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财联社
3 月为房地产市场传统 「小阳春」 季节,但今年 3 月新房和二手房价格行情冷热不均的现象,更加明显:新房市场在改善型楼盘入市和政策刺激下,百城均价累计微涨,而二手房市场价格延续跌势。
据中指院统计,今年 3 月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均价 16740 元/平方米,环比上涨 0.17%,同比上涨 2.63%。其中 40 个城市环比上涨,50 个城市环比下跌,10 个城市持平。
二手房方面,3 月份百城二手住宅均价 13988 元/平米,环比下跌 0.59%,跌幅较上月扩大 0.17 个百分点,已连续下跌 35 个月,同比下跌 7.29%。
累计来看,2025 年一季度,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 0.52%;二手住宅价格累计下跌 1.51%,除成都累计上涨外,99 个城市累计均下跌。
「从市场反应看,政策对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如深圳、杭州刺激效果显著,但对库存高企的弱二线及三四线城市,作用有限。」 一位房地产行业分析师表示。
得益于供给放量、房企营销力度增加,3 月房地产市场迎来局部 「小阳春」 行情。
克而瑞数据显示,2025 年 3 月,3 月 30 个监测城市新房成交规模为 1213 万平方米,因 2 月基数较低,环比上涨 76%,同比微增 3%;一季度累计同比增长 6%。
按不同能级城市来观察,一线城市韧性强于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 3 月单月成交规模环比近乎翻番,同比增长 8%,累计同比增长 22%,增幅显著高于二三线。
以北京为例,链家研究院数据显示,3 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 (不含共有产权房) 成交 4151 套,同比上涨 51.7%、环比上涨 107%,成交量接近去年 「9·30」 政策出台后首月成交水平;成交均价 64999 元/平方米,同比上涨 11.7%,环比上涨 17.4%。
「北京市场的回升,主要得益于新政余温对潜在需求的释放作用,加之适销对路楼盘入市,也使得整体成交规模仍处于阶段性高位。」 北京链家研究院分析师岳微表示。
除一线城市,多数二三线城市小阳春成色相对一般,成交量与去年持平,更多是局部复苏。
「成交量同环比上升的以东南沿海城市居多,典型代表城市为苏州、宁波、南京、合肥、厦门、福州、珠海等,这些城市经历了前期深度调整,短期内购买力稳步修复。」 克而瑞分析师指出,仍有部分城市诸如长春、济南、惠州、东莞等,短期内需求表现疲软。
申万宏源分析师袁豪认为,目前新房销售市场结构性分化仍然明显,一二线城市好于三四线,后续房地产市场将呈现 「结构偏强+总量偏弱」 的格局。
而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今年以来政策还在持续发力。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 「稳住楼市」 首次写入总体要求,并用较大篇幅详细部署房地产政策,向市场传递了信心。
同时,多地继续通过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加大购房补贴力度等方式降低居民购房成本,推动住房需求释放。中指院统计,3 月全国各地出台约 56 条政策,其中南京全面取消限售,深圳加大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探索 「房票安置」 政策。
中指院研究副总监李益峰表示,预计二季度各项政策落实将加快,加上去年四季度以来优质地块供应增加,接下来 「好房子」 项目陆续入市或将带动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二季度核心城市成交量有望继续修复,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市场或率先 「止跌回稳」,但城市及城市内部板块之间将延续分化行情。
「4 月仍为 『银四』 成交旺季,整体供求有望延续弱修复态势。」 上述克而瑞分析师认为,核心一二线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等延续高位震荡行情,短期内市场热度还将延续;广州、武汉、南京等后续成交有望延续稳中有增的弱复苏走势;部分弱二线城市诸如福州、南宁、昆明、长春等短期内仍面临高库存问题,这些城市整体去化难言乐观。
(财联社)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