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11 月 21 日,多只跟踪海外指数的跨境 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集中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涉及景顺长城、华安、大成、嘉实、招商、国泰、易方达基金等公募旗下产品。其中,以跟踪纳斯达克相关指数的 ETF 为主力,同时包括部分日经、标普 500、美国 50 等指数产品。
多家基金公司在公告中提示投资者,当前 ETF 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可能面临风险。对此,部分基金公司将对相关 ETF 采取临时停牌等方式,向市场警示风险。
集中提示风险
尽管当前海内外市场均在调整,但多只跨境 ETF 溢价居高不下。Wind 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1 日收盘,景顺长城纳指科技 ETF 场内交易价格相对 IOPV(基金份额参考净值) 溢价高达 18.28%,汇添富纳指 100ETF 场内溢价高达 10.65%。除前述两只纳指相关 ETF 溢价超 10% 外,博时、嘉实、国泰、华夏、广发基金等多家公募旗下的纳指相关 ETF 溢价也达到 5% 以上。
除跟踪纳斯达克指数的 ETF 外,跟踪日经、标普 500、美国 50 等海外市场指数的 ETF 溢价率同样较高。
11 月 13 日以来,全球资本市场进入调整模式,纳斯达克指数连续下挫,科技股集体回调。在当前海内外市场同步调整的背景下,高溢价跨境 ETF 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这一现象已引起多家公募基金的重视。11 月 21 日,景顺长城基金对旗下纳指科技 ETF 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及停牌公告称,纳指科技 ETF 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出现较大幅度溢价,投资者如果盲目投资,可能遭受重大损失。基金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除了有基金份额净值变化的风险外,还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公告表示,若基金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幅度未有效回落,有权采取盘中临时停牌、延长停牌等措施以向市场警示风险。
同日,大成、华安、易方达、招商、嘉实基金等公募也对旗下纳指相关 ETF 发布了相关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汇添富、工银瑞信、华夏、国泰基金等公募则对旗下日经、美国 50 等 ETF 发布了相关溢价风险提示公告。
警惕市场调整风险
为何跨境 ETF 经常出现高溢价?
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在接受 《国际金融报》 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者对美股,尤其是纳斯达克等热门海外指数的热情一直很高。纳斯达克聚集了全球顶尖科技巨头,尽管年内涨幅有限,但在市场缺乏其他明确主线时,资金容易涌入。然而,由于 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额度受限,场外申购有限制,二级市场情绪容易过热,从而推高溢价。
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指出,前几年纳斯达克指数的长期强势,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其上涨产生了某种信仰,叠加 QDII 额度制约和境外 ETF 套利不顺畅等因素,导致纳指 ETF 等跨境产品持续出现高溢价。
ETF 的高溢价状态可能很难持续,曾方芳认为,「当市场情绪降温或相关海外资产出现调整时,最直接的风险就是溢价回落,价格可能会较快且较大幅度地回落。」
上述高溢价的跨境 ETF 在 11 月 21 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值得注意的是,从年内表现来看,纳指 ETF 等跨境 ETF 的整体涨幅显著低于港股相关 ETF。截至 11 月 21 日,纳指相关 ETF 最大涨幅为 31.8%,年内涨幅集中在 10% 至 20% 区间,而多只港股相关 ETF 同期涨幅已超 30%。
这种 「涨幅低但溢价高」 的现象引发市场关注。
「一旦市场对 AI 泡沫的忧虑加剧,纳斯达克等指数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高溢价的跨境 ETF 将面临净值下跌和溢价收缩的双杀局面。」 韩玮表示。
韩玮认为,上证等境内指数权重股市盈率仍处低位,而纳指权重股估值已居历史高位,A 股有望率先反弹,境外市场或待明年才企稳。
曾方芳表示,当前美股主要指数已处于历史高位,面临一定的回调压力,相关 ETF 会随着基础指数的波动而变化。一旦 ETF 溢价幅度过大,还可能触发临时停牌机制,带来流动性风险。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原标题:警惕 ETF 高溢价!多家公募基金提示风险)
(责任编辑:1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11 月 21 日,多只跟踪海外指数的跨境 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集中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涉及景顺长城、华安、大成、嘉实、招商、国泰、易方达基金等公募旗下产品。其中,以跟踪纳斯达克相关指数的 ETF 为主力,同时包括部分日经、标普 500、美国 50 等指数产品。
多家基金公司在公告中提示投资者,当前 ETF 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可能面临风险。对此,部分基金公司将对相关 ETF 采取临时停牌等方式,向市场警示风险。
集中提示风险
尽管当前海内外市场均在调整,但多只跨境 ETF 溢价居高不下。Wind 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1 日收盘,景顺长城纳指科技 ETF 场内交易价格相对 IOPV(基金份额参考净值) 溢价高达 18.28%,汇添富纳指 100ETF 场内溢价高达 10.65%。除前述两只纳指相关 ETF 溢价超 10% 外,博时、嘉实、国泰、华夏、广发基金等多家公募旗下的纳指相关 ETF 溢价也达到 5% 以上。
除跟踪纳斯达克指数的 ETF 外,跟踪日经、标普 500、美国 50 等海外市场指数的 ETF 溢价率同样较高。
11 月 13 日以来,全球资本市场进入调整模式,纳斯达克指数连续下挫,科技股集体回调。在当前海内外市场同步调整的背景下,高溢价跨境 ETF 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这一现象已引起多家公募基金的重视。11 月 21 日,景顺长城基金对旗下纳指科技 ETF 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及停牌公告称,纳指科技 ETF 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出现较大幅度溢价,投资者如果盲目投资,可能遭受重大损失。基金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除了有基金份额净值变化的风险外,还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公告表示,若基金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幅度未有效回落,有权采取盘中临时停牌、延长停牌等措施以向市场警示风险。
同日,大成、华安、易方达、招商、嘉实基金等公募也对旗下纳指相关 ETF 发布了相关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汇添富、工银瑞信、华夏、国泰基金等公募则对旗下日经、美国 50 等 ETF 发布了相关溢价风险提示公告。
警惕市场调整风险
为何跨境 ETF 经常出现高溢价?
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在接受 《国际金融报》 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者对美股,尤其是纳斯达克等热门海外指数的热情一直很高。纳斯达克聚集了全球顶尖科技巨头,尽管年内涨幅有限,但在市场缺乏其他明确主线时,资金容易涌入。然而,由于 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额度受限,场外申购有限制,二级市场情绪容易过热,从而推高溢价。
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指出,前几年纳斯达克指数的长期强势,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其上涨产生了某种信仰,叠加 QDII 额度制约和境外 ETF 套利不顺畅等因素,导致纳指 ETF 等跨境产品持续出现高溢价。
ETF 的高溢价状态可能很难持续,曾方芳认为,「当市场情绪降温或相关海外资产出现调整时,最直接的风险就是溢价回落,价格可能会较快且较大幅度地回落。」
上述高溢价的跨境 ETF 在 11 月 21 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值得注意的是,从年内表现来看,纳指 ETF 等跨境 ETF 的整体涨幅显著低于港股相关 ETF。截至 11 月 21 日,纳指相关 ETF 最大涨幅为 31.8%,年内涨幅集中在 10% 至 20% 区间,而多只港股相关 ETF 同期涨幅已超 30%。
这种 「涨幅低但溢价高」 的现象引发市场关注。
「一旦市场对 AI 泡沫的忧虑加剧,纳斯达克等指数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高溢价的跨境 ETF 将面临净值下跌和溢价收缩的双杀局面。」 韩玮表示。
韩玮认为,上证等境内指数权重股市盈率仍处低位,而纳指权重股估值已居历史高位,A 股有望率先反弹,境外市场或待明年才企稳。
曾方芳表示,当前美股主要指数已处于历史高位,面临一定的回调压力,相关 ETF 会随着基础指数的波动而变化。一旦 ETF 溢价幅度过大,还可能触发临时停牌机制,带来流动性风险。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原标题:警惕 ETF 高溢价!多家公募基金提示风险)
(责任编辑:1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11 月 21 日,多只跟踪海外指数的跨境 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集中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涉及景顺长城、华安、大成、嘉实、招商、国泰、易方达基金等公募旗下产品。其中,以跟踪纳斯达克相关指数的 ETF 为主力,同时包括部分日经、标普 500、美国 50 等指数产品。
多家基金公司在公告中提示投资者,当前 ETF 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可能面临风险。对此,部分基金公司将对相关 ETF 采取临时停牌等方式,向市场警示风险。
集中提示风险
尽管当前海内外市场均在调整,但多只跨境 ETF 溢价居高不下。Wind 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1 日收盘,景顺长城纳指科技 ETF 场内交易价格相对 IOPV(基金份额参考净值) 溢价高达 18.28%,汇添富纳指 100ETF 场内溢价高达 10.65%。除前述两只纳指相关 ETF 溢价超 10% 外,博时、嘉实、国泰、华夏、广发基金等多家公募旗下的纳指相关 ETF 溢价也达到 5% 以上。
除跟踪纳斯达克指数的 ETF 外,跟踪日经、标普 500、美国 50 等海外市场指数的 ETF 溢价率同样较高。
11 月 13 日以来,全球资本市场进入调整模式,纳斯达克指数连续下挫,科技股集体回调。在当前海内外市场同步调整的背景下,高溢价跨境 ETF 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这一现象已引起多家公募基金的重视。11 月 21 日,景顺长城基金对旗下纳指科技 ETF 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及停牌公告称,纳指科技 ETF 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出现较大幅度溢价,投资者如果盲目投资,可能遭受重大损失。基金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除了有基金份额净值变化的风险外,还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公告表示,若基金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幅度未有效回落,有权采取盘中临时停牌、延长停牌等措施以向市场警示风险。
同日,大成、华安、易方达、招商、嘉实基金等公募也对旗下纳指相关 ETF 发布了相关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汇添富、工银瑞信、华夏、国泰基金等公募则对旗下日经、美国 50 等 ETF 发布了相关溢价风险提示公告。
警惕市场调整风险
为何跨境 ETF 经常出现高溢价?
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在接受 《国际金融报》 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者对美股,尤其是纳斯达克等热门海外指数的热情一直很高。纳斯达克聚集了全球顶尖科技巨头,尽管年内涨幅有限,但在市场缺乏其他明确主线时,资金容易涌入。然而,由于 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额度受限,场外申购有限制,二级市场情绪容易过热,从而推高溢价。
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指出,前几年纳斯达克指数的长期强势,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其上涨产生了某种信仰,叠加 QDII 额度制约和境外 ETF 套利不顺畅等因素,导致纳指 ETF 等跨境产品持续出现高溢价。
ETF 的高溢价状态可能很难持续,曾方芳认为,「当市场情绪降温或相关海外资产出现调整时,最直接的风险就是溢价回落,价格可能会较快且较大幅度地回落。」
上述高溢价的跨境 ETF 在 11 月 21 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值得注意的是,从年内表现来看,纳指 ETF 等跨境 ETF 的整体涨幅显著低于港股相关 ETF。截至 11 月 21 日,纳指相关 ETF 最大涨幅为 31.8%,年内涨幅集中在 10% 至 20% 区间,而多只港股相关 ETF 同期涨幅已超 30%。
这种 「涨幅低但溢价高」 的现象引发市场关注。
「一旦市场对 AI 泡沫的忧虑加剧,纳斯达克等指数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高溢价的跨境 ETF 将面临净值下跌和溢价收缩的双杀局面。」 韩玮表示。
韩玮认为,上证等境内指数权重股市盈率仍处低位,而纳指权重股估值已居历史高位,A 股有望率先反弹,境外市场或待明年才企稳。
曾方芳表示,当前美股主要指数已处于历史高位,面临一定的回调压力,相关 ETF 会随着基础指数的波动而变化。一旦 ETF 溢价幅度过大,还可能触发临时停牌机制,带来流动性风险。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原标题:警惕 ETF 高溢价!多家公募基金提示风险)
(责任编辑:1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11 月 21 日,多只跟踪海外指数的跨境 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集中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涉及景顺长城、华安、大成、嘉实、招商、国泰、易方达基金等公募旗下产品。其中,以跟踪纳斯达克相关指数的 ETF 为主力,同时包括部分日经、标普 500、美国 50 等指数产品。
多家基金公司在公告中提示投资者,当前 ETF 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可能面临风险。对此,部分基金公司将对相关 ETF 采取临时停牌等方式,向市场警示风险。
集中提示风险
尽管当前海内外市场均在调整,但多只跨境 ETF 溢价居高不下。Wind 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1 日收盘,景顺长城纳指科技 ETF 场内交易价格相对 IOPV(基金份额参考净值) 溢价高达 18.28%,汇添富纳指 100ETF 场内溢价高达 10.65%。除前述两只纳指相关 ETF 溢价超 10% 外,博时、嘉实、国泰、华夏、广发基金等多家公募旗下的纳指相关 ETF 溢价也达到 5% 以上。
除跟踪纳斯达克指数的 ETF 外,跟踪日经、标普 500、美国 50 等海外市场指数的 ETF 溢价率同样较高。
11 月 13 日以来,全球资本市场进入调整模式,纳斯达克指数连续下挫,科技股集体回调。在当前海内外市场同步调整的背景下,高溢价跨境 ETF 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这一现象已引起多家公募基金的重视。11 月 21 日,景顺长城基金对旗下纳指科技 ETF 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及停牌公告称,纳指科技 ETF 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出现较大幅度溢价,投资者如果盲目投资,可能遭受重大损失。基金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除了有基金份额净值变化的风险外,还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公告表示,若基金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幅度未有效回落,有权采取盘中临时停牌、延长停牌等措施以向市场警示风险。
同日,大成、华安、易方达、招商、嘉实基金等公募也对旗下纳指相关 ETF 发布了相关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汇添富、工银瑞信、华夏、国泰基金等公募则对旗下日经、美国 50 等 ETF 发布了相关溢价风险提示公告。
警惕市场调整风险
为何跨境 ETF 经常出现高溢价?
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在接受 《国际金融报》 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者对美股,尤其是纳斯达克等热门海外指数的热情一直很高。纳斯达克聚集了全球顶尖科技巨头,尽管年内涨幅有限,但在市场缺乏其他明确主线时,资金容易涌入。然而,由于 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额度受限,场外申购有限制,二级市场情绪容易过热,从而推高溢价。
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指出,前几年纳斯达克指数的长期强势,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其上涨产生了某种信仰,叠加 QDII 额度制约和境外 ETF 套利不顺畅等因素,导致纳指 ETF 等跨境产品持续出现高溢价。
ETF 的高溢价状态可能很难持续,曾方芳认为,「当市场情绪降温或相关海外资产出现调整时,最直接的风险就是溢价回落,价格可能会较快且较大幅度地回落。」
上述高溢价的跨境 ETF 在 11 月 21 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值得注意的是,从年内表现来看,纳指 ETF 等跨境 ETF 的整体涨幅显著低于港股相关 ETF。截至 11 月 21 日,纳指相关 ETF 最大涨幅为 31.8%,年内涨幅集中在 10% 至 20% 区间,而多只港股相关 ETF 同期涨幅已超 30%。
这种 「涨幅低但溢价高」 的现象引发市场关注。
「一旦市场对 AI 泡沫的忧虑加剧,纳斯达克等指数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高溢价的跨境 ETF 将面临净值下跌和溢价收缩的双杀局面。」 韩玮表示。
韩玮认为,上证等境内指数权重股市盈率仍处低位,而纳指权重股估值已居历史高位,A 股有望率先反弹,境外市场或待明年才企稳。
曾方芳表示,当前美股主要指数已处于历史高位,面临一定的回调压力,相关 ETF 会随着基础指数的波动而变化。一旦 ETF 溢价幅度过大,还可能触发临时停牌机制,带来流动性风险。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原标题:警惕 ETF 高溢价!多家公募基金提示风险)
(责任编辑: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