的基因里。
不但如此,对特斯拉而言,占绝大部分的散户的选择,更说明了马斯克的去留及行为严重影响了公司的估值逻辑。而如今特斯拉市值的极速滑落,让其难以承受失去马斯克带来的震荡。
今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布后,特斯拉股价大跌 8.2% 至 305.3 美元,总市值跌破一万亿美元整数关口。2025 年以来,特斯拉累计跌幅已经超过 20%,是七大科技巨头中跌幅最大的,如果从去年 12 月的阶段高点算起,特斯拉市值已经蒸发超过 5000 亿美元,跌幅超过三分之一。
在造车的故事无法继续支持特斯拉追求更高市值的背景下,马斯克所描绘的未来蓝图显然比造车更具想象力。
方舟资管 Ark Invest 曾预估,一旦特斯拉转型成一家盈利能力更强的机器人出租车公司,其股价将在 5 年内飙升 12.5 倍,达到 2600 美元。另外,我们看到马斯克 「能源帝国」 的帷幕,也已经揭开,马斯克更是雄心壮志,称到 2030 年,特斯拉储能业务的规模将比肩汽车业务。届时,特斯拉就真的不仅仅是个造车公司了。
当然,就这个宏大的、颠覆性的、又有 「钱」 景的目标来讲,它现在更像是一张大 「饼」,只是,对特斯拉、对马斯克、对粉丝来讲,它充满诱惑力。
「捆」 住马斯克的不是万亿薪酬
今年,特斯拉的核心业务受到冲击。在截至 6 月 30 日的季度中,其汽车销量下降了 13.5%,为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但是这似乎没有引起马斯克的重视,在今年 5 月下旬离开特朗普政府的政府效能部 (DOGE) 后,他反而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 xAI 的工作中。
据前高管和与马斯克共事的人士透露,今年夏天大部分时间,马斯克都 「躲在」 他的最新创业公司 xAI,通宵达旦地参与会议,他甚至开始在 xAI 的办公室与特斯拉员工开会。
如果说万亿薪酬计划是为了把马斯克的精力转移到特斯拉、来应对销量下滑的危机,其实并不为过。作为一个精力旺盛到同时掌管着数家大型技术公司、还能抽空在社交媒体和政治圈里搅弄风云的 CEO,新能源汽车似乎对他来讲没有了新鲜感,而人型机器人、大模型、脑机接口等等,哪一个都充满了挑战。
所以,从董事会所设置的这些 「地狱级」 的任务来看,他们着实是想把马斯克牢牢 「绑」 在特斯拉的办公室里,让其无暇东顾。但是,批准这样一份天价薪酬方案,是否真的能将一位重心已明显偏移的掌门人拉回正轨,是股东也是大众的疑问。
这些年,偏执、技术狂、任性妄为…当越来越多的标签出现在马斯克的身上,也越让外界认清,没有人能看懂马斯克,更没有人能预测马斯克下一步要干什么。他像一个引导未来的布局者,但也同时是一个随时引发危机的 「不安定因素」。在长达十年的规划里,指望一张大 「饼」 约束马斯克不跑偏,可能性或许不大。
不过,在以马斯克为中心建立的商业帝国中,当各大板块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界限变得日益模糊,特斯拉可能也将受益于其他板块业务带来的技术突破以及商业价值。换句话说,如果未来马斯克的造车、机器人、航天、人工智能等公司能够产生业务协同,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那现在的精力分散似乎也未尝不可。
当前,马斯克已经在通过资本手段和技术合作促使他的商业帝国进一步融为一体。今年早些时候,他把 xAI 与社交媒体平台 X 合并,诞生了一个市值 1130 亿美元的新企业。7 月,SpaceX 又向 xAI 投资了 20 亿美元,作为后者 50 亿美元股权融资的一部分。因此我们看到特斯拉参与投资的计划也被提出来,有超过 140 名股东提交提案,要求特斯拉董事会批准对 xAI 的投资。
虽然这次股东大会上特斯拉对 xAI 的投资并未获授权,可由于该提案为咨询性投票,董事会将考虑这些结果以决定后续行动。
说到底,「捆」 住马斯克的不是万亿薪酬,而是他对扩张商业帝国的野心。
特斯拉寻找下一个 「库克」
在这份万亿薪酬计划出现之前,特斯拉曾经试图寻找马斯克的接班人,因为当时深陷政治风波的马斯克,给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和销量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据外媒报道,董事会成员联系了多家高管猎头公司,正式启动寻找特斯拉下一任首席执行官的程序。而且,股东大会前,有媒体透露,特斯拉计划从内部任命新 CEO,首选方案为提拔现有高管。
但是,如今万亿薪酬的通过,显然对外证实了一个事实,特斯拉离不开马斯克,而这种公司命运系于个体的风险,也让特斯拉引来了更多的争议。
从掌控特斯拉至今,马斯克已经领导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近二十年,尽管其 2018 年已卸任董事会主席,可他还是深度参与旗下所有企业的运营,是特斯拉唯一的掌舵人。回顾美国其他科技巨头,大部分科技巨头都已完成了权力交接,不少创始人还是在公司未来几年商业前景看起来稳定而强劲的发展高点宣布离开的。
2019 年,在谷歌创始人布林和佩奇共同撰写的离职信中,他们认为此时的 Alphabet 处在舒适、稳定的环境中,「如果公司是一个人的话,那将是一个 21 岁的年轻人。我们是时候该离开这个位子了。」
领导层的平稳过渡,说明这些科技巨头的发展已经能够完全脱离对创始人的依赖,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保证公司安然无恙。而且相比 「打江山」,「守江山」 同样不易,一个年富力强的接班人同样至关重要。比如库克,苹果在乔布斯离世之后,并未步入衰落之境,反而在库克的引领之下,成为了全球市值最为突出的公司之一。
相比之下,特斯拉对于谋求更高市值、更大愿景的野心,决定了他离不开给其赋予未来想象力的马斯克,可特斯拉不能仅仅作为一个靠口号和愿景驱动的创业公司,当其走向成熟,需要的不仅仅是 「梦想家」,更是 「建造者」。
在马斯克的万亿薪酬计划里,「制定 CEO 继任框架」 也被着重写在了协议里,而且此次薪酬计划引发的风波也成了特斯拉推动内部接班计划的一个重要契机。
不过问题在于马斯克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能否找到理想的 「继承人」。从今年起,特斯拉连续陷入高管离职风波,短短四个月间,12 位高管相继离开马斯克旗下企业,其中不乏关键性人物。管理层动荡,无疑给马斯克培养继承人带来了阻碍。
股东大会上,马斯克即兴起舞,他兴奋地表示,「我们即将开启的不仅仅是特斯拉未来的新篇章,而是一部全新的史诗」。
但这部史诗将如何叙写,谁也无法预测。
【文章来源:techweb】
在马斯克身上,「富可敌国」 的想象力再次被具象化。
前几日,特斯拉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超级工厂召开年度股东大会。经过现场与提前投票统计,股东以超过 75% 的赞成票通过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的新一轮 CEO 薪酬激励方案——一份潜在价值接近 1 万亿美元的业绩对赌计划。
1 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2024 年全球 GDP 排名第 18 的荷兰,GDP 是 1.15 万亿美金,紧跟在后面的沙特阿拉伯,GDP 是 1.07 万亿美金。也就是说,马斯克一个人的薪酬,可以挤进全球各国 GDP 排名的前 20。尽管扣除必要支出后,这份薪酬将降至 8780 亿美元,但这笔巨额财富仍可称得上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
这是一场豪赌,一场把公司未来命运完全交给一个 「英雄式」 个体的豪赌,赌赢了,特斯拉或将成为全球最值钱也最赚钱的公司,马斯克更是坐拥更大的财富和权力。但这场豪赌也再次把特斯拉最大的危机赤裸裸地展现出来:没有马斯克,特斯拉可能就没有未来。
所以,要么下定决心去 「马斯克」 化,要么继续与马斯克深度绑定,特斯拉选择了后者。
特斯拉的 「饼」,只能马斯克 「画」?
拿巨额薪酬 「绑」 住马斯克这个随时都能撂挑子走人的掌门人,在多年前就曾上演。
2018 年,特斯拉董事会批准了一项马斯克未来十年高达 560 亿美元 (即当时 12% 的特斯拉股票) 的薪酬方案,同样分为 12 批发放,最终目标是带领特斯拉的市值从当时的约 600 亿美元飙升至 6500 亿美元,并完成 8 项盈利指标、8 项营收指标。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马斯克能完成这些目标。
然而不到三年的时间,特斯拉市值就上涨了近 1000%,2020 年底,特斯拉不仅完成了 6500 亿美元的市值目标,8 项盈利指标和 7 项营收指标也都已实现,只剩下一个营收目标还未完成。
轮到现在新一轮的 CEO 薪酬激励方案,其实结果早在预料之内。预测网站 Polymarket 在股东大会前的数据显示,该提案通过概率高达 93%,因为抛开几个大股东,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大量的散户。在万亿美元的潜在稀释与更远大的愿景之间,特斯拉大多数的散户选择了后者,但与其说他们相信的是特斯拉,还不如说相信的是马斯克。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马斯克之于特斯拉,早已超越了一名职业经理人的角色,从产品设计到营销策略,从战略抉择到宏大愿景,马斯克强烈的个人风格和梦想情怀已经深深烙印在特斯拉的基因里。
不但如此,对特斯拉而言,占绝大部分的散户的选择,更说明了马斯克的去留及行为严重影响了公司的估值逻辑。而如今特斯拉市值的极速滑落,让其难以承受失去马斯克带来的震荡。
今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布后,特斯拉股价大跌 8.2% 至 305.3 美元,总市值跌破一万亿美元整数关口。2025 年以来,特斯拉累计跌幅已经超过 20%,是七大科技巨头中跌幅最大的,如果从去年 12 月的阶段高点算起,特斯拉市值已经蒸发超过 5000 亿美元,跌幅超过三分之一。
在造车的故事无法继续支持特斯拉追求更高市值的背景下,马斯克所描绘的未来蓝图显然比造车更具想象力。
方舟资管 Ark Invest 曾预估,一旦特斯拉转型成一家盈利能力更强的机器人出租车公司,其股价将在 5 年内飙升 12.5 倍,达到 2600 美元。另外,我们看到马斯克 「能源帝国」 的帷幕,也已经揭开,马斯克更是雄心壮志,称到 2030 年,特斯拉储能业务的规模将比肩汽车业务。届时,特斯拉就真的不仅仅是个造车公司了。
当然,就这个宏大的、颠覆性的、又有 「钱」 景的目标来讲,它现在更像是一张大 「饼」,只是,对特斯拉、对马斯克、对粉丝来讲,它充满诱惑力。
「捆」 住马斯克的不是万亿薪酬
今年,特斯拉的核心业务受到冲击。在截至 6 月 30 日的季度中,其汽车销量下降了 13.5%,为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但是这似乎没有引起马斯克的重视,在今年 5 月下旬离开特朗普政府的政府效能部 (DOGE) 后,他反而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 xAI 的工作中。
据前高管和与马斯克共事的人士透露,今年夏天大部分时间,马斯克都 「躲在」 他的最新创业公司 xAI,通宵达旦地参与会议,他甚至开始在 xAI 的办公室与特斯拉员工开会。
如果说万亿薪酬计划是为了把马斯克的精力转移到特斯拉、来应对销量下滑的危机,其实并不为过。作为一个精力旺盛到同时掌管着数家大型技术公司、还能抽空在社交媒体和政治圈里搅弄风云的 CEO,新能源汽车似乎对他来讲没有了新鲜感,而人型机器人、大模型、脑机接口等等,哪一个都充满了挑战。
所以,从董事会所设置的这些 「地狱级」 的任务来看,他们着实是想把马斯克牢牢 「绑」 在特斯拉的办公室里,让其无暇东顾。但是,批准这样一份天价薪酬方案,是否真的能将一位重心已明显偏移的掌门人拉回正轨,是股东也是大众的疑问。
这些年,偏执、技术狂、任性妄为…当越来越多的标签出现在马斯克的身上,也越让外界认清,没有人能看懂马斯克,更没有人能预测马斯克下一步要干什么。他像一个引导未来的布局者,但也同时是一个随时引发危机的 「不安定因素」。在长达十年的规划里,指望一张大 「饼」 约束马斯克不跑偏,可能性或许不大。
不过,在以马斯克为中心建立的商业帝国中,当各大板块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界限变得日益模糊,特斯拉可能也将受益于其他板块业务带来的技术突破以及商业价值。换句话说,如果未来马斯克的造车、机器人、航天、人工智能等公司能够产生业务协同,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那现在的精力分散似乎也未尝不可。
当前,马斯克已经在通过资本手段和技术合作促使他的商业帝国进一步融为一体。今年早些时候,他把 xAI 与社交媒体平台 X 合并,诞生了一个市值 1130 亿美元的新企业。7 月,SpaceX 又向 xAI 投资了 20 亿美元,作为后者 50 亿美元股权融资的一部分。因此我们看到特斯拉参与投资的计划也被提出来,有超过 140 名股东提交提案,要求特斯拉董事会批准对 xAI 的投资。
虽然这次股东大会上特斯拉对 xAI 的投资并未获授权,可由于该提案为咨询性投票,董事会将考虑这些结果以决定后续行动。
说到底,「捆」 住马斯克的不是万亿薪酬,而是他对扩张商业帝国的野心。
特斯拉寻找下一个 「库克」
在这份万亿薪酬计划出现之前,特斯拉曾经试图寻找马斯克的接班人,因为当时深陷政治风波的马斯克,给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和销量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据外媒报道,董事会成员联系了多家高管猎头公司,正式启动寻找特斯拉下一任首席执行官的程序。而且,股东大会前,有媒体透露,特斯拉计划从内部任命新 CEO,首选方案为提拔现有高管。
但是,如今万亿薪酬的通过,显然对外证实了一个事实,特斯拉离不开马斯克,而这种公司命运系于个体的风险,也让特斯拉引来了更多的争议。
从掌控特斯拉至今,马斯克已经领导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近二十年,尽管其 2018 年已卸任董事会主席,可他还是深度参与旗下所有企业的运营,是特斯拉唯一的掌舵人。回顾美国其他科技巨头,大部分科技巨头都已完成了权力交接,不少创始人还是在公司未来几年商业前景看起来稳定而强劲的发展高点宣布离开的。
2019 年,在谷歌创始人布林和佩奇共同撰写的离职信中,他们认为此时的 Alphabet 处在舒适、稳定的环境中,「如果公司是一个人的话,那将是一个 21 岁的年轻人。我们是时候该离开这个位子了。」
领导层的平稳过渡,说明这些科技巨头的发展已经能够完全脱离对创始人的依赖,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保证公司安然无恙。而且相比 「打江山」,「守江山」 同样不易,一个年富力强的接班人同样至关重要。比如库克,苹果在乔布斯离世之后,并未步入衰落之境,反而在库克的引领之下,成为了全球市值最为突出的公司之一。
相比之下,特斯拉对于谋求更高市值、更大愿景的野心,决定了他离不开给其赋予未来想象力的马斯克,可特斯拉不能仅仅作为一个靠口号和愿景驱动的创业公司,当其走向成熟,需要的不仅仅是 「梦想家」,更是 「建造者」。
在马斯克的万亿薪酬计划里,「制定 CEO 继任框架」 也被着重写在了协议里,而且此次薪酬计划引发的风波也成了特斯拉推动内部接班计划的一个重要契机。
不过问题在于马斯克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能否找到理想的 「继承人」。从今年起,特斯拉连续陷入高管离职风波,短短四个月间,12 位高管相继离开马斯克旗下企业,其中不乏关键性人物。管理层动荡,无疑给马斯克培养继承人带来了阻碍。
股东大会上,马斯克即兴起舞,他兴奋地表示,「我们即将开启的不仅仅是特斯拉未来的新篇章,而是一部全新的史诗」。
但这部史诗将如何叙写,谁也无法预测。
【文章来源:techweb】
在马斯克身上,「富可敌国」 的想象力再次被具象化。
前几日,特斯拉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超级工厂召开年度股东大会。经过现场与提前投票统计,股东以超过 75% 的赞成票通过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的新一轮 CEO 薪酬激励方案——一份潜在价值接近 1 万亿美元的业绩对赌计划。
1 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2024 年全球 GDP 排名第 18 的荷兰,GDP 是 1.15 万亿美金,紧跟在后面的沙特阿拉伯,GDP 是 1.07 万亿美金。也就是说,马斯克一个人的薪酬,可以挤进全球各国 GDP 排名的前 20。尽管扣除必要支出后,这份薪酬将降至 8780 亿美元,但这笔巨额财富仍可称得上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
这是一场豪赌,一场把公司未来命运完全交给一个 「英雄式」 个体的豪赌,赌赢了,特斯拉或将成为全球最值钱也最赚钱的公司,马斯克更是坐拥更大的财富和权力。但这场豪赌也再次把特斯拉最大的危机赤裸裸地展现出来:没有马斯克,特斯拉可能就没有未来。
所以,要么下定决心去 「马斯克」 化,要么继续与马斯克深度绑定,特斯拉选择了后者。
特斯拉的 「饼」,只能马斯克 「画」?
拿巨额薪酬 「绑」 住马斯克这个随时都能撂挑子走人的掌门人,在多年前就曾上演。
2018 年,特斯拉董事会批准了一项马斯克未来十年高达 560 亿美元 (即当时 12% 的特斯拉股票) 的薪酬方案,同样分为 12 批发放,最终目标是带领特斯拉的市值从当时的约 600 亿美元飙升至 6500 亿美元,并完成 8 项盈利指标、8 项营收指标。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马斯克能完成这些目标。
然而不到三年的时间,特斯拉市值就上涨了近 1000%,2020 年底,特斯拉不仅完成了 6500 亿美元的市值目标,8 项盈利指标和 7 项营收指标也都已实现,只剩下一个营收目标还未完成。
轮到现在新一轮的 CEO 薪酬激励方案,其实结果早在预料之内。预测网站 Polymarket 在股东大会前的数据显示,该提案通过概率高达 93%,因为抛开几个大股东,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大量的散户。在万亿美元的潜在稀释与更远大的愿景之间,特斯拉大多数的散户选择了后者,但与其说他们相信的是特斯拉,还不如说相信的是马斯克。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马斯克之于特斯拉,早已超越了一名职业经理人的角色,从产品设计到营销策略,从战略抉择到宏大愿景,马斯克强烈的个人风格和梦想情怀已经深深烙印在特斯拉的基因里。
不但如此,对特斯拉而言,占绝大部分的散户的选择,更说明了马斯克的去留及行为严重影响了公司的估值逻辑。而如今特斯拉市值的极速滑落,让其难以承受失去马斯克带来的震荡。
今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布后,特斯拉股价大跌 8.2% 至 305.3 美元,总市值跌破一万亿美元整数关口。2025 年以来,特斯拉累计跌幅已经超过 20%,是七大科技巨头中跌幅最大的,如果从去年 12 月的阶段高点算起,特斯拉市值已经蒸发超过 5000 亿美元,跌幅超过三分之一。
在造车的故事无法继续支持特斯拉追求更高市值的背景下,马斯克所描绘的未来蓝图显然比造车更具想象力。
方舟资管 Ark Invest 曾预估,一旦特斯拉转型成一家盈利能力更强的机器人出租车公司,其股价将在 5 年内飙升 12.5 倍,达到 2600 美元。另外,我们看到马斯克 「能源帝国」 的帷幕,也已经揭开,马斯克更是雄心壮志,称到 2030 年,特斯拉储能业务的规模将比肩汽车业务。届时,特斯拉就真的不仅仅是个造车公司了。
当然,就这个宏大的、颠覆性的、又有 「钱」 景的目标来讲,它现在更像是一张大 「饼」,只是,对特斯拉、对马斯克、对粉丝来讲,它充满诱惑力。
「捆」 住马斯克的不是万亿薪酬
今年,特斯拉的核心业务受到冲击。在截至 6 月 30 日的季度中,其汽车销量下降了 13.5%,为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但是这似乎没有引起马斯克的重视,在今年 5 月下旬离开特朗普政府的政府效能部 (DOGE) 后,他反而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 xAI 的工作中。
据前高管和与马斯克共事的人士透露,今年夏天大部分时间,马斯克都 「躲在」 他的最新创业公司 xAI,通宵达旦地参与会议,他甚至开始在 xAI 的办公室与特斯拉员工开会。
如果说万亿薪酬计划是为了把马斯克的精力转移到特斯拉、来应对销量下滑的危机,其实并不为过。作为一个精力旺盛到同时掌管着数家大型技术公司、还能抽空在社交媒体和政治圈里搅弄风云的 CEO,新能源汽车似乎对他来讲没有了新鲜感,而人型机器人、大模型、脑机接口等等,哪一个都充满了挑战。
所以,从董事会所设置的这些 「地狱级」 的任务来看,他们着实是想把马斯克牢牢 「绑」 在特斯拉的办公室里,让其无暇东顾。但是,批准这样一份天价薪酬方案,是否真的能将一位重心已明显偏移的掌门人拉回正轨,是股东也是大众的疑问。
这些年,偏执、技术狂、任性妄为…当越来越多的标签出现在马斯克的身上,也越让外界认清,没有人能看懂马斯克,更没有人能预测马斯克下一步要干什么。他像一个引导未来的布局者,但也同时是一个随时引发危机的 「不安定因素」。在长达十年的规划里,指望一张大 「饼」 约束马斯克不跑偏,可能性或许不大。
不过,在以马斯克为中心建立的商业帝国中,当各大板块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界限变得日益模糊,特斯拉可能也将受益于其他板块业务带来的技术突破以及商业价值。换句话说,如果未来马斯克的造车、机器人、航天、人工智能等公司能够产生业务协同,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那现在的精力分散似乎也未尝不可。
当前,马斯克已经在通过资本手段和技术合作促使他的商业帝国进一步融为一体。今年早些时候,他把 xAI 与社交媒体平台 X 合并,诞生了一个市值 1130 亿美元的新企业。7 月,SpaceX 又向 xAI 投资了 20 亿美元,作为后者 50 亿美元股权融资的一部分。因此我们看到特斯拉参与投资的计划也被提出来,有超过 140 名股东提交提案,要求特斯拉董事会批准对 xAI 的投资。
虽然这次股东大会上特斯拉对 xAI 的投资并未获授权,可由于该提案为咨询性投票,董事会将考虑这些结果以决定后续行动。
说到底,「捆」 住马斯克的不是万亿薪酬,而是他对扩张商业帝国的野心。
特斯拉寻找下一个 「库克」
在这份万亿薪酬计划出现之前,特斯拉曾经试图寻找马斯克的接班人,因为当时深陷政治风波的马斯克,给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和销量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据外媒报道,董事会成员联系了多家高管猎头公司,正式启动寻找特斯拉下一任首席执行官的程序。而且,股东大会前,有媒体透露,特斯拉计划从内部任命新 CEO,首选方案为提拔现有高管。
但是,如今万亿薪酬的通过,显然对外证实了一个事实,特斯拉离不开马斯克,而这种公司命运系于个体的风险,也让特斯拉引来了更多的争议。
从掌控特斯拉至今,马斯克已经领导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近二十年,尽管其 2018 年已卸任董事会主席,可他还是深度参与旗下所有企业的运营,是特斯拉唯一的掌舵人。回顾美国其他科技巨头,大部分科技巨头都已完成了权力交接,不少创始人还是在公司未来几年商业前景看起来稳定而强劲的发展高点宣布离开的。
2019 年,在谷歌创始人布林和佩奇共同撰写的离职信中,他们认为此时的 Alphabet 处在舒适、稳定的环境中,「如果公司是一个人的话,那将是一个 21 岁的年轻人。我们是时候该离开这个位子了。」
领导层的平稳过渡,说明这些科技巨头的发展已经能够完全脱离对创始人的依赖,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保证公司安然无恙。而且相比 「打江山」,「守江山」 同样不易,一个年富力强的接班人同样至关重要。比如库克,苹果在乔布斯离世之后,并未步入衰落之境,反而在库克的引领之下,成为了全球市值最为突出的公司之一。
相比之下,特斯拉对于谋求更高市值、更大愿景的野心,决定了他离不开给其赋予未来想象力的马斯克,可特斯拉不能仅仅作为一个靠口号和愿景驱动的创业公司,当其走向成熟,需要的不仅仅是 「梦想家」,更是 「建造者」。
在马斯克的万亿薪酬计划里,「制定 CEO 继任框架」 也被着重写在了协议里,而且此次薪酬计划引发的风波也成了特斯拉推动内部接班计划的一个重要契机。
不过问题在于马斯克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能否找到理想的 「继承人」。从今年起,特斯拉连续陷入高管离职风波,短短四个月间,12 位高管相继离开马斯克旗下企业,其中不乏关键性人物。管理层动荡,无疑给马斯克培养继承人带来了阻碍。
股东大会上,马斯克即兴起舞,他兴奋地表示,「我们即将开启的不仅仅是特斯拉未来的新篇章,而是一部全新的史诗」。
但这部史诗将如何叙写,谁也无法预测。
【文章来源:techweb】
在马斯克身上,「富可敌国」 的想象力再次被具象化。
前几日,特斯拉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超级工厂召开年度股东大会。经过现场与提前投票统计,股东以超过 75% 的赞成票通过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的新一轮 CEO 薪酬激励方案——一份潜在价值接近 1 万亿美元的业绩对赌计划。
1 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2024 年全球 GDP 排名第 18 的荷兰,GDP 是 1.15 万亿美金,紧跟在后面的沙特阿拉伯,GDP 是 1.07 万亿美金。也就是说,马斯克一个人的薪酬,可以挤进全球各国 GDP 排名的前 20。尽管扣除必要支出后,这份薪酬将降至 8780 亿美元,但这笔巨额财富仍可称得上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
这是一场豪赌,一场把公司未来命运完全交给一个 「英雄式」 个体的豪赌,赌赢了,特斯拉或将成为全球最值钱也最赚钱的公司,马斯克更是坐拥更大的财富和权力。但这场豪赌也再次把特斯拉最大的危机赤裸裸地展现出来:没有马斯克,特斯拉可能就没有未来。
所以,要么下定决心去 「马斯克」 化,要么继续与马斯克深度绑定,特斯拉选择了后者。
特斯拉的 「饼」,只能马斯克 「画」?
拿巨额薪酬 「绑」 住马斯克这个随时都能撂挑子走人的掌门人,在多年前就曾上演。
2018 年,特斯拉董事会批准了一项马斯克未来十年高达 560 亿美元 (即当时 12% 的特斯拉股票) 的薪酬方案,同样分为 12 批发放,最终目标是带领特斯拉的市值从当时的约 600 亿美元飙升至 6500 亿美元,并完成 8 项盈利指标、8 项营收指标。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马斯克能完成这些目标。
然而不到三年的时间,特斯拉市值就上涨了近 1000%,2020 年底,特斯拉不仅完成了 6500 亿美元的市值目标,8 项盈利指标和 7 项营收指标也都已实现,只剩下一个营收目标还未完成。
轮到现在新一轮的 CEO 薪酬激励方案,其实结果早在预料之内。预测网站 Polymarket 在股东大会前的数据显示,该提案通过概率高达 93%,因为抛开几个大股东,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大量的散户。在万亿美元的潜在稀释与更远大的愿景之间,特斯拉大多数的散户选择了后者,但与其说他们相信的是特斯拉,还不如说相信的是马斯克。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马斯克之于特斯拉,早已超越了一名职业经理人的角色,从产品设计到营销策略,从战略抉择到宏大愿景,马斯克强烈的个人风格和梦想情怀已经深深烙印在特斯拉的基因里。
不但如此,对特斯拉而言,占绝大部分的散户的选择,更说明了马斯克的去留及行为严重影响了公司的估值逻辑。而如今特斯拉市值的极速滑落,让其难以承受失去马斯克带来的震荡。
今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布后,特斯拉股价大跌 8.2% 至 305.3 美元,总市值跌破一万亿美元整数关口。2025 年以来,特斯拉累计跌幅已经超过 20%,是七大科技巨头中跌幅最大的,如果从去年 12 月的阶段高点算起,特斯拉市值已经蒸发超过 5000 亿美元,跌幅超过三分之一。
在造车的故事无法继续支持特斯拉追求更高市值的背景下,马斯克所描绘的未来蓝图显然比造车更具想象力。
方舟资管 Ark Invest 曾预估,一旦特斯拉转型成一家盈利能力更强的机器人出租车公司,其股价将在 5 年内飙升 12.5 倍,达到 2600 美元。另外,我们看到马斯克 「能源帝国」 的帷幕,也已经揭开,马斯克更是雄心壮志,称到 2030 年,特斯拉储能业务的规模将比肩汽车业务。届时,特斯拉就真的不仅仅是个造车公司了。
当然,就这个宏大的、颠覆性的、又有 「钱」 景的目标来讲,它现在更像是一张大 「饼」,只是,对特斯拉、对马斯克、对粉丝来讲,它充满诱惑力。
「捆」 住马斯克的不是万亿薪酬
今年,特斯拉的核心业务受到冲击。在截至 6 月 30 日的季度中,其汽车销量下降了 13.5%,为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但是这似乎没有引起马斯克的重视,在今年 5 月下旬离开特朗普政府的政府效能部 (DOGE) 后,他反而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 xAI 的工作中。
据前高管和与马斯克共事的人士透露,今年夏天大部分时间,马斯克都 「躲在」 他的最新创业公司 xAI,通宵达旦地参与会议,他甚至开始在 xAI 的办公室与特斯拉员工开会。
如果说万亿薪酬计划是为了把马斯克的精力转移到特斯拉、来应对销量下滑的危机,其实并不为过。作为一个精力旺盛到同时掌管着数家大型技术公司、还能抽空在社交媒体和政治圈里搅弄风云的 CEO,新能源汽车似乎对他来讲没有了新鲜感,而人型机器人、大模型、脑机接口等等,哪一个都充满了挑战。
所以,从董事会所设置的这些 「地狱级」 的任务来看,他们着实是想把马斯克牢牢 「绑」 在特斯拉的办公室里,让其无暇东顾。但是,批准这样一份天价薪酬方案,是否真的能将一位重心已明显偏移的掌门人拉回正轨,是股东也是大众的疑问。
这些年,偏执、技术狂、任性妄为…当越来越多的标签出现在马斯克的身上,也越让外界认清,没有人能看懂马斯克,更没有人能预测马斯克下一步要干什么。他像一个引导未来的布局者,但也同时是一个随时引发危机的 「不安定因素」。在长达十年的规划里,指望一张大 「饼」 约束马斯克不跑偏,可能性或许不大。
不过,在以马斯克为中心建立的商业帝国中,当各大板块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界限变得日益模糊,特斯拉可能也将受益于其他板块业务带来的技术突破以及商业价值。换句话说,如果未来马斯克的造车、机器人、航天、人工智能等公司能够产生业务协同,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那现在的精力分散似乎也未尝不可。
当前,马斯克已经在通过资本手段和技术合作促使他的商业帝国进一步融为一体。今年早些时候,他把 xAI 与社交媒体平台 X 合并,诞生了一个市值 1130 亿美元的新企业。7 月,SpaceX 又向 xAI 投资了 20 亿美元,作为后者 50 亿美元股权融资的一部分。因此我们看到特斯拉参与投资的计划也被提出来,有超过 140 名股东提交提案,要求特斯拉董事会批准对 xAI 的投资。
虽然这次股东大会上特斯拉对 xAI 的投资并未获授权,可由于该提案为咨询性投票,董事会将考虑这些结果以决定后续行动。
说到底,「捆」 住马斯克的不是万亿薪酬,而是他对扩张商业帝国的野心。
特斯拉寻找下一个 「库克」
在这份万亿薪酬计划出现之前,特斯拉曾经试图寻找马斯克的接班人,因为当时深陷政治风波的马斯克,给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和销量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据外媒报道,董事会成员联系了多家高管猎头公司,正式启动寻找特斯拉下一任首席执行官的程序。而且,股东大会前,有媒体透露,特斯拉计划从内部任命新 CEO,首选方案为提拔现有高管。
但是,如今万亿薪酬的通过,显然对外证实了一个事实,特斯拉离不开马斯克,而这种公司命运系于个体的风险,也让特斯拉引来了更多的争议。
从掌控特斯拉至今,马斯克已经领导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近二十年,尽管其 2018 年已卸任董事会主席,可他还是深度参与旗下所有企业的运营,是特斯拉唯一的掌舵人。回顾美国其他科技巨头,大部分科技巨头都已完成了权力交接,不少创始人还是在公司未来几年商业前景看起来稳定而强劲的发展高点宣布离开的。
2019 年,在谷歌创始人布林和佩奇共同撰写的离职信中,他们认为此时的 Alphabet 处在舒适、稳定的环境中,「如果公司是一个人的话,那将是一个 21 岁的年轻人。我们是时候该离开这个位子了。」
领导层的平稳过渡,说明这些科技巨头的发展已经能够完全脱离对创始人的依赖,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保证公司安然无恙。而且相比 「打江山」,「守江山」 同样不易,一个年富力强的接班人同样至关重要。比如库克,苹果在乔布斯离世之后,并未步入衰落之境,反而在库克的引领之下,成为了全球市值最为突出的公司之一。
相比之下,特斯拉对于谋求更高市值、更大愿景的野心,决定了他离不开给其赋予未来想象力的马斯克,可特斯拉不能仅仅作为一个靠口号和愿景驱动的创业公司,当其走向成熟,需要的不仅仅是 「梦想家」,更是 「建造者」。
在马斯克的万亿薪酬计划里,「制定 CEO 继任框架」 也被着重写在了协议里,而且此次薪酬计划引发的风波也成了特斯拉推动内部接班计划的一个重要契机。
不过问题在于马斯克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能否找到理想的 「继承人」。从今年起,特斯拉连续陷入高管离职风波,短短四个月间,12 位高管相继离开马斯克旗下企业,其中不乏关键性人物。管理层动荡,无疑给马斯克培养继承人带来了阻碍。
股东大会上,马斯克即兴起舞,他兴奋地表示,「我们即将开启的不仅仅是特斯拉未来的新篇章,而是一部全新的史诗」。
但这部史诗将如何叙写,谁也无法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