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多家基金管理人同日提醒旗下 QDII 基金溢价风险。11 月 25 日,十余家公募同步发布公告提示旗下部分 QDII 基金可能存在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涉及超 20 只基金。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的同时,多数 QDII 基金在年内的业绩表现也相对亮眼,超九成基金取得正收益,更有产品收益率在全市场中排名靠前。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基金管理人在近期暂停部分 QDII 基金的申购或大额申购。有观点提醒,参与海外市场投资仍需保持理性。投资者需关注包括汇率波动、估值时滞、流动性差异及地缘政治等在内的综合风险,避免因短期情绪追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多家公募提示溢价风险
11 月 25 日,包括华夏、广发、汇添富、嘉实、南方、工银瑞信、招商、富国、博时、国泰、大成、华泰柏瑞在内的多家基金管理人,发布旗下部分 QDII 基金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提示公告,共涉及 20 余只产品。
从产品跟踪标的来看,涉及纳斯达克100 指数、标普 500 指数、MSCI 美国 50 指数等。交易行情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4 日收盘,纳斯达克 100 指数、MSCI 美国 50 指数、标普 500 指数单日分别涨 2.62%、2.14%、1.55%,上述指数在年内依次涨 18.38%、18.07%、14%。
回顾 11 月 17 日—21 日美股表现,博时基金表示,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市场降息预期大幅波动,叠加 AI 泡沫担忧,美股回调。降息预期方面,市场对 12 月的降息预期回升。继续关注近期公布的三季度 GDP 与 PCE(个人消费支出) 通胀数据,市场短期可能在 12 月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变化中继续波动。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提及的多只 QDII 基金已非年内首次提示相关风险。例如,自 11 月以来,华夏野村日经 225ETF(QDII) 就提示溢价风险多达 30 次。同期,景顺长城标普消费精选 ETF(QDII) 也累计提示 18 次溢价风险。
相关公告均提示,基金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除了有基金份额净值变化的风险外,还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使投资人面临损失。同时,公告还提到,若基金后续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幅度未有效回落,基金管理人有权采取向交易所申请盘中临时停牌、延长停牌时间等措施以向市场警示风险。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分析表示,QDII 基金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普遍溢价,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供需失衡。投资者借道 QDII 基金布局美股、日股等海外资产的热情持续升温,但基金公司外汇额度有限,场外申购被暂停或大幅限额后,资金只能涌入场内,形成 「抢购」。二是套利机制失灵。当一级市场申赎通道被 「关闸」 后,ETF 的常规套利 (如申购—卖出/买入—赎回) 无法展开,溢价难以被快速抹平。三是短线炒作与 「T+0」 制度。部分跨境 ETF 支持 「T+0」 日内回转,交易费用低,吸引高频交易与游资参与,进一步放大价格波动。
年内业绩表现亮眼
在多只产品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的背后,是在年内 QDII 基金相对突出的收益表现。Wind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1 日,数据可取得的 689 只 QDII 基金 (份额分开计算,下同) 中,有 635 只在年内取得正收益,占比高达 92.16%。其中,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 QDII 的年内收益率翻倍,A/C 份额分别高达 122.7%、122.6%,在全市场的排名仅次于永赢科技智选混合 A/C 和恒越优势精选混合。
从同期其他 QDII 基金的业绩来看,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股票 (QDII)A/C、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混合 (QDII) 美元 A/C 紧随其后,收益率依次为 92.18%、91.58%、81.04%、81.65%。整体来看,共有 52 只 QDII 基金在年内的收益率超 50%。
业绩向好的同时,为保护现有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也有部分 QDII 基金在近期 「闭门谢客」。Wind 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5 日,已有 165 只 QDII 基金暂停申购或暂停大额申购。例如,11 月 24 日,天弘基金就公告表示,天弘越南市场股票 (QDII) 自当日起限制申购金额为 2000 元。如单日累计申购单个基金份额金额超过 2000 元,基金管理人有权拒绝。截至 11 月 21 日,该基金 A/C/D 份额的年内收益率为 11.99%、11.71%、11.67%。
此外,还有部分产品因境外投资市场休市而暂停申购等业务。摩根基金、景顺长城等多家机构提示,旗下部分 QDII 基金因 11 月 27 日为境外主要投资市场节假日,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保障基金平稳运作,将暂停申购、赎回、定期定额投资及转换转入业务。相关产品将自 11 月 28 日起自动恢复办理上述业务。
有业内人士指出,部分 QDII 基金 「闭门谢客」 也与基金管理人的 QDII 额度紧张有关。回顾年内,QDII 额度仅增加了一次。6 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向 82 家机构发放了 30.8 亿美元的新额度。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10 月末,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QDII) 投资额度为 1708.69 亿美元。另据中基协数据,截至 9 月末,QDII 整体规模为 9106.21 亿元,较 2024 年末的 6113.18 亿元增长 48.96%,反映出境内投资者对海外资产的持续关注。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对于希望购买 QDII 基金的投资者而言,可以耐心等待出现调整的时候着手申购,而非追高。同时,要控制总仓位,毕竟美股上涨多年,估值上存在一定泡沫,或会面临泡沫破裂的风险。未来,若公募机构能申请到更多的 QDII 额度,进一步丰富 QDII 基金产品品种以及规模容量,溢价现象有望缓解。
南方基金也提醒,参与海外市场仍需保持理性。投资者需关注包括汇率波动、估值时滞、流动性差异及地缘政治等在内的综合风险,避免因短期情绪追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只要方法得当、工具多元,即便在 QDII 额度紧张的阶段,依然有望分享全球经济增长的红利。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原标题:QDII 基金交易热!管理人频繁提示溢价风险,部分产品限购)
(责任编辑:7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多家基金管理人同日提醒旗下 QDII 基金溢价风险。11 月 25 日,十余家公募同步发布公告提示旗下部分 QDII 基金可能存在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涉及超 20 只基金。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的同时,多数 QDII 基金在年内的业绩表现也相对亮眼,超九成基金取得正收益,更有产品收益率在全市场中排名靠前。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基金管理人在近期暂停部分 QDII 基金的申购或大额申购。有观点提醒,参与海外市场投资仍需保持理性。投资者需关注包括汇率波动、估值时滞、流动性差异及地缘政治等在内的综合风险,避免因短期情绪追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多家公募提示溢价风险
11 月 25 日,包括华夏、广发、汇添富、嘉实、南方、工银瑞信、招商、富国、博时、国泰、大成、华泰柏瑞在内的多家基金管理人,发布旗下部分 QDII 基金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提示公告,共涉及 20 余只产品。
从产品跟踪标的来看,涉及纳斯达克100 指数、标普 500 指数、MSCI 美国 50 指数等。交易行情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4 日收盘,纳斯达克 100 指数、MSCI 美国 50 指数、标普 500 指数单日分别涨 2.62%、2.14%、1.55%,上述指数在年内依次涨 18.38%、18.07%、14%。
回顾 11 月 17 日—21 日美股表现,博时基金表示,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市场降息预期大幅波动,叠加 AI 泡沫担忧,美股回调。降息预期方面,市场对 12 月的降息预期回升。继续关注近期公布的三季度 GDP 与 PCE(个人消费支出) 通胀数据,市场短期可能在 12 月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变化中继续波动。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提及的多只 QDII 基金已非年内首次提示相关风险。例如,自 11 月以来,华夏野村日经 225ETF(QDII) 就提示溢价风险多达 30 次。同期,景顺长城标普消费精选 ETF(QDII) 也累计提示 18 次溢价风险。
相关公告均提示,基金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除了有基金份额净值变化的风险外,还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使投资人面临损失。同时,公告还提到,若基金后续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幅度未有效回落,基金管理人有权采取向交易所申请盘中临时停牌、延长停牌时间等措施以向市场警示风险。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分析表示,QDII 基金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普遍溢价,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供需失衡。投资者借道 QDII 基金布局美股、日股等海外资产的热情持续升温,但基金公司外汇额度有限,场外申购被暂停或大幅限额后,资金只能涌入场内,形成 「抢购」。二是套利机制失灵。当一级市场申赎通道被 「关闸」 后,ETF 的常规套利 (如申购—卖出/买入—赎回) 无法展开,溢价难以被快速抹平。三是短线炒作与 「T+0」 制度。部分跨境 ETF 支持 「T+0」 日内回转,交易费用低,吸引高频交易与游资参与,进一步放大价格波动。
年内业绩表现亮眼
在多只产品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的背后,是在年内 QDII 基金相对突出的收益表现。Wind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1 日,数据可取得的 689 只 QDII 基金 (份额分开计算,下同) 中,有 635 只在年内取得正收益,占比高达 92.16%。其中,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 QDII 的年内收益率翻倍,A/C 份额分别高达 122.7%、122.6%,在全市场的排名仅次于永赢科技智选混合 A/C 和恒越优势精选混合。
从同期其他 QDII 基金的业绩来看,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股票 (QDII)A/C、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混合 (QDII) 美元 A/C 紧随其后,收益率依次为 92.18%、91.58%、81.04%、81.65%。整体来看,共有 52 只 QDII 基金在年内的收益率超 50%。
业绩向好的同时,为保护现有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也有部分 QDII 基金在近期 「闭门谢客」。Wind 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5 日,已有 165 只 QDII 基金暂停申购或暂停大额申购。例如,11 月 24 日,天弘基金就公告表示,天弘越南市场股票 (QDII) 自当日起限制申购金额为 2000 元。如单日累计申购单个基金份额金额超过 2000 元,基金管理人有权拒绝。截至 11 月 21 日,该基金 A/C/D 份额的年内收益率为 11.99%、11.71%、11.67%。
此外,还有部分产品因境外投资市场休市而暂停申购等业务。摩根基金、景顺长城等多家机构提示,旗下部分 QDII 基金因 11 月 27 日为境外主要投资市场节假日,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保障基金平稳运作,将暂停申购、赎回、定期定额投资及转换转入业务。相关产品将自 11 月 28 日起自动恢复办理上述业务。
有业内人士指出,部分 QDII 基金 「闭门谢客」 也与基金管理人的 QDII 额度紧张有关。回顾年内,QDII 额度仅增加了一次。6 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向 82 家机构发放了 30.8 亿美元的新额度。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10 月末,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QDII) 投资额度为 1708.69 亿美元。另据中基协数据,截至 9 月末,QDII 整体规模为 9106.21 亿元,较 2024 年末的 6113.18 亿元增长 48.96%,反映出境内投资者对海外资产的持续关注。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对于希望购买 QDII 基金的投资者而言,可以耐心等待出现调整的时候着手申购,而非追高。同时,要控制总仓位,毕竟美股上涨多年,估值上存在一定泡沫,或会面临泡沫破裂的风险。未来,若公募机构能申请到更多的 QDII 额度,进一步丰富 QDII 基金产品品种以及规模容量,溢价现象有望缓解。
南方基金也提醒,参与海外市场仍需保持理性。投资者需关注包括汇率波动、估值时滞、流动性差异及地缘政治等在内的综合风险,避免因短期情绪追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只要方法得当、工具多元,即便在 QDII 额度紧张的阶段,依然有望分享全球经济增长的红利。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原标题:QDII 基金交易热!管理人频繁提示溢价风险,部分产品限购)
(责任编辑:7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多家基金管理人同日提醒旗下 QDII 基金溢价风险。11 月 25 日,十余家公募同步发布公告提示旗下部分 QDII 基金可能存在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涉及超 20 只基金。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的同时,多数 QDII 基金在年内的业绩表现也相对亮眼,超九成基金取得正收益,更有产品收益率在全市场中排名靠前。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基金管理人在近期暂停部分 QDII 基金的申购或大额申购。有观点提醒,参与海外市场投资仍需保持理性。投资者需关注包括汇率波动、估值时滞、流动性差异及地缘政治等在内的综合风险,避免因短期情绪追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多家公募提示溢价风险
11 月 25 日,包括华夏、广发、汇添富、嘉实、南方、工银瑞信、招商、富国、博时、国泰、大成、华泰柏瑞在内的多家基金管理人,发布旗下部分 QDII 基金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提示公告,共涉及 20 余只产品。
从产品跟踪标的来看,涉及纳斯达克100 指数、标普 500 指数、MSCI 美国 50 指数等。交易行情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4 日收盘,纳斯达克 100 指数、MSCI 美国 50 指数、标普 500 指数单日分别涨 2.62%、2.14%、1.55%,上述指数在年内依次涨 18.38%、18.07%、14%。
回顾 11 月 17 日—21 日美股表现,博时基金表示,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市场降息预期大幅波动,叠加 AI 泡沫担忧,美股回调。降息预期方面,市场对 12 月的降息预期回升。继续关注近期公布的三季度 GDP 与 PCE(个人消费支出) 通胀数据,市场短期可能在 12 月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变化中继续波动。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提及的多只 QDII 基金已非年内首次提示相关风险。例如,自 11 月以来,华夏野村日经 225ETF(QDII) 就提示溢价风险多达 30 次。同期,景顺长城标普消费精选 ETF(QDII) 也累计提示 18 次溢价风险。
相关公告均提示,基金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除了有基金份额净值变化的风险外,还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使投资人面临损失。同时,公告还提到,若基金后续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幅度未有效回落,基金管理人有权采取向交易所申请盘中临时停牌、延长停牌时间等措施以向市场警示风险。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分析表示,QDII 基金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普遍溢价,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供需失衡。投资者借道 QDII 基金布局美股、日股等海外资产的热情持续升温,但基金公司外汇额度有限,场外申购被暂停或大幅限额后,资金只能涌入场内,形成 「抢购」。二是套利机制失灵。当一级市场申赎通道被 「关闸」 后,ETF 的常规套利 (如申购—卖出/买入—赎回) 无法展开,溢价难以被快速抹平。三是短线炒作与 「T+0」 制度。部分跨境 ETF 支持 「T+0」 日内回转,交易费用低,吸引高频交易与游资参与,进一步放大价格波动。
年内业绩表现亮眼
在多只产品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的背后,是在年内 QDII 基金相对突出的收益表现。Wind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1 日,数据可取得的 689 只 QDII 基金 (份额分开计算,下同) 中,有 635 只在年内取得正收益,占比高达 92.16%。其中,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 QDII 的年内收益率翻倍,A/C 份额分别高达 122.7%、122.6%,在全市场的排名仅次于永赢科技智选混合 A/C 和恒越优势精选混合。
从同期其他 QDII 基金的业绩来看,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股票 (QDII)A/C、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混合 (QDII) 美元 A/C 紧随其后,收益率依次为 92.18%、91.58%、81.04%、81.65%。整体来看,共有 52 只 QDII 基金在年内的收益率超 50%。
业绩向好的同时,为保护现有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也有部分 QDII 基金在近期 「闭门谢客」。Wind 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5 日,已有 165 只 QDII 基金暂停申购或暂停大额申购。例如,11 月 24 日,天弘基金就公告表示,天弘越南市场股票 (QDII) 自当日起限制申购金额为 2000 元。如单日累计申购单个基金份额金额超过 2000 元,基金管理人有权拒绝。截至 11 月 21 日,该基金 A/C/D 份额的年内收益率为 11.99%、11.71%、11.67%。
此外,还有部分产品因境外投资市场休市而暂停申购等业务。摩根基金、景顺长城等多家机构提示,旗下部分 QDII 基金因 11 月 27 日为境外主要投资市场节假日,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保障基金平稳运作,将暂停申购、赎回、定期定额投资及转换转入业务。相关产品将自 11 月 28 日起自动恢复办理上述业务。
有业内人士指出,部分 QDII 基金 「闭门谢客」 也与基金管理人的 QDII 额度紧张有关。回顾年内,QDII 额度仅增加了一次。6 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向 82 家机构发放了 30.8 亿美元的新额度。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10 月末,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QDII) 投资额度为 1708.69 亿美元。另据中基协数据,截至 9 月末,QDII 整体规模为 9106.21 亿元,较 2024 年末的 6113.18 亿元增长 48.96%,反映出境内投资者对海外资产的持续关注。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对于希望购买 QDII 基金的投资者而言,可以耐心等待出现调整的时候着手申购,而非追高。同时,要控制总仓位,毕竟美股上涨多年,估值上存在一定泡沫,或会面临泡沫破裂的风险。未来,若公募机构能申请到更多的 QDII 额度,进一步丰富 QDII 基金产品品种以及规模容量,溢价现象有望缓解。
南方基金也提醒,参与海外市场仍需保持理性。投资者需关注包括汇率波动、估值时滞、流动性差异及地缘政治等在内的综合风险,避免因短期情绪追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只要方法得当、工具多元,即便在 QDII 额度紧张的阶段,依然有望分享全球经济增长的红利。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原标题:QDII 基金交易热!管理人频繁提示溢价风险,部分产品限购)
(责任编辑:7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多家基金管理人同日提醒旗下 QDII 基金溢价风险。11 月 25 日,十余家公募同步发布公告提示旗下部分 QDII 基金可能存在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涉及超 20 只基金。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的同时,多数 QDII 基金在年内的业绩表现也相对亮眼,超九成基金取得正收益,更有产品收益率在全市场中排名靠前。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基金管理人在近期暂停部分 QDII 基金的申购或大额申购。有观点提醒,参与海外市场投资仍需保持理性。投资者需关注包括汇率波动、估值时滞、流动性差异及地缘政治等在内的综合风险,避免因短期情绪追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多家公募提示溢价风险
11 月 25 日,包括华夏、广发、汇添富、嘉实、南方、工银瑞信、招商、富国、博时、国泰、大成、华泰柏瑞在内的多家基金管理人,发布旗下部分 QDII 基金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提示公告,共涉及 20 余只产品。
从产品跟踪标的来看,涉及纳斯达克100 指数、标普 500 指数、MSCI 美国 50 指数等。交易行情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4 日收盘,纳斯达克 100 指数、MSCI 美国 50 指数、标普 500 指数单日分别涨 2.62%、2.14%、1.55%,上述指数在年内依次涨 18.38%、18.07%、14%。
回顾 11 月 17 日—21 日美股表现,博时基金表示,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市场降息预期大幅波动,叠加 AI 泡沫担忧,美股回调。降息预期方面,市场对 12 月的降息预期回升。继续关注近期公布的三季度 GDP 与 PCE(个人消费支出) 通胀数据,市场短期可能在 12 月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变化中继续波动。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提及的多只 QDII 基金已非年内首次提示相关风险。例如,自 11 月以来,华夏野村日经 225ETF(QDII) 就提示溢价风险多达 30 次。同期,景顺长城标普消费精选 ETF(QDII) 也累计提示 18 次溢价风险。
相关公告均提示,基金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除了有基金份额净值变化的风险外,还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使投资人面临损失。同时,公告还提到,若基金后续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幅度未有效回落,基金管理人有权采取向交易所申请盘中临时停牌、延长停牌时间等措施以向市场警示风险。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分析表示,QDII 基金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普遍溢价,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供需失衡。投资者借道 QDII 基金布局美股、日股等海外资产的热情持续升温,但基金公司外汇额度有限,场外申购被暂停或大幅限额后,资金只能涌入场内,形成 「抢购」。二是套利机制失灵。当一级市场申赎通道被 「关闸」 后,ETF 的常规套利 (如申购—卖出/买入—赎回) 无法展开,溢价难以被快速抹平。三是短线炒作与 「T+0」 制度。部分跨境 ETF 支持 「T+0」 日内回转,交易费用低,吸引高频交易与游资参与,进一步放大价格波动。
年内业绩表现亮眼
在多只产品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的背后,是在年内 QDII 基金相对突出的收益表现。Wind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1 日,数据可取得的 689 只 QDII 基金 (份额分开计算,下同) 中,有 635 只在年内取得正收益,占比高达 92.16%。其中,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 QDII 的年内收益率翻倍,A/C 份额分别高达 122.7%、122.6%,在全市场的排名仅次于永赢科技智选混合 A/C 和恒越优势精选混合。
从同期其他 QDII 基金的业绩来看,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股票 (QDII)A/C、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混合 (QDII) 美元 A/C 紧随其后,收益率依次为 92.18%、91.58%、81.04%、81.65%。整体来看,共有 52 只 QDII 基金在年内的收益率超 50%。
业绩向好的同时,为保护现有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也有部分 QDII 基金在近期 「闭门谢客」。Wind 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5 日,已有 165 只 QDII 基金暂停申购或暂停大额申购。例如,11 月 24 日,天弘基金就公告表示,天弘越南市场股票 (QDII) 自当日起限制申购金额为 2000 元。如单日累计申购单个基金份额金额超过 2000 元,基金管理人有权拒绝。截至 11 月 21 日,该基金 A/C/D 份额的年内收益率为 11.99%、11.71%、11.67%。
此外,还有部分产品因境外投资市场休市而暂停申购等业务。摩根基金、景顺长城等多家机构提示,旗下部分 QDII 基金因 11 月 27 日为境外主要投资市场节假日,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保障基金平稳运作,将暂停申购、赎回、定期定额投资及转换转入业务。相关产品将自 11 月 28 日起自动恢复办理上述业务。
有业内人士指出,部分 QDII 基金 「闭门谢客」 也与基金管理人的 QDII 额度紧张有关。回顾年内,QDII 额度仅增加了一次。6 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向 82 家机构发放了 30.8 亿美元的新额度。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10 月末,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QDII) 投资额度为 1708.69 亿美元。另据中基协数据,截至 9 月末,QDII 整体规模为 9106.21 亿元,较 2024 年末的 6113.18 亿元增长 48.96%,反映出境内投资者对海外资产的持续关注。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对于希望购买 QDII 基金的投资者而言,可以耐心等待出现调整的时候着手申购,而非追高。同时,要控制总仓位,毕竟美股上涨多年,估值上存在一定泡沫,或会面临泡沫破裂的风险。未来,若公募机构能申请到更多的 QDII 额度,进一步丰富 QDII 基金产品品种以及规模容量,溢价现象有望缓解。
南方基金也提醒,参与海外市场仍需保持理性。投资者需关注包括汇率波动、估值时滞、流动性差异及地缘政治等在内的综合风险,避免因短期情绪追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只要方法得当、工具多元,即便在 QDII 额度紧张的阶段,依然有望分享全球经济增长的红利。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原标题:QDII 基金交易热!管理人频繁提示溢价风险,部分产品限购)
(责任编辑: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