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9 日早盘,半导体产业链多股异动,光刻机 (胶)、第四代半导体方向表现位居两市前列。截至发稿,国风新材涨停,赛微电子涨近 10%,腾景科技涨近 8%,彤程新材、东方嘉盛涨超 4%,南大光电、新莱应材等多股涨超 2%。
消息方面,操作系统大会 2025 日前在北京中关村成功召开。大会由开放原子开源欧拉 (OpenAtom openEuler,简称 「开源欧拉」 或 「openEuler」) 社区,协同数十家产业伙伴共同举办。会上,开放原子开源欧拉委员会主席熊伟发布 openEuler 全球首个面向超节点的操作系统 openEuler24.03LTSSP3。

图片来源:操作系统大会 2025 官网
据熊伟其介绍,openEuler 全球首个超节点的操作系统 (openEuler24.03LTSSP3) 对 openEuler 异构融合系统升级,可加速释放超节点异构算力。此外,他在主题演讲中提到,openEuler 开启新的 5 年发展之路,坚定拥抱超节点,坚定拥抱 AI,加速全球化进程。
公开资料显示,超节点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概念,主要用于提升计算能力和效率。它可以理解为将多种计算资源 (如 CPU、GPU、NPU 等) 整合为一个大节点,以实现更高效的并行计算和数据处理。目前,超大规模的超节点是大模型训练最理想的工具。
「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将衔接智能时代的硬件和应用,成为释放算力潜能的核心基石,助力千行万业智能化。」 在操作系统大会 2025,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超节点已经成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部署的主流形态。」
当前,全球大厂均已先后布局超节点产品,英伟达已展出其 72 卡、144 卡、576 卡的超节点路径,华为也亮相 384 卡、8192 卡、15488 卡的超节点方案。超节点将成为算力的主流形态,意味着在未来,算力需求方的采购,将以超节点为单位,而不是 GPU 卡。
业内人士指出,超节点某种程度上就是大模型的 「光刻机」。从重要性看,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离不开高算力、高性能的超节点基础设施,正如先进制程离不开高性能光刻机。从价值量看,一台 1980iDUV/低数值孔径 EUV 光刻机售价约 1 亿美元,而上万卡规模的超节点售价预计也将超过 1 亿美元。
业内人士认为,超节点将是中国算力突围的一次革命性机会,在国产算力拥有万卡规模等级的超节点后 (如 26H2,华为 Atlas950),国产大模型将真正拥有了训练利器,有望极大提升国产大模型训练效率。中国互联网 C5 高增长与超节点采购占比提升,超节点市场规模有望迅速增长。
东北证券指出,2023 年开始,AI 训练与推理需求逐步放量,驱动国内云厂商进入新一轮资本开支上行周期。BAT(百度、阿里、腾讯) 等头部企业的算力基础设施投资显著提速,资本开支强度连续两年提升。
预计中国互联网 C5(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美团及百度)AI 基础设施资本开支将从 1688 亿元增长至 1.92 万亿元。超节点作为高密度算力部署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在 C5 资本开支中的占比将随时间快速提升,假设该占比从 2025 年的 10% 上升至 2030 年的约 80%,对应的超节点需求空间将从 2025 年的 253 亿元增至 2030 年的 1.54 万亿元。

以华为 Atlas950 作为测算标准,假设年出货 1000 套,各环节占比分别为:先进制程晶圆代工约 388 亿元、封装约 624 亿元、HBM 约 793 亿元,Scale-up 交换芯片约 549 亿元,高速铜缆模组约 656 亿元,光模块约 492 亿元,电源约 246 亿元,液冷约 697 亿元,PCB约 246 亿元,DrMOS 约 41 亿元,散热盖约 42 亿元。

从超节点产业链公司的业绩情况看,今年整体表现亮眼,业绩大增的个股不在少数。据东方财富Choice 数据,超节点概念股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多数同比增长 (不完全整理),其中华丰科技、新易盛、南亚新材、盛科通信-U等增速居前,均超 100%;晶合集成、中际旭创、生益科技、锐捷网络等 8 股,增速均超 50%。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