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专访高净值组季军、广期所多晶硅优秀交易者优胜奖林海
一位深耕市场二十年的 「老兵」 凭借对宏观政策的理解、行情的精准把控与稳健的交易体系,一举斩获高净值组第三名与广期所多晶硅期货及期权专项奖优胜奖——他就是林海。从股票市场跨界期货,从 「技术面摸索」 到 「政策+供需」 双轮驱动,林海用二十年时光打磨出一套 「抓大矛盾、控小风险」 的交易哲学。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专访时,林海复盘今年交易操作的关键决策,分享大资金操作的风控逻辑,更揭秘了 「在波动中赚钱,在快乐中长久」 的投资心法。
20 年沉淀,「抓大矛盾」 是盈利核心
「我是从股票市场过来的,其实做来做去,核心就一个——抓大矛盾。」 谈及交易生涯的起点,林海的语气带着历经市场打磨的从容。二十年前,他带着股票市场积累的经验跨界期货,很快发现两者的共通之处:「不管是股票还是期货,盈亏同源,平常都是 『钓鱼』,就等大行情来的时候 『连本带利』 赚回来。」
初入期货市场时,林海也和多数新手一样,沉迷于技术指标的 「精准择时」,频繁交易却屡屡碰壁。「那时候总觉得能靠小时线、日线抓拐点,结果手续费交了不少,账户却没怎么涨。」 直到一次线下交流中,一位前辈的话点醒了他:「市场一潭死水赚不到钱,只有大涨大跌里才有规律,你得先搞懂 『为什么涨、为什么跌』。」
从此,林海放弃了 「小波段博弈」,转而聚焦 「大逻辑判断」。他总结出商品期货的三大核心逻辑:宏观逻辑、供需逻辑、政策逻辑。
谷底寻机,政策与成本的双拐点判断
2025 年多晶硅期货的一波行情,成为林海斩获优胜奖的关键。回顾这波从 3 万元/吨到 5 万元/吨的上涨,他的决策链清晰而果断——从 「全行业亏损」 中看到机会,在 「反内卷」 政策中坚定方向。
「多晶硅刚上市时开盘 4.4 万元/吨,一路震荡跌到 3 万元/吨,整个行业都在亏。」 林海回忆,当时市场充斥着 「过剩」「库存高」 的看空声音,但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信号。「我国是多晶硅出口大国,90% 的产能在国内,3 万元/吨的价格已经跌破成本线,这是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林海认为,我国作为多晶硅出口大国,「反内卷」 的核心还是要让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真正的转折点,来自国家 「反内卷」 政策的出台。「这时候就不能看库存、产销率了,政策肯定是要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的,多晶硅作为出口产品,价格或许有较大上涨空间。」 林海当时果断布局多单,同时定下 「吃鱼身、弃鱼头鱼尾」 的策略。「从 3 万元/吨涨到 5 万元/吨,中间有回调,但只要长期逻辑没破,就拿着。」 林海告诉记者,等到市场喊 「能涨到 6 万元/吨」 的时候,我反而减仓了——鱼头鱼尾吃不到,吃最确定的一段就够了。
分散风险,遵循 「不舒服就抛掉」 原则
作为高净值组获奖者,林海的大资金操作逻辑尤为值得关注。他坚持 「多品种策略」,认为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才能在 「黑天鹅」 来临时活下来。
林海透露,他的仓位分配原则是 「每个品种不超过 10%」,即便遇到 「黑天鹅」,也能通过其他品种对冲风险。
在具体操作中,林海奉行 「战略看长期,战术看短期」 的操作理念。「长期趋势看日线、周线,比如多晶硅的政策逻辑没破,就坚定方向;短期波动看小时线,当天有转折信号就加减仓。」 林海表示,是否坚定持有亏损单子,更关键的是 「心态纪律」,他会根据持仓的 「舒服度」 调整仓位。「拿单子的时候睡得香、心情好,就继续持有;如果天天惶恐,哪怕没亏多少,也要减仓到舒服为止。」 林海笑称,做交易和交朋友一样,对你不好就抛弃,只留让你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