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场突然大跳水。
在英伟达超预期财报刺激下,隔夜美股三大指数集体大幅高开,纳指盘初一度大涨 2.58%,但随后画风突变,三大指数大幅跳水,纳指大跌超 2%,日内最大跌幅超 1100 点。美股大型科技股全线下跌,甲骨文暴跌超 6%;美股半导体板块亦集体重挫,费城半导体指数大跌近 5%。
有分析指出,受 「割裂」 的非农报告影响,美联储降息预期进一步受挫,叠科技股高估值的担忧情绪卷土重来,投资者选择大幅抛售,VIX 恐慌指数日内飙升超 11%。
据 CME「美联储观察」,截至北京时间 11 月 21 日 06:30,美联储 12 月降息 25 个基点的概率仅有 39.6%,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升至 60.4%;美联储到明年 1 月累计降息 25 个基点的概率为 50.2%,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 29.7%,累计降息 50 个基点的概率为 20.2%。
美股大跳水
隔夜美股市场,上演过山车式行情,尽管英伟达强劲财报一度显著提振了市场情绪,纳指盘初一度大涨超 2%,随后大跳水,三大指数由涨转跌,截至收盘,道指跌 0.84%,标普 500 指数跌 1.56%,纳指大跌 2.15%。
其中,英伟达盘初一度大涨 5%,但最终收跌 3%。虽然英伟达 CEO 黄仁勋强调 Blackwell 芯片的需求 「爆棚」,并否认 AI 泡沫的存在,但投资者对美股科技股高估值的担忧情绪仍占上风。
Miller Tabak 首席市场策略师 Matt Maley 表示,美股市场情绪周四受到 AI 能否产生足够收入或利润以证明基础设施巨额支出合理性的质疑拖累。
另有分析指出,随着美国政府重新开放后,一系列宏观数据密集披露,给美联储未来的降息路径增添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美股周四盘前,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 9 月非农就业增加 11.9 万,远远高于市场预估的增加 5.2 万;9 月失业率为 4.4%,预估 4.3%,前值为 4.3%。
从数据来看,美国劳动力市场正面临一种 「割裂」 的情景,一方面就业人数超预期增长,另一方面,失业率意外升至四年新高。该数据为 12 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前的最后一份就业报告,滞后且自相矛盾的数据令利率路径存分歧。
受此影响,市场对美联储的降息预期进一步降温。最新的联邦基金期货显示,市场预计美联储 12 月降息的概率已降至不足 40%,对于押注低利率的投资者而言,这是一大利空。
号称 「美联储传声筒」 的知名财经记者 Nick Timiraos 撰文称,9 月非农就业报告进一步加深了美联储内部分歧,这可能让更关注通胀的 「鹰派」 在反对再次降息时更有底气。
IG Markets 策略师 Tony Sycamore 解读称:「这种信息空白被视为加剧了美联储委员会内部分歧,并推动他们在 12 月议息会议上倾向于 『暂停降息』 的决定。」
KKM 金融公司分析师 Jeff Kilburg 表示:「英伟达的火热势头正在被 12 月降息概率下降所浇灭。市场原本预期 12 月会降息,但现在已经转变。」
Globalt Investments 高级投资组合经理 Thomas Martin 表示:「市场正在花时间消化其定位,在成长股与价值股之间如何权衡,以及在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之间如何布局。」
美股大型科技股全线下跌,甲骨文暴跌超 6%,英伟达、亚马逊、特斯拉、博通大跌超 2%,微软、谷歌跌超 1%,苹果、Meta 小幅下挫。
美股半导体板块亦集体大跌,费城半导体指数大超近 5%,美光科技暴跌超 10%,AMD 暴跌近 8%,应用材料、迈威尔科技、阿斯麦大跌超 5%,英特尔大跌超 4%,台积电跌近 2%。
热门中概股普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 3.26%,大全新能源、霸王茶姬大跌超 8%,满帮、富途控股跌超 7%,唯品会、蔚来汽车跌超 6%,腾讯音乐、小鹏汽车跌超 5%,拼多多、哔哩哔哩、百度、小马智行跌超 4%,阿里巴巴跌超 3%,理想汽车跌超 2%,京东跌超 1%。

「市场确实有泡沫」
与此同时,关于甲骨文的一则利空消息也加剧了市场的担忧情绪。
由于甲骨文与 AI 相关的大举支出,同时相比微软或谷歌等企业的信用评级更弱,交易员最近数月大举涌入甲骨文的信用违约互换 (CDS) 合约,使该合约成为市场对冲——并押空 AI 热潮的优选途径之一。
根据洲际交易所(ICE) 数据服务公司的统计,近几个月来,防范甲骨文公司未来五年债务违约的成本已增长了两倍,周三最高达到一年约 1.11 个百分点,相当于每保障 1000 万美元本金,需大约 11.1 万美元。
巴克莱信用策略师 JigarPatel 指出,随着 AI 怀疑论者的涌入,截至 11 月 14 日的七周内,甲骨文 CDS 的交易量大幅膨胀,至约 50 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仅为 2 亿美元出头。
当地时间 11 月 20 日,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表示,尽管人工智能(AI) 相关投资正在推动市场形成泡沫,但投资者并不需要因此立刻退出。
达利欧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市场里确实有泡沫,但我们还没看到刺破泡沫的因素。」
达利欧认为,泡沫正在形成,但必须要有外部因素才能刺破泡沫,这个因素不太可能来自更紧缩的货币政策,但可能来自更高的财富税。
达利欧进一步表示,泡沫不会因为某家公司业绩好或坏而破裂。泡沫不会因为人们某天醒来突然觉得盈利不足以支撑价格而崩裂。
他解释说,泡沫的产生是因为人们决定将金融财富 (被高估的资产) 兑换成现金,泡沫破裂之后往往伴随着市场和经济的下滑,甚至重大的政治变革。
尽管达利欧并不建议投资者因为存在泡沫就立刻卖出,但他建议采取防御措施,例如持有黄金或减少高风险信用敞口。
(证券时报网)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