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重点关注】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文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
•《信用修复管理办法》 公布 自 2026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
•1—10 月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 7%
•工信部:前 10 个月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 14670 亿元 同比增长 0.9%
【国内要闻】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方案》 提出,到 2027 年,消费品供给结构明显优化,形成 3 个万亿级消费领域和 10 个千亿级消费热点,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内涵、享誉全球的高品质消费品;到 2030 年,供给与消费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
•据国家发改委消息,《信用修复管理办法》 已经 2025 年 11 月 19 日第 25 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26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办法》 提出,失信信息按照失信严重程度实行分类管理,原则上划分为 「轻微、一般、严重」 三类,按照过罚相当原则,分别设置不同的公示期限,公示期限自司法、行政公务文书认定之日起开始计算。
•据商务部、外汇局统计,2025 年 1—10 月,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 10332.3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7%(以美元计为 1443.4 亿美元,增长 6.2%)。其中,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 152 个国家和地区的 9553 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 8726 亿元人民币,增长 6%(以美元计为 1219 亿美元,增长 5.2%)。
•工信部发布 2025 年前 10 个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前 10 个月,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 14670 亿元,同比增长 0.9%。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 9%。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关于促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 2027 年底,全省多层次、分领域、全周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体系基本形成,市场活跃度不断增强,各类基金认缴规模力争突破 1800 亿元;到 2030 年底,各类基金认缴规模力争突破 2500 亿元,对全省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明显提升。
•《广东省金融支持企业开展产业链整合兼并行动方案》 印发。其中提到,鼓励上市公司综合运用股份、定向可转债、现金等支付工具实施整合兼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产业链布局,实现转型升级。支持上市公司依法依规设立产业并购基金,重点投向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加强证监、交易所、地方政府部门工作联动,对涉及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重大整合兼并项目形成有效支撑合力。
【国际要闻】
•欧盟统计局 25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三季度,欧盟对美国货物贸易顺差持续下降。欧盟第三季度对美国货物贸易顺差为 408 亿欧元,较第二季度的 471 亿欧元顺差下降 13.3%,较第一季度 812 亿欧元顺差大幅萎缩 49.7%。
•欧盟委员会 25 日表示,德国因国防支出增加导致赤字超标,但并未对德国启动应对过度赤字的相关程序。欧委会此前预计,国防支出增加将导致德国等多个欧盟成员国 2026 年赤字上升。
•澳大利亚统计局 26 日宣布,10 月该国整体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为 3.8%,高于 9 月的 3.6%,也超出市场此前预期的 3.6%。这也是该指数连续第四个月走高。
【国内外市场一览】

【经济数据与动态 (北京时间)】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