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澎湃新闻
在平稳跨过季末后,市场预计,4 月资金面整体或趋于宽松,资金利率也将环比下行。
国海证券固定收益团队预计,2025 年 4 月资金面预计有 1693 亿元流动性补充,资金面整体或趋于宽松,资金利率倾向于下行。其中,政府债务净融资减少,特别是国债净偿还规模较大,是 4 月份资金面得到流动性补充的主要原因。
具体来说,该机构指出,政府债务发行与资金下拨方面,4 月份政府债务供给规模 (国债净融资+新增地方债) 或达到 6579 亿元,环比 3 月份下行 3761 亿元,利好资金面宽松。常规财政收支方面,采用历史平均数据估算,4 月公共财政平均净收入为 1977 亿元,即 2025 年 4 月消耗超储 1977 亿元;信贷投放方面,假设 4 月份 「需缴准存款」 增速上行至 6.8%,法定存款准备金规模环比或增加 953 亿元,并补充相应规模的流动性;M0、外汇占款变动方面,预计 M0 需求消耗超储 485 亿元、外汇占款消耗超储 560 亿元。
华西证券预计,4 月资金利率中枢将环比下降。上述机构指出,跨季后资金面或转为自发式宽松。参考往年规律,4 月初资金利率明显下行。尽管 4 月是季初缴税大月,但 4 月信贷投放规模明显低于 3 月 (2020-2024 平均低 64.8%),且政府债发行规模也环比下降 (2020-2023 平均低 24.2%,2024 年 4 月净发行为负),再叠加 3 月末财政支出释放资金规模较大,使得 4 月资金利率中枢往往较 3 月下降、波幅也收窄。
多家机构指出,3 月 MLF 意外净投放,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央行对保持流动性充裕的态度。
中金公司指出,3 月 24 日央行宣布将开展 4500 亿元中期借贷便利 (MLF) 操作,并将 MLF 操作由单一价位中标调整为多重价位中标。MLF 时隔 8 个月重启净投放,向市场利率靠拢有助于降低资金成本,释放了边际放松的信号。
「今年以来流动性趋紧以引导长端收益率调整,亦是出于长债收益率过快下行可能增大金融风险的担忧。随着隐含了合理降息预期后的长债收益率与短端政策利率之差回归历史中枢,长债调整或已到位。3 月中旬以来央行流动性的边际放松,已带动长端收益率稳中有降,但克制的放松信号叠加基本面触底温和回升的迹象,意味着短期内长端利率或成窄幅波动。」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指出。
银河证券宏观团队指出,3 月 MLF 续作净投放 630 亿元,虽然数额并不大,但确是从净回笼到净投放的转折点,其背后仍然释放央行维护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政策信号。
该机构表示,流动性已掠过最紧张的时刻,但当下的宽松只是序曲,实质性宽松可能在二季度到来。央行当下采用政策信号较弱的方式,意味着在货币政策优先目标切换至金融稳定和汇率稳定的框架下,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三角并未改变,「保持汇率稳定」 以及 「避免长债收益率过于快速下行」 仍是重要关切,短期内,汇市优先级更高。避免长债收益率过于快速下行,既有通过中美利差减轻汇率压力的考量,也有避免货币政策操作空间被过度消耗、债市交易过度拥挤可能引发金融风险的考量。
(澎湃新闻)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