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铭
人形机器人产业,又迎来利好消息!
11 月 24 日,据北京日报消息,日前,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围绕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深入昌平区、海淀区机器人企业开展调研。
殷勇强调,当前,随着具身智能迅猛发展,人形机器人已从实验室演示迈向商业化应用,产业发展迈向了新阶段。要把握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关键机遇,加快前沿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动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要持续拓展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用好中试基地和成果孵化平台,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向应用转化。
北京:加速推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规模化应用落地
据北京日报报道,日前,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围绕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深入昌平区、海淀区机器人企业开展调研。他强调,将人形机器人产业作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完善产业发展生态,探索拓展应用场景,加速推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规模化应用落地,打造全球领先的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和产业聚集地。
松延动力 (北京) 科技有限公司今年起正式进入机器人规模化量产及交付阶段,其近期推出的首款万元级高性能人形机器人线上线下订单已达数千台。殷勇详细了解公司核心产品商业化落地、研发路线规划等情况,察看仿生机器人、双足人形机器人等产品展示,询问企业负责人发展诉求,希望企业不断优化设计,推出更多深受用户喜爱的产品,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产品市场知晓度和竞争力。
北京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已实现全球规模化量产交付的具身智能创业公司,截至目前,加速进化人形机器人全球累计出货量已近 1000 台,海外市场占比超 40%。殷勇察看人形机器人产品展示,了解企业自研生态平台开发情况、人形机器人产品特色等,指出,人形机器人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希望企业抓住机遇,深度融入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用好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产品降本增效,加快推动产品商业化规模化应用,提升企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殷勇在调研中强调,当前,随着具身智能迅猛发展,人形机器人已从实验室演示迈向商业化应用,产业发展迈向了新阶段。要把握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关键机遇,加快前沿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动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持续拓展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用好中试基地和成果孵化平台,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向应用转化。抓好机器人企业服务保障,围绕共性技术攻关、开放生态构建、中试平台搭建、应用场景落地等关键环节,强化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支持保障,梯度培育一批重点企业,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强化机器人标准引领,加快研制机器人领域行业标准,提升标准制定和实施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持续办好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等品牌活动,支持本市机器人企业 「走出去」,同时吸引国际机构和企业来京交流,共同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机构:人形机器人产业催化持续
二级市场上,在经历了此前的连续大涨后,近日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有所回调。不过,券商研究机构仍然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
华西证券表示,随着海内外企业布局加速以及 AI 技术突破,人形机器人有望迎来量产落地时点。在降本需求的驱动下,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国产替代需求强烈,市场空间广阔,率先取得突破的国内企业有望深度受益。灵巧手、大脑和轻量化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关键环节,重点看好技术迭代和产业演进领先的国内生产厂商。
华福证券表示,2025 年国产人形机器人迈入拼大单的规模化发展期,已有优必选、智元机器人等 8 家企业斩获超亿元或千台以上订单,累计订单额高达 24 亿元。其中,智元机器人获中国移动、龙旗科技等多笔大额订单,2025 年目标出货量 3000—5000 台;优必选 Walker 系列累计订单超 8 亿元,年内计划交付约 500 台;乐聚、越疆机器人等也收获约亿元级别订单,星尘智能、智平方等企业还达成千台级长期战略合作,订单覆盖工业、文旅、仓储物流等多个场景,部分企业已明确 2026 年交付时间表。
国内厂商通过核心部件自研、提高国产化率等方式压缩成本,推动人形机器人价格大幅下探,宇树科技 R1 售价 3.99 万元,加速进化公司相关产品降至 2.99 万元,松延动力 「小布米」 更是低至 9998 元,上架后迅速售罄。价格下降背后是中国机器人供应链的逐步成熟,关节模组、传感器等核心部件成本降低与算法优化,助力行业进入量产元年。虽目前 C 端场景仍需破冰,行业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但长期发展势头向好,有机构测算 2030 年国内工业及家庭商用场景需求量超 380 万台,市场规模有望达上千亿元。
国海证券认为,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下,国内外人形机器人产品问世并不断迭代,有望开辟比汽车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将迎来 「从 0 至 1」 的重要投资机遇。

东财图解·加点干货

(证券时报网)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